小學音樂課堂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01 03:10:13
導語:小學音樂課堂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立足點必須落實在培養學生積極性上,只有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性,才能做到培養學生的根本目的。2、學生需要掌握對基本樂器的認知能力,最好能夠做到用簡單樂器演奏簡單的樂曲。3、培養了學生的演唱能力,能夠做到基本聲域的了解并運用4、做到識譜,許多音樂老師忽略教育學生識譜的運用,認為小學生認知五線譜是不必要的,但是卻忽略了識譜對于學生創造能力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5、學生的音樂創作的能力,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學生只有掌握了創造的基本條件后產生創作興趣,存在創作能力后才具有未來發展的可能性。6、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該能力作用于任何社會環境。7、感情感受音樂能力。在教學中,老師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通過領唱等方式讓學生接受音樂教學,以情動人,達到人文素質教學的目的。
二、音樂教學的具體改進措施
1、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因材施教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并不健全,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健全。同時,閱歷增加,與之改變的是老師需要向學生教導更加豐富的音樂,甚至于是將音樂貫注于表演等更加新穎的形式。在教學中,老師應該盡量采取正確而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其音樂興趣,與有效而運用于大眾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學生,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音樂,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歌曲教學中,常會遇到一些特殊標記,如:反復記號、升降記號、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這些符號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以理解與記憶,學習時猶如咀嚼雞肋,此時老師用生動有趣的表達形式來表達符號的用法就顯得更為必要了。各科學習在教育中其實有極大的想通性,因此在教學中融入其它學科的教學方法也不失一種好方法,例如引入語文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樂曲,說說聽后的感受,如語文中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透徹感情。而后讓學生分析出相似句中的不同之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試唱、視唱、哼唱等,如數學教學中舉一反三教育。最后,在歌曲教學時要有針對性,特殊點進行特殊教育,這樣下去,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對學生興趣培養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2、更新觀念,換位思考
馬克思曾經說過:“思想決定行為”,同理,教師的觀念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方式。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最先確認的前提就是要以受教育人群為中心,教育理念要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促進者,拋棄過去的蠟燭理念,要做到切身體會學生的感受,與學生平等交流,要成為學生發展的引路人,而不是獨裁者。音樂更是如此,因為在音樂教學中,溝通永遠起著主導作用,老師與學生做朋友無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3、把握課堂節奏,提高組織能力課堂
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是在有限時間內好笑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這點在音樂教學中體現的尤為突出。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做到分類標記,徹底分析;對學生學習情況與對音樂課堂是否有興趣進行充分了解;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清晰而周密的思考,做到有預見性的教學。同時,音樂課堂通常面對各類學生,在教育曲目的選擇上,老師更需要綜合各方因素,選取適合班級學生的演唱曲目,制定合適合理的教育計劃;最后,雖然倡導以友為師的教育理念,但卻不能忽視課堂紀律的重要性,我們所謂的課堂紀律,并不是生硬死板的紀律感,音樂課堂追求的是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但要保證學生能夠做到全身心投入到老師的教學中,通過制定課堂紀律守則,學生之間互相監督等方式做到防范于未然。
4、掌握部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拓展音樂教學渠道
敢于嘗試,勇于創新,對于任何成功的事情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小學音樂教育自然也不會例外。如今是信息化時代,而未來世界的信息化程度只會越來越高,這也向音樂老師提供了許多發展平臺,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其實更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可以利用先進設備,給學生播放配上需要教育音樂的動畫片段,真正做到讓學生身臨其境。如果條件支持的話,也有許多關于音樂教學的APP可以投入到教學中。
5、注重教學研究、教學反思
《論語》中說:“五日三省吾身”,教育也是一個需要時刻反省的問題,老師需要認清許多現實因素,學生無法接受音樂教育的原因,學生積極性始終不夠的原因,教育目標無法真正落實的原因等等都是需要老師正確反思面對并解決的問題,許多老師認為,這些要求達不到是教育研究者的工作,其實并不然,老師才是真正深入學生群體,對學生進行根本教育的人群,才是更有發言權的人。老師如果不善于總結反思并且解決問題的話,瓶頸就永遠是瓶頸,對學生的音樂教育也會隨之消沉。當然,隨著社會進步,老師們需要完善的還有很多,但是,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卻仍需要學校老師以及教育工作者提高,相信在克服層面上的改進后,中國式音樂教學會迎來美麗的春天。
作者:唐靜單位:靖江市城中小學
- 上一篇:高職教師職業教育論文
- 下一篇:初中生物課堂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