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02 03:19:10
導語: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科學教學方法有很多,在選擇的時候要熟練的使用各種策略因素。本文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提出在選擇的時候要堅持貼近實際教學需要的基本策略,堅持靈活應用的策略,就如何應用這些策略提出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科學探索興趣、通過教學競賽激發創新、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等建議,希望能夠對小學科學教學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示。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策略;對策
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理念和精神的重要學科,對小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伴隨著教學方法進步,小學科學教學可選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每一堂課的教學,在選擇的時候必須運用一定的策略,達到一定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堂課的教學方法符合教學內容需要。
1.貼近教學內容
小學科學教學時間跨度比較大,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選擇,比如說三年級的內容比較簡單,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比較簡單,如果教學方法比較復雜,教學往往會適得其反。教科版三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一節《大樹和小草》一節的學習當中,這兩種事物都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但是卻最容易忽視的事物,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帶到室外去觀察,一些學校當中有大樹和小草,不過種類并不多,沒有條件的可以讓學生在校園里觀察,有條件的可以帶領學生到公園、植物園當中進行觀察,在觀察當中可以讓學生簡單的畫出大樹和小草的樣子,也可以讓學生使用手機拍下自己所看到的各種大樹與小草,看看有多少種類,如何區分不同種類的大樹和小草,然后說明大樹和小草在自然界當中的作用,回去讓學生就觀察簡單的寫一篇總結,這樣相信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大自然中的大樹與小草。
2.貼近學生特點
小學階段的學習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基本上三年級是一個階段,四五年級是一個階段,六年級是一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有比較大的差異,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必須貼近學生的特點。針對五年級及以上的小學生,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帶啟發性、思考性的方法,比如說反思法、實驗法、操作法等,五年級及以上的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已經可以適應比較復雜的教學方法,其年齡的獨立性更強、好奇心也更加強烈,在教學方法上必須適應這種變化。教科版五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一節《種子發芽試驗》當中,可以先在課堂上,通過視頻、圖畫等方式展示種子的生長過程,詳細講解種子發芽的條件,以及不同種子發芽的要求,讓學生能夠了解種子發芽的原理與過程。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現在家里的一些豆子發芽比較簡單,只要種植在土壤里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幾天就能發現,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找各種豆子的種子,比如說黃豆、綠豆、紅豆等,簡單的說明發芽的技巧,讓其回家自己在中國、澆水、等著發芽,然后要求家長拍照與學生一起流年,發到老師的郵箱里,然后再之后的課堂上回顧,讓學生總結種子發芽的規律和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能夠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3.貼近學生生活
小學科學的內容都比較生活化,內容上很多都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見到的,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也必須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與內容結合起來。比如說在教科版五年級下第一單元第一節《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道具,然后將所帶的道具一件件放在水盆里,看看那些是浮著的,哪些是沉底的,讓學生自己思考為什么會沉底,為什么漂浮,簡單的說明密度、質量等概念,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在具體的生活化的參與形式上,由教師根據實際教學需要確定。
二、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建議
1.教師必須熟練的掌握和應用各種信息技術等教學方法在小學科學教學當中,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首先應該熟悉和掌握各種教學方法,以及這些教學方法適合那個年級的學生,適合什么樣的學生,適合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這對小學科學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的積累教學經驗,在教學中嘗試應用各種教學方法,考核教學方法的適用性及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建議小學科學教師建立一個教學方法選擇及應用心得筆記,對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應用的經驗與教訓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總結。比如說有的教師習慣性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方便,也能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但是將所有的小學科學教學內容,從搬到多媒體當中就會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這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課下自己進行試講,然后進行錄像,自己體會教學的效果,并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當然,要將信息化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分開,信息化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當中充分利用這種信息資源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科學相關的教學資料,也可以下載網絡教學資源,還可以嘗試在業余時間進行網絡在線輔導等,具體的信息化教學方法由學生在教學實踐當中進行選擇。
2.為小學科學教師之間的交流創造更多的機會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要想提高小學科學整體教學水平,每個小學當中所有的科學教師應該充分的交流與合作,交流彼此之間的經驗與心得,通過交流了解自身教學上的不足,并做出針對性的改正。為此,學校應該為其創造更多的機會,當然站在學校的角度來講,這種交流不限于校內,也可以組織小學科學教師與其它學校的教師進行交流。比如說在校內每周組織一次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討論會,針對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討論交流,要求老教師必須針對新教師進行經驗傳授。每月組織一次校外聽課交流會等,到其它學校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總之,小學科學教師只有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不斷的提高教學水平,讓學生熟練的掌握基本科學知識。
作者:蘇秋英 單位:梅列區東新小學
參考文獻:
[1]許水勇.探尋小學科學課堂探究環境的優化策略[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6(04)
[2]趙凌云.淺談生本教育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體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1)
[3]馬啟蒙.借鑒“建構主義”理論促進小學科學教學[J].黑龍江史志,2014(07)
- 上一篇:小學科學教學中教育游戲研究
- 下一篇:項目教學法在體操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