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師培養途徑及思考
時間:2022-11-08 09:04:53
導語:科學教師培養途徑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科學教師隊伍中45歲以上年齡人數均達到或超過40%,說明小學科學教師隊伍存在年齡老化問題。(2)小學科學教師學歷層次基本合格,但科學教師中非理科專業的人數在80%以上,即教師所學專業與小學科學背景相距甚遠。由此說明,科學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嚴重不對稱,教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難以勝任科學教育。(3)小學科學教師年齡結構偏老化,從教時間長,且具備小學高級職稱的人數并不少,但以小學科學學科評聘為“小高”職稱的人數極少,從而出現高職稱、低職能的現象。(4)農村專職教師比例低于20%,城市學校該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反映出專職教師嚴重不足,兼職教師所占比例過多,容易造成把科學課視為“搭頭”課的現象,這也反映出學校對科學課不重視,從而嚴重影響了科學教學的質量。(5)科學教師從事科學教學的教齡普遍偏低,3年以內的人數占大部分,這與科學教師的年齡比例自相矛盾,一方面說明科學教師從事科學教學時間太短,另一方面反映出科學教師隊伍并不穩定。上述現象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現實狀況,尤其是縣城和農村地區。站在學校視角,在目前已經基本解決了科學教師需求的背景下,面對的卻是如何培養科學教師的問題,這是任何一所學校都不能回避的問題。針對現實,面向未來,對科學教師的培養,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思考與探索?筆者的觀點是,基于學校視角培養未來科學教師要分兩步走,既著眼于近期,又放眼于長遠(遠期)。筆者在此所言的近期是3~10年。
2.1穩住并培養現有專業科學教師。在現在的科學專職教師中,有一部分是從教多年的科學骨干教師,其中一部分為理科專業,也有極少一部分為師范科學專業。這些科學教師對本學科已經有了一定的存在感和歸屬感,倘若想進一步穩定隊伍和讓他們得到培養,便是讓其獲得專業成長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其策略是,吸收他們加入各級名師工作室,成立學校、區級等區域性的科學教師社團等。例如,筆者主持了兩個名師工作室,一個是市級的,另一個是省級的,分別吸收了一批不同層次的科學專職教師進入工作室,定期開展研修活動,他們參與專業研討、課題研究的機會要比單干多得多。筆者現在所在的荷塘區也有一個由科學骨干教師組成的松鼠社團,筆者是社團的顧問,對社團工作經常進行指導,以幫助更多的科學專職教師成長。工作室和松鼠社團的成員相對穩定,且逐年壯大,專業研究氛圍濃厚。這批科學專職教師熱愛本學科,干勁足,有自己的專業追求。2.2科學師范生應堅守科學教學一線。近些年,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懷化師院等院校開設了小學科學教育專業。據了解,這個專業的學生非常吃香,明顯供不應求。但也存在一部分定向師范生畢業分配回原籍后,卻不一定能夠專職教科學的問題。以專業視角看,這些教師是小學科學教育的一批種子,如何發揮其專長、擴大其作用、守住科學教學是學校要真正考慮的問題。毫無疑問,學校校長要去除主科副科觀念,要還小學科學學科以基礎性地位,給科學教育專業的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而科學師范生則要為自己爭得應有的位置和地位,即有為才有位,有位才有為。筆者希望科學教育的師范生無論現在是否專職任教科學,都不能脫離科學學科一線教學,而要學會爭取,學會堅守,學會珍惜,積極參與科學學科各項教學教研活動。2.3幫扶兼職科學教師獲得共同成長。實話實說,兼職科學教師在很長時期都會存在,甚至會一直存在。筆者認為,兼職科學教師的存在不僅不是壞事,而且能夠更好地優化科學教師隊伍,因為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兼職教師能夠在教學中的諸多領域給予補充。兼職教師包括語文、英語、數學、藝術等其他學科教師,他們各有專長,如果能幫扶這些教師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科學教師,長期來看有利于科學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幫扶兼職科學教師主要側重于指導課堂,讓他們體驗到科學課堂的魅力;參與教研,幫助他們掌握科學學科的研究方法;參加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科學教師成長、成功的價值。2.4助力學校之間的科學教師對接和互補。導致學校、區域之間科學教育優劣現狀的直接原因是科學教師隊伍不平衡,而對接和互補是一種較好的解決策略。一是在同一座城市內進行科學學科強校與弱校之間的對接,可由強??茖W教師指導弱??茖W教師,帶動弱校的科學教育教學;二是進行城市與農村學校之間的對接和互補,農村學校有其自然優勢,但科學教學實驗條件可能不如城市,可以定期開展送教送培、教師交流互訪等活動。例如,筆者的工作室和一所農村學校結成了對子,每年至少去2~3次,從實驗室建設、課堂、科研、活動等方面給予人力、物力的支持,使該校的科學教育水平很快得到了提升,成為當地一所科學教育特色學校。2.5以內驅力帶動網絡培養。在“互聯網+”時代,可供科學教師學習、利用的資源數不勝數。近些年,國家層面也想了許多辦法開展在線學習,如遠程繼續教育、在線課程學習等,但收效甚微,教師并不買賬,大部分教師都是為學分而被動學習。因此,學校應探討的既不是資源建設問題,也不是為教師提供學習機會的問題,而是激發教師自發學習的內驅力。其實,這一過程也確實有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根據筆者所在工作室的經驗,目前有幾種做法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借鑒。一是定期開展網絡研討活動,組織學校、區域的科學教師針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專題研討,在研討過程中,參與者必然有所收獲,從而提升了業務能力;二是分任務給科學教師,如進行一次網絡小講座,承擔學校科學社團的日常工作,科學公眾號微信,撰寫科學教學案例和論文等。在這些過程中,科學教師必然參與到網絡學習中來,必然利用網絡資源,并逐步積累經驗。
3遠期科學教師培養途徑及思考
3.1培養全科教師任教小學科學。從筆者自身的經歷和對小學教師的認識、理解來看,小學有必要培養全科教師,即在小學階段要實現人人都能上科學課這一目標,從而可以不需要專職小學科學教師。理由很簡單,具有較高科學素養必須成為所有教師的必備條件,或者說中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是每一個教師都應該達到的。不必諱言,未來的科學課與現在科學課的區別是,科學教師不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而是在引導、督促、管理學生學習科學;未來也許已經沒有科學教室和實驗室,而是師生共同處在或真實或虛擬的情境中,教師更多的是在一旁或背后幫助學生設計探索科學的思路,引導學生解決遇到的某些問題,在與現在很不一樣的科學教學過程中管理、鼓勵和引導學生。3.2培養能自主成長的科學教師。未來科學教師的培養和成長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據常理推斷,現在的繼續教育、在線培訓等項目可能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自主尋找生長點,從而實現主動成長。這就要求未來科學教師的學習能力非常強,思維方式獨特,獲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出色。這些教師綜合素養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提升,能夠適應未來教育生態的變化。3.3科學教師與其他職業正常流動。倘若還存在未來的科學教師,那也許不會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未來的科學教師也許就是某個領域的科學家和研究者,或是某項工程的技術員,或是某個自然保護區的志愿者……科學教師(至少有一部分科學教師)也會參與到其他各行業的研究、實踐之中,會與社會上其他職業正常流動。如此一來,教育意義上的科學教師能夠獲得更多更廣的職業體驗,得到更廣泛意義上的培養與成長,科學教學能力就只是其眾多能力中的一項普通能力了。3.4塑造人機智能共享的教師。從廣泛的意義和長遠的觀點來看,人機智能共享的教師將是未來科學教師的發展方向。通過閱讀和學習,筆者推測,人機智能共享的時代應該更不會存在學科的區別,人機智能可能成為一種混合智能,實現人類智能的去機械化,即去掉那些重復的、被機器所駕馭的事情(如進行機械式的推理、預測、判斷等)。然而,人工智能中的靈感、創新等思維方式無法去機械化,人機智能共享可實現人機結合的思維方式,從而能做到更高層面上的引導和培養,以及在更高層面上對學生進行教育[2]。到那個時代,也許沒有現在意義上的學校了,基于學校視角的培養也將被廣義的沒有圍墻的學校所代替。綜上所述,站在學校的視角,無論是近期的科學教師隊伍的培養,還是遠期科學教師隊伍的發展,都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和積極應對。未來已來,科學的發展已呈現出幾何級數爆炸式發展的態勢。作為從事科學教育的科學教師,只有著眼未來的方向,跟上未來的步伐,才能成為一個有準備的合格的未來科學教師。
參考文獻
[1]孫江波.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教育[J].湖南教育(A版),2016(2):23~26.
[2]陳彬.未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N].中國科學報,2017-6-27.
作者:孫江波 單位:荷塘區文化路小學
- 上一篇:探析現代職業學校德育工作
- 下一篇:企業財務分析有效途徑構建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