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科學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13 09:34:55

導語:情境教學法在科學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法在科學教學的應用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實施背景下,對于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發(fā)展要求,需要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廣泛。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引入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意義,然后針對情境教學法如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有效實施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科學教學;情境教學法;應用意義;應用策略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由于科學知識龐雜、內容抽象,加上學生思維意識的局限性,導致在科學知識理解與應用方面還需要不斷強化。通過引入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靈活的科學課堂,有助于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在深度理解與互動交流中提高科學知識的應用水平和創(chuàng)新意識。當然,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得以應用還要講求方式、方法,加強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對促進初中科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影響。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及應用意義

情境教學法是指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進而引導學生快速地融入課堂氛圍,吸收課堂知識,并加以鞏固和應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探索,通過開展情境化教學,將教材中的內容和資源,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和載體進行展現(xiàn),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更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激發(fā)主動提問意識,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一方面,突破了傳統(tǒng)科學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我要學”的主動意識,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確教學目標,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構建科學的認知體系,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實踐聯(lián)系起來,運用科學的知識和原理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架構。另外,通過引入情境教學法,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增強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經驗,分享心得,提高資源共享水平,提升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探究

1.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提高學習積極性。初中科學教學需要開展一定的科學實驗,從而不斷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加以應用。初中科學知識比較抽象,通過設置豐富、有趣的實驗情境,有助于學生進行知識轉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地球上的生物”時,教師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可能對抽象的細胞分裂等知識并不感興趣,更不能深入地理解。這時,教師通過對細胞分裂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參與實驗觀察等活動中,進一步加強對細胞分裂等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提前準備相關的實驗道具,如顏色多樣的橡皮泥,演示細胞分裂的過程,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實驗互動的過程中了解科學知識的奧秘,進一步鞏固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深度理解水平。2.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在科學課堂上,教師單純、機械地講解,往往很難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的情境,從而提高他們的科學資源共享水平,在互動中增進友誼,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合作學習既可以在課堂上應用,又可以在課后應用。例如,在教學“星空世界”時,教師通過設置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星空世界不同類型太陽系、銀河系的變化與區(qū)別,對形成原因、過程等相互討論,共同研究天文現(xiàn)象的奧秘。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相關的模型道具在課堂上演示,還可以通過引入微課教學模式,導入相關的視頻資源,讓學生通過視頻中展示的自然現(xiàn)象,更好地理解知識。通過設置分組,明確小組成員分工,為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的教學主題,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共同分享知識,做好經驗總結,將抽象的科學知識通過形象化的展示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共同串聯(lián),拓展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教學效率。3.應用游戲教學,實施問題導入。一方面,通過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游戲互動,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例如,在教學“壓強”時,教師通過引入道具——裝滿牛奶的密閉瓶子和敞口瓶子,舉辦喝牛奶比賽,讓學生體驗誰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喝完牛奶,進而通過游戲過程和所得結論,相應地引入與壓強相關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問題導入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提前預習、準備相關的討論話題,或者在課堂上即興提問,進而結合學生的學習難點和學習興趣點進行深度提問,不斷拓展學生思維。另外,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入更多的生活場景,或者將課堂活動延伸至課外開展實踐鍛煉,讓學生在豐富的大自然情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秘。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學生實際,探索更具針對性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科學意識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周小鋒.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32).

[2]應建清.鮮活情境在初中科學課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6(1).

[3]梁新姝.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才智,2016(9).

[4]樓灝.淺議問題化教學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29)

作者:施煥良 單位:浙江省余姚市梁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