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研究
時間:2022-11-12 03:46:44
導語:小學科學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生健康成長與德育教育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德育教育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學生對自然進行探索,從而充分體會生命的奧妙,對社會的復雜性進行理解,從而促使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那么,在進行小學科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對德育元素進行滲透,促使其能夠成為合格的完成祖國大業的繼承人。
關鍵詞:科學;德育教育;育人
在對科學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逐漸形成勇于進行創新的態度,產生熱愛自然以及環境的情愫,珍愛生命、保護自然,對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關注。同時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元素,有助于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養成良好的品德,積極克服困難,尊重他人,也有勇氣提出自己的見解。基于此,本文現將德育元素與小學科學教育活動的結合途徑進行了探究。
一、滲透團隊精神
在開展科學活動時,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便是小組合作。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拉近小學生的距離,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集思廣益的效果,進而迸發出創新性的思維。與此同時,小學生也具有在小組內進行勞動成果展示的機會。在整個過程中,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提升,也意識到了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逐漸在小學生的觀念中形成集體利益更重要的意識。因此,在對科學知識進行傳授的過程中,需要提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頻次,將一個小組為單位,引導不同小組成員內開展交流合作,提升學生對自己觀念進行分享的勇氣[1-2]。
二、滲透科學精神
對于小學生而言,科學精神主要涵蓋著對困難進行克服、充分尊重客觀事實、理解他們、善于提出疑問,等等。這些精神的培養主要是借助科學知識學習、研究以及參加科學實踐活動等形式實現的。科學精神對小學生更好地進行科學知識學習,以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需要充分重視科學精神的滲透。對此,教師可以多為學生們展示科學實驗、科學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們建立起科學意識,以身邊發生的現象作為研究的入手點,探索科學的奧妙。總之,科學精神的養成為學生未來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三、滲透愛國情懷
在對科學知識進行講述之前,作為小學學科教師需要多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從而找出科學知識與德育元素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同時在具體的教學工作進行過程中促使兩者進行融合。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科學教學過程中的細節問題進行把控,尤其是國內著名科學家發明作品的歷史以及科學學科的整體發展史等,教師需要聲情并茂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述,促使學生能夠形成心靈上的震撼,激發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教師在對《紙》、《磁鐵》等課程進行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簡單介紹一下國內古代的四大發明,比如活字印刷術的來源、應用、影響力,等等。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內容的鼓舞之下,會為自己生長在這樣的文明古國而感到自豪。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國內比較著名的科學研究人員進行介紹,比如鄧稼先、錢學森,等等。他們都為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些優秀科學家的愛國情愫時刻對小學生進行感染,促使小學生產生“長大后要做這樣的人”的想法,進而能夠努力讀書,將來在社會上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借助不同的手段為小學生進行愛國思想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于學生們從小養成愛國的良好思想品質。
四、滲透生命教育
從本質上來講,小學科學課程是啟蒙類的課程,其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進行提升,更加關注客觀存在的事物,同時其中蘊藏著豐富的生活哲理。新課程標準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也就是在科學知識教育過程中需要對德育元素進行滲透,促使學生逐漸形成健康的價值觀體系。在進行科學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主動親近自然,對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生物予以尊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提供條件。比如,在對學生們講述植物的根、莖、葉等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對不同位置的樹木進行觀察,對不同植物的樹葉、果實等進行收集。并將其制作成標本進行結果對比分析,并且將自己的對比結果進行記錄,在課堂上進行知識分享。教師帶領學生們進入到校園內進行觀察也是進行德育滲透的有效形式。學生們得以近距離與自然進行接觸,觀察事物形態,對事物研究產生濃厚興趣。借助遠近觀察的形式,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本上所講述的樹木的樹冠、樹干等結構的特征,也能夠細致地觀察植物的根、莖以及果實等,在親近自然的同時能夠對科學知識進行學習,從而實現提升自身科學素養水平的效果[3-4]。
五、結束語
科學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所以,科學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德育教育工作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小學生能夠實現健康成長,與科學知識教育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德育元素的融入也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積極勇敢地對自然進行探索,對生命的奧妙進行感知,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為其將來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彤.淺談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60.
[2]陳宙歡.如何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滲透德育[C]//教育教學研究(2019年第2輯).廣東晨越教育發展有限公司,2019:11-12.
[3]王紅.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德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173-174.
[4]祝守宏.例談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實現德育功能[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138-139.
作者:吳玉梅 單位:廣州市白云區廣外附屬小學
- 上一篇:護理實訓滲透人文關懷教育反思
- 下一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改進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