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在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教育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1-25 04:02:33

導語:體育在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在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教育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和國家政治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鎮和城市,在我國廣大的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長久以來,很多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跟隨爺爺奶奶或獨自生活,嚴重缺乏生活中必要的生存能力的引導與幫助,在一些突然發生的災難面前,順利度過危險期的能力和經驗非常欠缺,失去了應有的正確判斷力,使得很多原該避免的傷害發生了。在以往的學校教育中,學校缺乏對學生自救能力、安全意識的培養,造成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極差,傷亡事件時有發生。所以,學校對廣大農村留守兒童進行生存能力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生存教育中體育價值的顯現

1.1古代社會中體育在生存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誕生之初的人類為了生存促使了體育的產生和發展,體育的產生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生存技能的提高。人類誕生伊始,各種生活條件十分低下,生存的需要迫使人們必須強健身體和提高智力,并需要不斷發展和提高自身的各種身體技能以適應環境。為了生存和生活而掌握這些身體技能的過程,嚴格來說就是最初的、最原始的體育和體育教育。換句話說,原始的體育使人類各項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增強了人類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這就是最原始的生存教育。

1.2當代社會中體育在生存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生存教育是為了使受教育的人能夠通過學習,掌握生存的技能,培養生存的意識,樹立生存的價值,以使受教育的人能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掌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實踐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不只是為了使人的生命得以保全和提升,更是為了人類養成一種生存的方式。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要不斷地提升自己,以適應社會。要生存,就必須適應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要頂住壓力就必須擁有好的身體素質。此外,隨著工業自動化的普及,人們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為了生存,人們必須在工作之余進行體育鍛煉??偟膩碚f,人類無論是在懵懂的誕生初期還是智商高度發展的今天,體育運動都在其身體素質提高、心理健康完善、精神健全愉悅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體育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13年,全國婦聯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全國有17歲及以下的留守兒童6102.55萬人。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開,缺乏必要的生存能力的引導與幫助,近年來,留守兒童發生傷害的事件層出不窮。有資料顯示,我國留守兒童意外死亡每年以8.2%~10.1%的速度增加,甚至有些地方意外死亡與正常死亡的比例超過19:1。由此可見,我國留守兒童的第一死因是意外死亡。因此,如何提高留守兒童的生存能力就成為人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3體育教育是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教育的必要措施

《教育部關于做好2005年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意見(教基[2005]4號)》中明確指出:“中小學校要通過開展知識競賽、舉辦相關專題講座、組織觀看錄像視頻、發放安全小冊子、制作宣傳板報等多種形式,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班會、集體活動等,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預防溺水、火災、擁擠踩踏等事故的安全教育,努力使這類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和傷害降到最低限度?!鄙婺芰Φ呐囵B不是光靠嘴巴說,耳朵聽就能獲得,它必須通過創立實際場景,從練習和實踐中獲得。各級學校和教育單位必須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生存技能和遇事沉著的心理素質。

3.1學校體育教育是加強留守兒童生存教育的主陣地

3.1.1寓生存教育于體育教學之中是培養學生生存能力的重要舉措

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應該完整貫穿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設定必要的實際困難,可讓學生在解決困難的時候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例如,在折返跑、跳遠、跨欄等訓練中,增加一些練習難度,可更好地鍛煉學生身體能力;在體操課程學習中,把單雙杠中的前后擺、懸垂引體、攀爬懸梯等器械類學習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聯想起來,可提高學生解決困難的能力;在各種球類的教學中,通過比賽,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將會得到鍛煉。此外,學校還可以開設生存教育的文化素質交叉課,邀請專家講座,全方位的把各種實際技能和理論知識融為一體,完善生存教育的內容。

3.1.2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生存教育的根本保證

通過體育教學來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把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目標落到實處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體育教師是體育素質教育的最終實施者,必須把“在體育教學環境下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當作一個重要的課題來進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應該通過聽專家課、聽評同行課等方式學習先進的體育教學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把體育生存素質教育的思想精髓貫穿到每節體育課中。

3.1.3完善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是推行體育生存素質教學的關鍵

評價體系是衡量事件好壞的價值尺度。學校一直以來衡量學生體育成績好壞的標準是各個項目是否達標,忽視甚至忽略了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和體能能力的培養。因此,既要通過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各科達標,又要使學生在全面評價體系下自覺鍛煉,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為體育生存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3.2充分發揮體育明星的帶動作用來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

當代社會由于各類體育賽事的不斷增多和大眾傳媒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和體育明星被學生熟知和崇拜。因此,學??衫皿w育明星的感召力和帶動作用,以及學生的效仿心理來充分調動學生的鍛煉欲望,從而培養他們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4結語利用學校體育活動對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能力進行培養,使他們意識到學校體育活動是訓練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幫助其在突發災難時能從容面對,快速做出反應。通過體育教育可以培養學生自主、自理、自控、自救的生存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并終生受益。為了孩子的未來,必須進行生存教育,讓他們經受磨難,練就生存能力。因此,體育教育對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作者:李喜艷 王定明 單位:西藏大學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賴云華.“三生教育”中體育價值的顯現與實現[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2]張曉玲,盧清.震后再看教育:生存技能教育刻不容緩[J].文教資料,2009(5).

[3]鄭頌平,周旭棟.論生存教育與學校體育教育[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4]李兵.論體育教學與生存教育[J].湖南社會科學,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