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育論文3篇
時間:2022-07-15 10:12:46
導語:初中美術教育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美術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初中階段實施高質量的美術教育,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均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藝術和文化涵養。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應認真研究美術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一)社會對美術教育的偏見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在初中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占據重要的位置,而將美術作為邊緣學科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不少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學習美術,不僅浪費錢財,還會耽誤孩子的前程,通常對孩子學習美術不會給予較大的支持。另外,美術作為藝術類學科,即便是考上大學后,也需要負擔高額的學費,很多家庭無法承受,也打擊了他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二)學校與教師不重視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校和教師注重的是升學率。由于考試特別是重要的考試,不對學生的美術課程做考察,一些學校雖然開設美術課,卻盡可能壓縮美術課的課時,有些學校甚至根本不設置美術課,不重視美術課。同時,初中美術教師,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美術教師,師資力量薄弱,一個學校可能僅有兩三名美術教師,無法進行高質量的教學,間接導致美術課程質量下滑。
(三)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仍采用的是以繪畫為目的的傳統教學方法,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打擊甚至扼殺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1]。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要求和目標相背離,無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另外,當前的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對美術不感興趣,將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放在數理化、語數外等課程上,為考取好成績,進入理想大學做準備。初中美術教育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評價體系不完善,僅僅以成績高低來評判學生的優劣;二是升學機制不合理,未能將美術列入常規考試項目,導致社會、學校和教師均不重視美術課程。
二、初中美術教育改革的對策
(一)積極轉變觀念
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將美術教育納入到素質教育體系中。轉變學生培養觀念,注重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社會、學校和教師均要重新認識美術課程的價值,重視美術課程,為學生學習美術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2]。一個人僅僅擁有技能是不完整的,還要增強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力。這就要求社會、學校和家長用審慎的眼光對待美術課程,轉變觀念,使學生逐步認識到“美”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豐富教學方法
目前出現的美術課程教學,是以繪畫為目的的教學,教學的目的性特別強,不利于學生想象力發揮和創造力的培養。為了更好進行美術教育,應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繪畫中關注自身的感受和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塑造力。模仿是一切創造的必經階段,胡適說,創造其實是熟練模仿之后的一點新花樣[3]。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規范繪畫訓練的作用,注重學生基本繪畫技能、知識和審美的培養,使學生認識到,創造力的提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消除學生的功利心理,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
(三)注重美術教師隊伍建設
在初中美術教育教學中,美術教師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當前初中,尤其是農村地區初中師資力量薄弱的狀況,應加大美術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引導高校美術專業畢業生到農村、偏遠地區初中就業,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同時,加強對教師隊伍的考核力度,提高準入門檻,確保初中美術教師隊伍的整體素養,使一批具有理想信念、高素質的人才從事初中美術教育,為培養高素質學生奠定堅實的師資基礎。
(四)增加美術課程的課時
目前,一些學校美術課程課時比較少,且由于學生壓力大,學生在美術課上的精力無法集中,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提升美術教育成果,應調整初中課程結構,增加美術課程的課時,為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提供時間保障。另外,當地政府和學校也要加大對美術教育的投入,購買和增加必要的美術器材與設施,改善美術教學條件,為美術課程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的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其中,美術教育在學生藝術素養提高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作者:劉黎 單位:重慶魯能巴蜀中學
第二篇
1當前美術教育現狀概述
初中階段的藝術教育,應該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為出發點,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研究美、探索美、創造美的能力。這一描述從整體上對初中美術教育的發展進行了規劃和指導。但是,實際的情況與規劃的要求大相徑庭。不可否認的是,根據我國人口多、學生群體龐大的現狀,中考、高考必須共同尊崇一個相對公平、公開、公正的選拔人才的升學方式。目前,還很難有一個選拔制度能比考試更切合我們的實際。初中美術教育的現狀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在長期的應試教育制度強壓下,在學校、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看來,只有應試考試的科目才是重要的文化知識,而美術這些非考試科目,不過是初中教育階段可有可無的擺設。所以,學校對美術課程另眼相看、學生對美術教育不感興趣、教師對美術課堂放任自流、家長對美育培養漠不關心的狀況產生,也就沒什么可奇怪的了。
2當前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2.1美術教育不受重視
由于受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我國很多學校對智育的教育高度重視,而對美育的培養重視程度嚴重不夠,在大多數學生、教師眼里,所學的科目有明顯的主副科之分。許多教育主管部門評定一個學校教學成績好壞與否的尺度只有考試成績。因此,升學率便成為教師和學校唯一的追求目標。這一現狀導致美術課經常受到其它所謂主課的嚴重擠壓,即使有些學校安排了美術課,也往往被主課占用或有其名而無其實,在美術課上做數學作業、背英語單詞的事情屢見不鮮。面對這種情況很難讓學生接觸到真正的美術知識的內核,導致很難通過美術教育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自然也很難完成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美術教育所要達到的教育教學目的。另外,美術教育不受重視的情況還表現在,學校對美術教學的投入不足,一所學校往往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化學、物理實驗用品,而擠不出一點資金購買一些美術課堂必須的教學設備。我們現在的美術教學還停留在幾個石膏像上完所有課的階段,這是美術教育的悲哀,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要解決好這些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從心底里提高對美術教育的認識,給美術教育足夠的支持,保證充足的美術課堂教學時間,才能使我們的美術教育真正走上正軌。
2.2美術教師嚴重不足
在當前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實際占據主導地位的教育背景下,美術教師的培養沒有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這直接導致了現在初中美術教師嚴重不足的現狀。長期以來,由于美術課程不受待見,美術教師的培養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美術教師,因為不出成績,在評定職稱、評優選先等活動中不受重視等原因,紛紛改弦易轍,從事一些所謂主課的教學。如從筆者所在的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校現有正規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美術專業教師四名,但這四名教師目前沒有一個人在帶美術課程,兩名教師通過進修在帶英語課程,一名教師根據自身優勢在帶體育課程,而另一名在從事學校后勤工作,全部遠離自己的所學。而反觀學校美術課教學,則由部分帶課較輕的教師負責。如此惡性循環,我們的美育工作實難開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筆者認為,學校必須保證專業的美術教師帶美術課,并給予美術教師足夠的待遇,使他們在職稱評定、評優選先等活動中不至于吃虧。另外,對部分美術教師不足的學校,應該通過進修、外出培訓等,從部分剩余專業中抽取教師,進行美術教學,這樣,才能保證美術教育真正達到新課程要求的目標。
2.3美術教學設施落后
正如筆者在前文中所述,受應試教育思維模式和升學壓力的影響,社會、學校各個層面對美術教育的關注、關心程度都不夠,因此,學校對美術教學所需的設備的資金投入也相當有限。多媒體教學設備往往被主課占用,美術教學很難插入其中。教師的課堂教學還停留在老師講授、學生傾聽的階段。由于沒有多媒體、相關圖片、視頻等教學設備、一堂美術欣賞課上得教師滿頭大汗、聽得學生囫圇吞棗,很難達到提高學生欣賞水平與審美能力的效果。因此,學校一定要加大對美術教學設備的投入,教師要面對現實,勤動腦經,主動開發各種教學資源,想方設法充實美術教學設備,千方百計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作者:王姝月 單位:甘肅省武山縣馬力鎮北順九年制學校
第三篇
一、不斷豐富美術教育資源
民間美術教育呈現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增加中學美術教育的資源。在中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學內容都是根據教學大綱展開的,通過基本的美術知識培養學生基本的美術欣賞和美術創造的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但推廣,傳統的美術教學已經被新的美術教學所取代,由單一的油畫、山水畫、手工藝等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內容已經被現代社會多樣化的美術資源所取代。現代美術教育資源中民間美術教育資源擁有最廣泛的適用范圍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中學美術教育資源中,要充分的利用民間美術資源,不僅是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提升對民間文化的理解和認可,對于繼承和發揚傳統民間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借鑒優秀的民間美術資源,對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斷豐富,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剪紙、雕刻、木版畫、刺繡等眾多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審美思維能力,用文化意蘊濃厚的民間美術資源對學生的精神文化進行教育和啟發,激發學生對于民間文化的認可,對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民間美術蘊含著中國民間藝術的精神,在教學的過程中,以精煉的道理闡釋對學生的美術學習心理進行引導,實現美術創造中文化精神的作用,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不斷發展提供出路。
二、增加學生的審美感受
中學美術教育中,美術知識的學習是基礎,美術的不斷創造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任何一項藝術都是在創造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的動力,民間美術也不例外,中學美術教育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民間美術的學習和繼承,增加學生美術創造的能力。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不同的審美感受是美術創造的源泉,民間美術資源的不斷創造來自于民間的生活和文化發展,所以學生在進行美術創造的過程中要增加自己的審美理解,通過對生活的觀察理解,增加審美的范圍,就能夠提升審美感受,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信息資源和靈感來源。在中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民間美術如何實現創造,如何體現生活的方面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對于提升審美理解能力有新的途徑選擇,這樣就能夠保證民間美術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教師通過民間藝術的傳承精神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運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對民間文化藝術繼承和開發,挖掘當地的民間文化資源,對當地的經濟增長提供幫助,通過促進當地資源的全面開發。
三、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中學美術的教育資源來自于民間美術資源,在民間美術資源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固有的觀點和理解,以書面化的形式呈現在教師和學生的面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民間美術資源的形式多樣,在教學中要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進行教育,比如說在進行剪紙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基本的剪紙用法的介紹,讓學生自由發揮,創造性的進行實踐,學生在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藝術創造的過程中,發散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創新,實現了美術創新能力的不斷增長,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在專業的剪紙藝術文化基地進行參觀教學,用豐富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民間文化的不斷創造。民間美術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于學生現有思維能力的不斷突破,中學美術思維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知識文化和社會習慣的限制,沒有完全的開發和利用,借助于民間美術教育的啟示,學生能夠以更加深刻和完善的理解對美術進行藝術創造。藝術創造依靠的是聯想和想象,運用發散思維能力不斷地進行聯想與想象,實現對生活藝術原型的升級和再創造,將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視覺藝術完美的呈現出來,這就是美術創造的真正意義。第二、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感情,將美術創造過程中當成一場情感的宣泄過程中,用真摯飽滿的筆觸不斷地創造藝術,實現個人情感的不斷實現。民間藝術之所以擁有豐富的文化屬性,就是因為民間藝術包含著民間藝術者對于民間生活的真摯情感,所以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形式和內容,在中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指導,引導學生在美術創造的過程中用豐富的感情進行創作,這樣美術作品就能夠打動人心,或者豐富的審美感受。
四、結語
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于民間藝術教育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性進行分析,民間美術的獨特藝術和豐富文化是中學美術教育中需要借鑒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夠促進中學美術教育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作者:商小娟 單位:貴州省道真縣三江中學
- 上一篇:百越民族傳統紋樣在美術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校外美術教育機構教學環境的思考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