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4-19 08:45:39
導語: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社會群體觀念也隨之發生轉變,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格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一直在不斷尋求發展與突破,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不管是教育主體還是教學組織形式都產生了巨大的改觀。但是在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發展的同時,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新舊觀念的交織,也使得高校美術教育的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也大大的制約了高校美術教育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發展一直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為社會提供全面發展的人才”為高等教育教學的宗旨。為了滿足快速的經濟發展,給社會提供高素質高學歷的專業人才,我國高校近年來一直在擴招,從原來的精英教育模式轉變為現在的大眾教育模式。但是隨著社會人才的不斷增多,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在不斷加深的文化知識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美術專業,這也促使了我國高校美術教育的快速發展。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影視動漫以及平面藝術出現,使得美術專業學生就業面越來越寬廣,就業率也在逐年升高,這也近一步推動了高校美術教育前進的步伐。高校美術教育為這些熱愛美術的學生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平臺,為社會提供著大量的美術專業人才,同時高校美術教育還肩負著提升美術專業人才藝術修養的重任。但是與高速發展的美術教育與逐漸擴大的美術專業人才隊伍相比,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卻沒有及時跟上教育發展與人才擴建隊伍的步伐。另外社會上的浮躁風氣也一直影響著當前的高校美術學生與美術教育,為了使高校美術教育能夠穩定發展,就需要對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想道德與藝術修養得到提升。
一、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中缺乏德育的滲透。對專門培養美術學生的高校而言,強化學生美術技能必不可少,然而卻不能由于一味注重培養學生美術技巧,將文化課教育拋之腦后。目前國內各大高校普遍存在過于注重專業課程,不注重文化課的局面。形成該種局面的根源在于各大高校在考核教師績效時以教學技能為主,對各大高校而言,教學老師的技能評估比素質評估更容易。另外,由于各大高校對專門學習美術的學生而言,以專業課為主,以文化課為輔。為此,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嚴厲對待專業課程,不注重文化課程教學。此外,美術專業學生進行升學考試時,無論是考試內容,還是考試模式都不同于其他專業考試。相對而言,美術專業學生的升學機率更大,且藝術專業學生文化成績不好已成為社會不爭事實,導致高校和學生均不重視文化課。雖然文化課成績是反映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表現,但是在顯示生活中,美術專業文化課普遍沒有受到高校重視。眾所周知,唯有深厚的文化修養才能真正體現出美術內涵,可見,文化和美術二者之間息息相關。在高校美術教育中不能一味關注美術專業教育,還有文化教育與時俱進。唯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教學方法上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在進行美術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與教師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的成績,而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則重視較少,尤其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較少。此外,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后,要求要將學生培養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在實際中,更多的高校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單一交給學生理論知識,致使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理論知識,更談不上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再加上我國的教育方式一般比較傳統,會規定統一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他們普遍不注重文化課程,普遍缺乏學習意識,且高校間的生源競爭也成為他們缺乏學習的重要因素。
3.教師的自身素質有所欠缺。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一直在不斷加快,全球人的思想也愈加交融,我國傳統的思想一直在受著外界思想的沖擊,有積極的同時也有消極的。在社會體制與經濟變革的交織下,社會的風氣一直處于被腐朽思想侵蝕的狀態。功利性越來越明顯,社會環境與氛圍也比較浮躁,這些不但體現在當前人的思想當中,同時也體現在了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當中。并且在現代的高校美術教育中,有些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有所欠缺,主要包括教師的專業素質與品德文化素質兩方面。一方面,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專注與學生繪畫技巧的培養,同時對于學生的考評也放在了學生的技巧上,而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與藝術修養的培養,致使教學的內容比較空洞。再加上,有的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不能符合教育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有的高校教學者不能夠把心思沉淀下來,無法把身心都放在教學工作與藝術研究上,而是放在了追求社會名利與金錢上。教學者是學生榜樣,他們不但指導著高校學生的技藝,他們還是高校學生藝術修養與思想道德培養的領路人。藝術一直注重與思想的碰撞,所以高校美術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往往大于其他專業的教師。高校美術教師的思想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這也就使得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思想浮躁,綜合素質無法提升。而美術事業要想發展,就需要全面發展的學生來支撐。高校美術教育教學要想得到提升首先需要從教師本身著手,因此,學校應當重視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健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教學的策略
1.提高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內外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更加需要人才,再加上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更加重視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文化素質相對較差。高校在進行美術課堂教育時,更加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對于美術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較少。此外,雖然我國已經是實施了新課程改革,但是有的學校還是采用以往的教學模式,致使不能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此外,高校在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不夠合理,專業課較多,而對于文化素質相關內容的課程較少,致使學生的意識比較薄弱。因此,各個高校在美術教學中需要不斷擴寬其他專業課程,不斷提升學生文化修養,使學生個人素養得到提升。由于美術專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為避免美術學生無法融入社會中,需要在美術教學課程中將增加社會和學生的內在聯系,使他們深刻認識到美術文化內涵,便于他們解脫思想束縛,學會主動探索世界。另外,高校美術教育中需要根據自身教學特點,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觀念,開設專門提升美術素質的相關課程。
2.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人們通過多種渠道感受到藝術氣息,藝術不再高不可攀。目前,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作為高校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無法通過網絡課程取而代之。為此,高校針對美術教育改革中,需要將美術教育和實踐活動進行巧妙銜接,高校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悄無聲息的將實踐意識引入課堂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意識,此外,在教學課程中應注重觀察學生的特征,針對不同學生事實不同的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習形成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并將社會實踐能力作為考核學生成績的重要方式,并通過該種方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創造實踐。創新意識作為美術生學習美術的關鍵,更是美術生學習美術的核心。學生為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可利用假期或節假日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體驗生活。這樣便于將課堂教育和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真正提升美術教育改革渠道。使學生個人素養真正得到提升,為社會更好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3.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了提高高校美術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學校應當重視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學校中,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所以,教師對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可以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從而在跟隨時展的潮流下,轉變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從而使美術專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主動地位,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來加強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進一步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學校應重視對教師文化修養的培養,教師本身也應當提高自主意識,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進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總結
伴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美術教育教學也和其他專業一樣,同樣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各種阻礙。嚴重制約美術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尤其在當今社會中,機遇和挑戰并存。可見,美術教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改革,不斷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高校美術教師需要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模式,以高校自身發展需求為基礎,使其形成良好的美術人才培養教育體系,以促進高校美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緊隨社會發展共同進步。
作者:張昉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參考文獻:
[1]蘆明明.淺談應用型本科高校游戲美術人才的培養[J].品牌(下半月),2014
[2]莫小不.美育期望與高校美術教育[J].美育學刊,2011
[3]左娜,郭錦龍,王林燕.淺析高校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3
[4]宋麗娜.在杭高校公共美術教育課程問題與對策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2012
[5]封永輝.淺析高校美術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
- 上一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方案
- 下一篇:交通局廉政黨課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