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專業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時間:2022-00-00 12:00:00
導語:汽修專業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和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技工學校汽修專業正在推廣和實施課程改革,其中最普遍的是實行一體化教學模式。由于其還處在探索階段,難免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材、師資、教學設備無法適應一體化教學的具體要求,課改也未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本文根據作者的教學實踐,提出個人對技工學校汽修專業課程改革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汽修專業;課程改革;問題;建議
目前,技工學校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的重點和方向都是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也就是把理論課與實習課結合起來的一體化教學。通俗地理解,就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逐步實現轉變,即從以教師為中心如何“教給”學生向以學生為中心如何“教會”學生轉變。從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轉變,由此可見,一體化教學的特點是:教師一體化,即專業理論課教師與實習指導課教師一體;教材一體化,即理論教材與實習課教材一體;教室一體化,即理論教室和機房一體。這兩年來,筆者走訪了省內一些技工學校,了解到所有汽車維修專業都已經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筆者所在學校更是把行動導向教學法專家請到學校,現場指導,并全面推廣實施,還進行多次一體化教學比賽。汽車維修專業教師的參與熱情很高,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最明顯的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畢業后與維修企業的對接時間也縮短了。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點。
1.一體化教學缺乏配套教材
雖然有些教材標明是一體化教材或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教材,但內容相對陳舊,很多已經過時,甚至只是在章節上做了一些“加減”,很多新車型、新技術都沒有編進去。另外,教材里面的一體化教學方法,包括實習程序、實習作業都與汽車維修企業的生產實際存在很大的距離。沒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如果單純按教材進行教學,那將與汽車維修企業的生產實際嚴重脫節,造成學生畢業后無法及時適應生產崗位。
2.教師的實踐能力還有待提高
特別是年輕教師,很多大學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從教,缺乏汽車維修經驗,特別是缺乏汽車常見故障的判斷與排除經驗。上課時,只能照搬教材,沒有生動的維修案例來承載課程內容,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而部分原來的理論課教師由于缺乏汽車維修技術和經驗,難以勝任課改后的一體化教學課程。雖然很多學校都在假期安排教師到汽車維修企業進行實習,但效果不明顯,教師的汽車維修技術和一體化教學水平還是普遍不高。
3.教學設備嚴重落后
目前大多數學校的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設備都以實訓臺為主,仿真程度低,整體性差,和“演沙盤”無異。學生實習時,在這些實訓臺上無法仿真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提高。即使學生在實訓臺上已經熟練掌握某個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但一到實車上,還是無法排除最簡單的故障,甚至連主要部件的位置也找不到。
4.基礎專業課仍然實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如機械基礎、電工學、機械制圖等,仍實行課堂教學模式,而這些課程的教師對汽修專業又不了解,上課內容往往與汽車維修的實際需要相脫節,也就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沒有重點教學,與汽修專業關系不大的內容又占用了不少課時。如電工學中的變壓器、電動機、電磁鐵等這些內容是與汽修專業密切相關的,是學習汽車電氣的基礎,但很多基礎課老師不了解它的重要性,往往只是簡略帶過。還有就是基礎專業課沒有與具體實習結合起來,對學習能力和文化基礎都相比較低的技校學生來說,會感到抽象和難以理解,漸漸會產生畏難和厭學情緒。
二、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筆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1.教材要密切與維修實踐相結合
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維修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學設備,按照科學、合理、實用的原則,編寫一體化教材,把過時或不適用的內容剔除出去,增加新車型新技術。同時,在一體化教材中,將職業知識與職業能力密切結合起來,將汽車維修的工作內容、工作標準、相關知識、相關能力及能力要求都明確寫進教材里,強調對學生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的培養,注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學習能力的提高。筆者在備課階段,就把過時和不適用的內容刪除出去,并把最新的汽車維修技術和案例加入課程,讓學生在學校就能了解、掌握最新的汽車維修技術和行業要求。同時,準確把握“適度夠用”的原則,這里的適度是指既不能減免基本的原理,但也不能照本宣科,把復雜的結構原理進行合理而必要的簡化,讓學生感到不難學、能學會。
2.教師要了解汽車維修的生產實際情況,掌握最新的汽車技術,了解行業的最新需要
筆者通過經常走訪汽車維修企業,與往屆畢業交談及幫維修企業解決一些疑難故障和其他生產實際問題,掌握大量的最新維修案例,并把這些案例充實到教學實踐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也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因此建議學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師下廠實習制度,并進行跟蹤考核。筆者的一貫觀點是:要學生對汽車維修感興趣,教師自己先要對汽車維修和教學感興趣。只有這樣,整體教學效果才會得到提高。
3.教學設備要與維修實踐相結合
教師可以把實習課室布置成模擬維修車間,盡量使用仿真程度高的實習設備,并結合實車進行實訓,讓學生在學校就了解和感受到維修企業的作業氣氛,熟悉基本的維修作業過程。這樣不但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容易實施一體化教學。如進行汽車發動機維修課程實習時,教師先讓學生把發動機從實車上拆下來,再按技術規范進行維修,然后裝上實車去進行啟動試驗。筆者這幾年一直按照這個原則設計一體化教學的具體環節,教學效果非常好,學生頂崗實習時就已經熟悉維修企業的作業程序,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4.把基礎專業課的內容拆分并融合到汽車維修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中去
目前汽車維修專業的一體化課程主要有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氣構造與檢修、汽車電控系統維修等幾大模塊。建議把基礎專業課的內容根據“適度夠用”的原則,分解滲入到汽車維修專業課的一體化教學中,把基礎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汽車維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密切結合起來,也就是在學生學習汽車維修專業課時,每當要運用相應的基礎專業知識時,立即結合汽車維修專業課進行學習。由于有實物演示相關結構原理,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如原來機械基礎課程中的齒輪傳動,學生如果只在課堂上學習,會感到很抽象,既難理解,興趣也不大。如果在學生學習汽車底盤維修課程中的變速器時,結合變速器的工作原理學習齒輪傳動,學生就不會感到抽象和枯燥,教學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總之,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為維修企業輸送技術人才。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就一定能使汽車維修專業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使汽車維修專業成為深受學生喜愛和社會滿意的專業。
作者:莫德平 單位:廣東省云浮市高級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敏.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一體化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科技信息,2009(9).
[2]姜大源.關于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理性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0(11).
[3]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 上一篇: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能力培養探索
- 下一篇:技工學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探析
精品范文
10汽修行業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