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青年教師角色定位研究
時間:2022-08-16 03:57:16
導語:共青團青年教師角色定位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共青團組織作為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系統結構最完整的青年組織,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任務,自1922年誕生以來,就具備了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公共服務性和實踐性五大屬性,始終在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領導和帶領下不斷完善自身建設。高校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在人才培養中負有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具有獨特的組織優勢和不可替代的組織作用。高校共青團要充分認識開展青年教師工作的重要意義,認清共青團組織自身在青年教師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與作用和職責,厘清思路,創新機制,就會在組織引領、聯系、服務、幫扶中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定位———擔當好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領者和護航者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自身的信仰與操守格外重要,而政治性是共青團的靈魂,高校共青團組織在青年教師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勢必以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領和護航為關鍵。課題組針對高校共青團組織在青年教師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研究,選取了內蒙古東中西部范圍內較有代表性的大學發放了問卷,有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赤峰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呼倫貝爾學院12所大學,共286份,其中1份問卷為無效問卷,剔除之后,又對部分題項的缺失值進行了處理,將篩選過的數據利用SPSS進行了頻數分析。其中高校青年教師崗位所占比例為:42.8%為學生工作者,18.2%為行政管理,34.0%從事教學工作,另3.2%是后勤管理、1.8%是其他。高校共青團融入“大思政”戰略,就應以做好青年教師工作為抓手,將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引領和護航作為組織定位的核心。
1.1做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領者
“引領”之意為帶動事物跟隨他或他們向某一方向運動、發展。當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潮交流交融交鋒,國內各種矛盾和熱點問題疊加出現,這些都對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有敵對勢力總是妄圖從我們的青少年著手,想盡辦法侵蝕他們的思想意識。高校共青團既要做好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工作,也要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因為青年教師是共青團組織做好學生工作的核心人力資源。而要做好這一工作就更需了解青年教師的思想現狀,找準需求“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做”上下功夫。調研數據顯示青年教師對目前收入的整體滿意度較高,同時感覺工作壓力較大。多數青年教師認為學校的整體氛圍較好,自評誠信度較高,法制觀念、理想信念、同事關系較好,共享是青年教師在“互聯網+”時代價值觀的主流。多數教師認為工作成效和個人期望有落差,側面反映了青年教師群體作為傳播知識文化的中流砥柱思想上是積極上進的,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但其價值觀需要正向引導,青年教師對學校組織的政治理論學體滿意度比較好,同時提出工作能力提升是青年教師的主要需求。訪談中也了解到青年教育的需求與發展往往如同其壓力一樣,自行承擔并努力解決,高校共青團組織少有精力能夠將此方面工作納入其工作領域。長此以往的被忽視,難免造成學生眼中的老師是“說一套、做一套”,或者只對學生說教,而未真正從內心注重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研習。放眼長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共青團組織就應做好青年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領者角色,承擔起思想政治引領之責。
1.2做思想政治方向的護航者
如果說引領者起帶動的作用,那護航者必承擔起保護鞏固之功。高校作為具有強烈學術屬性的高級知識分子聚集地,共青團組織要想取得更廣泛的支持,特別是廣大青年教師的支持,僅僅依賴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有所擔當作為,只有被高度認同,才能成為正精進與正能量的使能者。這就需要高校共青團組織運用好各類線上平臺,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與實效性。調研數據顯示微信是青年教師了解、關注本地區或本校共青團組織活動的主要途徑,占47.9%,另31.5%為官方網站。盡管如此,訪談中青年教師還是表達了只關注未參與,且不愿意主動參與的想法。這與問卷中的另一問題正好相吻合,高校青年教師對本校團組織針對青年教師所開展的活動頻次感覺一般滿意,經常參加活動者為46.0%,偶爾參加活動為46.7%,在假如您可以設計開展針對青年教師的活動,您最主要是考慮(僅選一項)選是否有意義的占37.5%,582017.5選青年教師的需求占48.8%,主觀意愿的占8.8%,沿襲慣例與其他各占2.5%,說明高校青年教師更希望共青團組織根據他們的需求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在您認為成功開展青年教師活動最關鍵的因素是(最多選兩項)一題中呈現如下比例(個案百分比):創意占43.3%,經費占35.9%,領導重視占31.3%,青年感興趣占55.3%,組織者個人魅力占23.6%,其他占8.8%。既然高校共青團要始終將“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邏輯起點和根本要義,且要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學生群眾基礎,就要先將學生身邊既與其親近相仿,又可視為典范與楷模之人的青年教師作為基礎加以重視,如此護航者的角色必不可少。
2文化定位———做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踐行者和主導者
在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時指出,學生在高校生活,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就好比小麥的灌漿期。團學干部必須有化人育人的本事,促進學生“灌漿”灌得飽滿。這思想的“玉液瓊漿”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沉淀并不斷發展中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中高度凝練且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和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共青團組織必須擔當起“灌漿”的責任,高校共青團組織只有最廣泛的聯結廣大青年教師,將其帶動培養成為高效的“灌漿者”才能保質且保量地完成“灌漿”重任。
2.1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
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就要了解宣傳工作的規律、掌握宣傳工作的方法。1940年,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強調指出:“應該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沒有這種宣傳和學習,不但不能引導中國革命到將來的社會主義階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導現時的民主革命達到勝利。”同志曾強調“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而正確的政治觀點不可能在人民群眾中自發地產生。在高校也同樣適用,再好的“玉液瓊漿”,都要讓受眾接納認可,并內化為他們各自的某種深刻而穩定的心理結構,外化為一種現實的心理能量以及個體意識和行為習慣,才能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量。這期間要靠高校共青團組織發揮宣傳者的角色,組織高校青年教師聯合起來,不斷向廣大青年學生傳播正確的思想觀點,同時批判資本主義傾向等錯誤觀點,才能實現大思政的教育理念。這些觀點源自于灌輸理論,所謂灌輸就是輸送、注入。灌輸是我們黨的宣傳工作中的一種最基本方法,灌輸是把真理轉化為巨大物質力量的有效途徑,是我們黨的宣傳工作的重要歷史經驗。做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就要運用好中國特色的灌輸理論,為受教育者奠定堅定的思想基礎。
2.2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得以實現的表現體現在群體的自覺行為上,高校共青團組織要最廣泛地聯動青年教師倡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作為靈魂的工程師,應當高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學講演、表演教育引導人民正確地對待歷史,認識現實,堅信社會主義和黨的領導,鼓舞人民奮發努力,積極向上。”教學在一線的青年教師,因其與大學生年齡相仿、心理相通、思想相融、與大學生有著廣泛的共同語言,他們不僅在學術上對青年學生有很大影響,而且在思想、觀點和人格上對青年學生也有較強的影響和感召力,大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其視為身邊的榜樣加以效仿。共青團組織在青年教師工作中應凸顯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的角色功能,在工作中要善于運用各項資源和手段,深入細致地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青年教師更好地發揮他們在政治觀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及自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作用。
2.3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者
主導意為統領全局、推動全局發展,也指引導全局并推動全局發展的事物。高校共青團在青年教師的工作中擔當著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者角色。《禮記•中庸》中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亦作“預”,而“預”是需要有主體來主導的,即統籌安排事物的進程。置于高校共青團工作來講,就是要承擔起統籌如何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青年心中并外化于行的重任。總書記指出了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價值觀的傳承史,這就把中華文化與民族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統一了起來。作為高校共青團組織的角色定位之一,既要抓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實與踐行,同時也具有團結帶動廣大青年教師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光大的主導任務。首先,主導者角色的使能前提是要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師自身的發展;其次,高校青年教師自身具有堅定的政治信念、神圣的職業使命感、積極的工作熱情、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最后,注重主導方式的多樣性,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使抽象的教育內容形象化、形式多樣化。
3職能定位———做好青年教師工作的聯系者和青年教師的服務者
3.1做好青年教師工作的聯系者
發揮好作為黨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是共青團的職能所在,高校共青團要想做好青年教師工作亦要做好青年教師的聯系者,主動積極地在“聯系”上下功夫。課題組在高校共青團組織在聯系服務青年教師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中調查顯示(個案百分比)做科研創新的推動者占35.8%,青年教師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占34.4%,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的組織者占31.2%,優秀青年教師正能量的宣傳者占30.1%,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占28.0%,青年教師困難的幫扶者占23.0%,先進科技知識的引領者占17.7%,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主導者占17.4%,其他占13.5%。又如在您認為高校團組織對青年教師的工作應該發揮的最主要作用的調查中顯示(個案百分比)教育引導青年占49.1%,團結凝聚青年占52.7%,服務幫助青年占35.7%,管理青年事務占14.5%,提供休閑娛樂占21.6%,維護青年權益占23.3%,其他占13.1%。從選項統計中我們看到在廣大青年教師心中,高校共青團組織應對青年教師在前沿科研創新的層面起到助推的作用,應有效維護青年教師的合法權益,創新性地開展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做好優秀青年教師正能量的宣傳,并做好青年人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同時在先進科技知識的引領、社會公益活動的主導等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也就是說,高校共青團要將青年教師的培養與引領、協調與幫扶、發展與創新納入到重點工作格局,而要做好以上工作必須發揮共青團的資源聯動優勢,以聯系青年教師為前提做好與青年教師需求相一致的協調工作。課題組在調研中了解到多數高校并沒有重視這一工作,但部分高校共青團組織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好的做法,如將青年教師按新入職和入職多年、未婚和已婚、已婚又以有孩子和沒孩子等角度進行分類聯系,各有側重地開展工作,如針對新入職青年教師開展入職培訓與適應工作;針對未婚青年教師著重組織聯誼活動,針對入職多年產生職業倦怠情緒的青年教師開展相關工作等。加強聯系青年教師就會贏得青年教師,使青年教師成為學生身邊最正向、最親近、最信賴的榜樣,并助其在組織引領廣大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產生積極的正向影響。
3.2做好青年教師工作的服務者
增強高校共青團組織吸引力、凝聚力的關鍵在于服務好青年教師和學生。調研中發現青年教師對共青團組織擔當服務者角色持中立態度,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直觀感受到,多數青年教師認為不能將自身發展寄望于高校共青團組織。高校青年教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共青團要想有所作為,擔當好服務者角色,勢必要在提升服務意識、服務理念、服務形式、服務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發揮共青團組織的活動優勢,開展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活動,辦好活動亦是作好服務。通過活動傾聽青年教師心聲,充分了解他們在讀書學習、交友婚戀、社會參與、權益維護等方面的需求和困惑,幫助青年教師調整心態、緩解壓力,為學校黨政推出服務青年教師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據。做好青年教師推優入黨工作,不斷加大在青年教師中發展黨員的工作力度。其次要探索服務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的平臺路徑建設。實施青年教師“成長導師制”,為青年教師配備具有豐富教學和科研經驗的專家教授擔任“成長導師”,幫助青年教師做好職業規劃和業務指導。遴選優秀青年教師,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支持,促進提升科學研究水平。以團校和團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為依托,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前沿學術課題等,定期舉辦高層次的研討、論壇和沙龍等,打造青年教師交流溝通、共享信息、研究協作的平臺。青年教師是高校實現育人目標的重要力量。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是做好大學生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工作的重要保證,高校共青團組織要把做好青年教師工作作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切實抓緊抓好,準確定位,有所作為。
作者:尤文靜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
參考文獻:
[1]孟慶國.共青團工作理論[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2]鄭長江.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新時期高校共青團的職責要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育學院學報,2014(15):18-21.
[3]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4]共青團中央辦公廳關于.關于完善團干部直接聯系團員青年制度的意見的通知中青辦發〔2014〕44號.[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 上一篇:高等學校青年教師發展路徑探析
- 下一篇: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的職業素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