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27 09:19:12

導語: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介紹地方綜合性大學在招生和培養過程中,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要求,制定設計學大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設計學大類專業特色教學進程計劃,培養具備設計學專業創作、教學和研究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創新設計的基本素質,掌握設計學的相關理論和技術,具備較強的設計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大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高校所承擔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對于設計學大類專業教育的核心則是培養創新型的設計人才。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藝術院系對于人才的培養應定位于全方面復合型設計人才的塑造。地方性綜合性大學與專業藝術院校相比,有著一定的綜合學科優勢和學術積淀,可以將不同種的學科專業進行交叉型教學,做到相互的融合和滲透,并將其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貫穿與整個設計教學過程之中,形成一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一個“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應用能力強、創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從而滿足于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對于設計人才的需求。

1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大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地方綜合性大學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類大學主要由地方管理,生源大部分來自于本省,并且有著較為全面的學科門類。這樣的地方性綜合大學的基本特征是多功能、多學科性。學校所具有最重要的社會功能則是服務于地方,能夠積極的促進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設計學大類專業包括有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注重的是設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該專業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注重于實踐操作、成果展示和善于總結經驗的綜合性能力。對于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重點應處理好高水準設計人才與地方服務的關系,立足于服務本地經濟、科技和文化產業的推進,并融入地方特色和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面對社會對于設計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多元化的特征,地方高校應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復合型、創新型設計人才。那么對于這類學生的培養則主要體現在獨特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地方需求想結合的設計實踐環節之中。

2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大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點

2.1定位于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人才

當下是個經濟、科學、教育、文化發展迅速的時代。其中,文學藝術的發展異彩紛呈,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每一個部門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設計藝術人才。現代的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基本職能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個方面,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最終的目的就是服務于社會。培養的宗旨應立足于地方,面向其全國,積極服務于區域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建設。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強化學生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區域文化的學習。對于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來說,應當塑造出復合型設計藝術人才,將不同學科間進行交叉、滲透與融合,形成一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滿足社會不同層次對于多元化設計人才的需求。

2.2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學科知識體系

學科知識體系包括了教師的專業結構體系和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體系。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設計學大類專業教學在注重其理論教學的同時,也應當注重應用技能的培養,將人文和地方特色融入其中,這些都是創新型人才培在養時專業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有其良好的專業知識體系是培養優質創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礎。在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大類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制定出多層次、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對于教學內容也應于社會發展密切相關,注重技術和文化在藝術創新中的作用。“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所以,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學科知識體系時,對于教師團隊的建設也應當有所加強。豐富及改善教師團隊的專業結構體系,同時提高其團隊的整體素質。具有穩定且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素質,同時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前提和根本保證。設計學大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廣泛,各個專業在強調專業技術與人文、藝術結合的同時,對于創新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塑造都應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有所體現。

3設計學大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與方法

對于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設計大類專業有著多元化、應用型和實踐型的特點。要提高此類專業教學的質量,就應順應其時代的特點和社會大環境的需求。當前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高校就應有一個迎合社會的創新教學制度,以及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性是設計學專業教學的特點,設計成果最終是通過實踐來表現出來的,理論也需要通過實踐去加深理解,能力的提升也來自于實踐。實踐教學是設計學大類專業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直接且重要的途徑,應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接觸社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和技能,也可以鍛煉意志,培養情操。在提高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應用型的職業技能。在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設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有一個切實可行且具有較為科學和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學校內部設置實訓中心,外部應有實踐基地,也可以緊密依托于地方政府和企業,做到校企聯合的機制,有效的資源整合,實行資源共享。根據課程內容,學校可以安排學生進入地方有關的設計機構進行實習,跟隨有經驗的設計師做一定的設計輔助工作,在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的同時,也為以后順利進去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也可安排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實踐活動中,學會動手的同時,對于理論也得到相應的升華。設計來源于生活,所以學生的社會調查和其他社會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應主動了解市場,了解潮流,是激發創新的設計思維和靈感的重要途徑。學校也應有良好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確立實踐的方式、內容、要求等等,并有完善的成績考核辦法,合理的對實踐教學進行考量。

3.2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行為,創新思維是以新的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也是設計學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能力。設計創新人才在具備應有的設計技術以外,還應有創造性的設計思維方法。所以對于人才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則為重中之重。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一些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創意能力,可以運用對于基本元素的聯想、修改、重組等方法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樣也可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積極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打破常規的“填鴨式”教育模式,運用“啟發式”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3.3開放式教學的實施

從包豪斯起就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就應于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對于當前的設計教育更應將開放式教學做到極致。開放式教學是設計學專業為創新教學的實現所運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變現在學生常出現的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現象的重要方法。教學時通過與企業、市場的聯系,從本質上可改變學生對于設計的狹隘認識。開放式的教育也是彌補地方綜合性大學對于設計專業教學不足的手段。開放式教學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也是提高設計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將過去教師課堂教授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比如具有實踐性的課程學習、課程設計和參觀實習等環節里。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應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參與到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形成師生共同商討的教學模式,也可邀請專業的相關專家參與指導,共同為學生的設計能力的進步付出努力。

4總結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設計就是創新的一種表現形式。地方綜合性大學的設計教育在整個設計領域中已有了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也是現代設計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地方綜合性大學設計學大類專業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時,強調的就是與地方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相結合,并具有多層次、多學科的交叉型教學模式,就實踐性是設計專業教學的特點,制定出以實踐教學為基礎,運用開放式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提升,將基礎教學、實踐教學、培養創新思維三折的關系進行優化。順應國家對于設計行業的要求,為地方打造出所需的高品質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2007.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2010.

[3]林燕芬.讓靈感成功落地——藝術設計類專業實驗教學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1).

[4]孟慶紅.藝術設計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藝術教育,2015,(10).

[5]聶森,李偉,李冰月.談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劍南文學,2011,(8).

作者:張茜 劉剛田 左洪亮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