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時間:2022-01-27 09:25:52

導語: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摘要]本研究提出會計學專業應該建立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觀點,提供了加快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教學改革,強化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等方法,希望為建立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和發展機制有所借鑒。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技能型人才;課程;校外實訓基地;培養模式

0前言

會計學專業進行自身建設需要從人才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方面入手。新時期技能型人才要成為社會和時代的寵兒,會計學專業應該主動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角度出發,建立起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中心的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通過教學改革、實踐過程創新等重點環節的突破,構建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新體系和新模式。

1加快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教學改革

1.1創新會計學專業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是要加強會計學專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擴展會計學專業的教學、教師、資源,以開發的角度轉變和更新會計學專業教學方式和內容,展開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研討,創建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新基礎。第二是要加強會計學專業之間的合作,使會計學專業各學科通過方式和方法上的整合形成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綜合體,進而構建符合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發展的新型模式。第三是要擴大會計學專業教學的開放程度,引入國際上先進的資源和教學方式,更大范圍地推進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養進程。

1.2引進會計學專業教學的新方法

會計學專業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入“啟發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新方法,并與現代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技術手段相結合,進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革新和改良。在教學模式上,技能型人才培養應注意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并重,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

1.3調整會計學專業的課程比例

應該重新考慮“厚基礎、寬口徑”原則下的課程設置,努力培養不僅掌握較為寬廣的理論學識,更要具備從事會計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嫻熟的業務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學生。應該適當減少傳統教育中基礎性、學科性的基礎知識的比例,在理論深度上也要適當降低;增加技能型知識的課程比例,把應用能力培養要求適度提高,突出專業性和技能型兩個傾向。在課程設置上要使學術性、實踐性、職業性有機結合,處理好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與應用三者之間的關系。

2強化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

實踐是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步驟,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變革和形成需要實踐加以驗證和檢驗。

2.1創新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培養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教育元素,在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實施一體化的教育策略,創新會計學專業的教學內容,將會計、審計、財務和管理方面實用性、技能型內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會計學專業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結構和內容體系,通過逐步滲透和多重構建形成會計學專業具有完整性、職業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的教學內容與體系,使會計學專業學生能夠得到更為準確、真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技能型人才培養和發展提供內容、結構上的素材和模塊,實現對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更有效地鍛煉和成長。

2.2增設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驗設施

實驗設施是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發展和成長的重要資源與平臺,通過實驗設施的現代化、網絡化和系統化建設可以模擬出會計學專業技能的場所,為學生提供單項技能、綜合素質發展的訓練和模擬場景,最終為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成長提供物質條件和設施基礎。在實驗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會計學專業在經濟、資源上存在不足的實際情況,要重點突出技能型人才的特點,增設基礎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專題實驗設施,培養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具體技能,為綜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提供基礎。此外,要建立和完善模擬實驗室,模擬企業的會計工作和相關決策工作的實際,讓學生了解企業會計和經營的具體過程和情況,培養會計學專業學生掌握會計操作、參與決策經營等具體過程的素質和能力,使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得到充分而完整的發展。

2.3建立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校外實訓基地

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以真實的會計工作和實際操作作為基礎,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發展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通過校外的實踐和實際氛圍的體驗來提升人才的實踐能力。會計學專業應該立足于理論聯系實際這一教育原則,將會計學專業課程與校外實訓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將理論和實踐做到融合與貫通,迅速具備走向會計學專業的技能和水平, 在整合會計學專業和校外雙方面資源的基礎上,構建起適于會計學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校外實訓基地和平臺,真正讓學生體會會計學專業的要求、會計行業的標準和具體企業的需要,為會計學專業學生就業,加速技能型人才的形成鋪平基礎和平臺。

3總結

探索會計學專業的發展需要從人才的建設與培養模式轉變著眼,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要更加堅決而徹底地站在社會化、市場化的角度去看待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使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在會計學專業發展中得以確立,構建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技能型人才發展機制,通過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和重新構建,樹立會計學專業改革與建設的新目標,形成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拳頭產品”,在形成會計學專業自身特色的同時,加速技能型人才的成長與發展,為建設適應社會、適應市場、適應企業的新型會計學專業教育體系提供平臺和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于善波,劉宇會,劉洪彬.“大類培養”與“卓越計劃”背景下經管人才培養探究[J].北方經貿,2014(6).

[2]黃建國,朱娟芳.高等學校經管類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和探索———以南京財經大學經管類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為例[J].大學:學術版,2013(11).

[3]周新建.財經類院校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基于內涵式的發展理念[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23).

[4]邵培德.高等院校經管類人才培養問題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7).

[5]張紅,梁小婉.財經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路徑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3(6).

作者:盧玉 馬玲 單位: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