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11-28 11:12:19

導語:高職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廣東高職美術教育課程設置與基礎教育改革可以說還存在比較嚴重的脫節,相應也造成與社會發展需要脫節的局面,主要出現偏重理論,忽視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狀況。由此,高職美術教育教學未能與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達成完全一致,依舊仿照本科美術教育課程設置的模式,缺乏高職美術教育本身該有的一些特色,而進行條條框框的教學。況且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傳統,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方面的培養沒有真正意義上落實到實際教學當中去,這樣也就難以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美術教育人才。

二、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改革與技能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條件達不到實際要求。目前,相關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進行大量的擴招,由于開設美術教育專業實踐時間較短,相關學校領導在美術教育認知上還存在一定的偏差。進而影響學校財政部門對于這一專業的資金投入,導致一些必要的教學設施配備不完善,如天光教室、專業器材等,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水平也有所下降。另外,學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也做得還不夠到位,教師的教研水平也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勢必也影響到整體的專業教學水平。(二)課程設置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還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缺乏高職特色課程,學生達不到全面多樣化的發展。課程設置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就學生職業性和綜合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這樣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之后,不僅保證了學生較高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具備了很高的綜合素質和自我學習能力,也才能適應當前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需要。(三)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投入還不夠。現階段,雖然學校具有一定的師資力量,但多數畢業于師范院校,缺乏社會鍛煉。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還不高,缺乏骨干型人才。美術教師比較缺乏學習意識,教學理念比較落后,部分教師文化底蘊不足,對相關的一些美術理論知識不甚理解。高職院校對于美術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培養也還不夠重視,將大部分財政資金投入到硬件建設,進而忽視了教師培訓工作,教師在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也得不到相應提高。(四)安排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合理。一般大多數高職院校對美術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都不大合理,都是選擇在學生臨近畢業的時候,而學生當時很多也是忙于尋找工作。學生在平時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強化理論教學效果,從而鞏固教學質量。

三、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改革與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改進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本院現有的學習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在因素,鼓勵多參與各種美術教育實踐活動。教學過程中,應立足學生,使其逐漸形成一種溫馨、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自己也應該融入到學生集體當中去,這樣才能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為開展更多的實踐活動、教學活動提供便利。(二)以就業為導向,組合美術教育專業課程研發團隊,調整課程設置結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課程的設置與開發,應當順應社會發展,社會上需要什么樣的美術教育人才,學校就要相應的對美術教育課程進行調整,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這項任務需要高職美術教師和中小學美術教師共同完成,學生也可以參與進來,一起調研、收集并整理資料,達到對課程改革深入研究的目的。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聘請一些專家對團隊工作進行指導,最終調整出適合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發展的美術教育課程體系。具體有如下幾方面:1.大一開始,高職院校可以在教師組織下,有計劃、分批次的、有秩序的參觀了解合作企事業的具體情況,如對員工的基本要求、整個操作流程等,從而進一步感受合作企事業的文化、氛圍及員工的工作態度等,一般可以安排在半天到一天的時間。2.在大二期間,按照企事業的意向,可以進行短期的、整班性的教學實習,一般時間可以安排一個月到兩個月。通過短期的教學實習,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接觸企事業、認識企事業,使學生在學校期間就從心理上逐步接受企事業的管理方式,感受企事業的文化氛圍,體會企事業職工的勞動強度,實現由理論知識到實踐經驗的轉變,以便為日后的頂崗實習奠定一定的工作基礎。3.頂崗實習,即大三學生根據企事業的需求進行頂崗實習,一般安排半年以上,讓大學生的準畢業生通過校園招聘、雙向選擇進入到對應的企事業進行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可以完全按照企事業的要求和企事業管理模式進行工作,基本與一線工人一樣在各個崗位上進行勞動,待遇也與一線工人基本相同。頂崗實習可以說是學生真正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一次好機會,是學生與社會實際、生產實際、崗位實際和一線勞動者最密切接觸的一個階段,是培養學生工作能力、樹立競爭意識、提高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能力及崗位發展能力的重要環節,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就業后的持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三)提高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教學質量能否得到有力保障,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是關鍵因素。高職院校需要提高教師群體的綜合素質,注重加強教師的培訓與水平的提升。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相關美術骨干教師進行專業性培訓,到國內外各重點院校及相關企事業組織參加學習各類美展、設計展等,專題培訓班等形式。也可邀請一些專業人員對教師進行針對性輔導,鼓勵教師運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以滿足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各項要求。專業的教師只有具備比較專業化的素養,才能夠對學生更好地因材施教,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好地適應教師的教學手段,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只有師生教學達到一致,才能更強有力地保障教學質量。(四)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要盲目追求結果及統一性,根據學院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及興趣愛好等,引導他們向個性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改革評價方式,對于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應當從多元多維的角度來進行。另外在開展美術教育教學活動方面,應當具有針對性,可以開設一些創造學課程,如《創造心理學》《創造工程學》,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進一步挖掘。如果我們能對學生的這種創新性的本性加以開發利用,將會有利美術教育教學活動良性循環的進行,就能更好地運用自身的優勢實現高效的學習,達到產學研的一致性。(五)高職美術教育教學在注重技能型培養的同時力。求多元化發展一般來講,高職美術教育的根本出發點是向社會輸送一大批具有專業美術能力和美術功底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在高職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專業技能的高低,可以說是衡量一個高職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指標,也是高職美術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核心。技能型人才培養,也不能一味盲目的追求,應當結合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需要人才需求市場、技能和理論這三者能夠更好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在高職美術教學進程中應結合美術教育的專業性和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點,將人才需求市場、技能和理論這三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保證高職美術教育教學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四、高職美術教育課程改革與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意義

高職院校對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進行改革、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與實施后,高職院校的職業性與實踐性兼備的性質將會更加突出,一系列符合崗位能力需求的課程標準和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也會由此推出。同時,新型人才培養方案將積極推行工學交替、訂單培養、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由于傳統人才培養方案的模塊設置與之還不匹配,造成學生在知識結構、職業素質、工作時間等方面存在差距。為此,在模塊設置上,應實行“2+1”模式,即三年制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模塊、職業能力課程模塊和職業素質模塊教學安排在前兩年,最后一年只安排職業拓展課,這樣將有利于全新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總之,在新形勢背景下,廣東高職美術教育發展會面臨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社會對高職美術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多,要求高職美術院校培養出整體素質高的人才。我們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美術教育體系,進行不斷地美術教育課程調整,加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們高職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

作者:林培亮 單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連方.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8,(06):99-100.

[2]彭陵非.高職美術教育應重視學員的個性發展[J].美術大觀.2008,(06):142-143.

[3]謝嘉琳.高職美術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改革發展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11).

[4]蘇志強.高職美術課程現狀及發展模式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9).

[5]劉建生.高等職業學校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5).

[6]甘慶玉,張小衡.淺議面向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