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10-10 04:04:59

導語:高職院校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復合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深入化發展,高職院校已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高端的舞蹈藝術人才,不僅要求在舞蹈專業上有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必須兼備較高的文化修養。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的水平不斷提高,體育和藝術逐漸出現與文化相融合的趨勢,舞蹈作為一個專業學科進入高職院校中,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在高職院校中,復合型舞蹈人才與其它學科一樣,必須遵循社會對其專業的崗位需求,積極探索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復合型人才;舞蹈教學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方面發展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高職類院校中,課程逐漸豐富多彩化,舞蹈、歌唱、體育等藝術類專業也受到更多的重視和青睞,特別是近些年,社會對復合型舞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場所,理應為適應社會發展和需求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復合型舞蹈人才。其中,舞蹈教學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身體姿勢,而逐漸變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我國舞蹈專業教育的現狀

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日趨成熟,舞蹈教育在我國有著很長的教育史,雖然時間很長,可是更多的院校對于舞蹈教學上沒有更深的認知,或是應當前教育壓力,以分數論輸贏來判定學生的未來發展,認為舞蹈課只是形體訓練的一種方式,無關其他。忽視了舞蹈教學在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上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在教學上形成了課堂上單一枯燥而形式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灌輸了認為舞蹈課是放松心情和舒展身體的一種教學,忽略了舞蹈教學給學生們心里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二、我國高職院校中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社會發展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對物質文化有著更高的需求,舞蹈作為一個藝術類課程的重要組成,經過長時間教育實踐的研究,總結了當下高職院校舞蹈課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學校教學場地不完善,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均衡的分配。由于長期對藝術類學科的忽視,導致老師和學生對舞蹈課的認識不深刻,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一師代多課,不能從真正舞蹈教學的目的出發,應付課堂,沒有專業知識的滋養,課堂上學習氣氛不活躍,或是新老高職院校沒有專業的舞蹈教學場地,學生不能在專業的領域進行學習,教師沒有專業的舞蹈基礎,不能構建成熟完善的舞蹈教學體系,因而對培養復合型舞蹈人才起到了消極的作用。當前教育體制在不斷的完善,但是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老師和同學認為只有分數才是教學和學習的最終目標,舞蹈課相對其他課時少,內容多,這就是要求老師在短時間內要傳授學生更多的知識,課上內容多,課下又不去復習鞏固,這就導致舞蹈課教學中不受到重視,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均衡的分配,因而阻礙了舞蹈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深入發展。

(2)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單一、形式化教學。許多教師在從教多年后,對教育的熱情逐漸減退,社會在不斷進步,高職院校中的舞蹈教師在教學模式上沒有新的突破,形式化教學,僅僅在課堂上教學舞蹈知識,模仿和重復他人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內心發展和需求,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舞蹈課單調枯燥,形式老化無創新,再加上舞蹈種類繁多教師在課前不備課,不提前構思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這就導致了學生不能真正領略和學習到舞蹈的魅力和底蘊。

(3)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課上教師講課沒有針對性。在舞蹈教學課上,有的學生從小就學習過舞蹈,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有的是零基礎,但是在高職院校中,沒有構建合理的課堂氛圍,因此導致課上學生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有基礎的學生認為老師教的簡單,松懈了學習,而零基礎的學生認為舞姿繁瑣僵硬,不愛學習,因而導致整個課堂上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不高,調動不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但是在專業類藝術學校中卻存在另一種現象,那就是專業舞蹈教師只關注舞蹈專業上的系統教學和技能培養,忽視了文化課對學生內心的建設和滋養,只注重技能化訓練,忽視了全面發展對學生的重要性。

三、高職院校復合型舞蹈人才的培養策略和途徑

在我國高職院校類中,有的高職院校沒有設置舞蹈課,例如在全理工類院校中有很少的院校會設置舞蹈課,這就給舞蹈課的全面實施和落實帶來了困難,首先,在沒有開設舞蹈課的高職院校中落實舞蹈課教育,普及復合型舞蹈人才在下當今社會中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高職類院校中,提高專業舞蹈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學術上的知識,做一個舞蹈技能十分嫻熟和知識全面發展的老師,這樣才能在教學中以身作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德才兼備,在教育上才具有說服力,才能引導學生學習和效仿,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舞蹈專業技能和自我身心發展上的全面結合。再者,高職院校老師應注重課堂上學習氛圍的構建,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在教學中,以建立復合型舞蹈人才為教學宗旨,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化潛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性和課堂參與性,堅持以學生為主,抓好學風建設,以培養高職院校復合型舞蹈人才為教育宗旨,調動學生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最后,高職院校應多開展課下的教學實踐活動,通過舞蹈比賽、交流會來吸引學生更多的目光,讓學生知道舞蹈不僅會帶來形體上的改變,也是終身受益的一個鍛煉項目。復合型舞蹈人才必須德才兼備,不僅需要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底,同時也要具備高素質,這就不能忽視高職院校中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復合型舞蹈人才必須要解決教育不全面,知識結構不完整的局面,通過課下的交流會、舞蹈競賽等社會實踐內容,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舞臺上的表現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身藝術修養。通過課下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出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四、培養復合型舞蹈人才的意義

只有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舞蹈人才才能體現高職院校在教育上和社會中存在的價值。通過培養高職院校中復合型人才的教育宗旨的落實,不斷改革和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機制,不僅受到社會的認同,又能吸引更多學生和家長的目光,提高高職院校在社會中的知名度,打開自己的知名度,為學校招生起到宣傳的目的,更能從當今高職院校大量招生中脫穎而出。再者,從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來看,僅僅具備專業知識是不夠的,社會在進步,對高素質復合型舞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舞蹈從業人員有豐富的舞蹈知識和舞臺表現力,同時具有全面的德智體美勞等品質才能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才能體現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因此,無論從高職院校在教育界的發展,還是從個人角度的就業形勢分析,培養復合型舞蹈人才都是十分必要和關鍵的。

五、結語

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高職院校中舞蹈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然而,復合型舞蹈人才的培養的學生應以社會需要為目的。社會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一定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專業的舞蹈技能、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高貴品格的人才。因此,復合型舞蹈人才的培養就成為高職院校中教學思考的關鍵之一。新時代的到來,社會需求對人才有著更高的標準,身心健康是其需要的首要標準,舞蹈作為藝術類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理應受到重視,所以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水平高低是培養舞蹈人才的關鍵所在。我們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不僅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來進行,而且還應適應迅猛發展的形勢和千變萬化的世界,以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具有開拓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努力促進舞蹈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菁.普通高校復合型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J].藝術教育,2012(9).

[2]黃晨.舞蹈學專業復合型人才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M].好家長,2015(15):238.

[3]馬華偉.淺析高職院校中的藝術素質教育[M].成功:教育,2010(9):20-21.

作者:呂玉娟 單位: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