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12 08:44:04
導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師生(師徒)面對面的教育方式,通過互動,教師及師傅對學生的能力和傾向可以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培養,深入挖掘學生的優勢智能,并將引導學生遷移至弱勢智能領域的學習中,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多元成才。同時,它發揮了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使學生置身于一定的工作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實踐過程,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相結合,學以致用。此外,學生在企業進行輪崗實訓,接受著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的熏陶,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培養和鍛煉,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真正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主導模式。現代學徒制下,學生的身份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學徒。在校期間,學生學習的各類專業知識和技能內容就是未來工作的基本內容,學生掌握的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可以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中得到持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工作經驗可以得到不斷提高。通過校企共同制定學生發展目標、職業規劃、共同培養,學生能更好地學到適應各行業崗位的技術技能,更好地實現學生個人的人生價值,且快速成長為各行業各企業未來的領軍人物。
2應用型本科融入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可行性
融入現代學徒制的應用型本科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實踐,其培養模式是以現代學徒制理論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技能為本、能力為重,以各行業各企業用人需求與各崗位資格標準為導向,以學生(學徒)技能培養為核心,以學校、企業的深度參與和學校教師、企業師傅的深入培養為支撐,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進教育機制創新,提升專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專業“對口就業率”,實現學生的“高位就業”。2.1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2014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發展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滿足現代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變化,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其中國務院總理同志提出: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鼓勵中外合作。教育部發出“積極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通知和“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現代學徒制是國際職業教育制度發展完善的共同趨勢,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緊密結合起來。國家、省、市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都指出要調動各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建立以政府為主導、行業為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模式,深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探索實踐現代學徒制,將有效增強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性、專業性、實踐性和操作性,是實現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2.2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是培養服務社會、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人才。但目前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與企業實際需求的“人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應用型本科教育學校要積極探索如何按照企業的要求來量身定做的人才培養體系,既使企業滿意又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能。各應用型本科學校努力嘗試通過現代學徒制的方式進行試點,尋求學校與企業行業共同發展的最佳契合點,多方面多渠道入手,從而提升學校對社會發展的服務性,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3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本科千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由于學校各專業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各企業的用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顯現出較粗淺的技能、零工作經驗、缺乏創新能力,與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強技能、善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從學校到工作最佳過渡的一種創新模式,構建起了應用型本科院校與各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橋梁,能夠充分發揮企業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實現“四結合”,即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相結合、崗位能力和職業能力相結合、學習過程和工作過程相結合、課程和資格證書相結合。這個創新培養模式使各學科專業的教育不僅能更好地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勞動力市場的需求,還能滿足各行業崗位技術升級和勞動力合理有效流動的需求。同時還可以拓寬學校的生源,推動各專業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提升,有效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4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順應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滲透選擇性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可塑性變化,尊重學生的興趣特長,尊重學生的成長意愿,在教師和師傅雙導師的指導下,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企業、選擇崗位、選擇課程的權利,并與終身教育相結合。
3應用型本科現代學徒制“三四三五”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應用型本科根據學生職業發展規律,在不同階段應具備的不同職業能力標準,采取不同培養手段和方式的一種人才培養,即在學生培養上可與企業共同搭建“四階段工學結合、課證融合”的學習過程,雙師結構師資團隊、校內實訓基地、政校企協合作平臺等三要素構成的三大支撐體系,使學生完成“職業體驗+職業認同—職業養成”的三段式發展。3.1實現三角色的轉變。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應的崗位群分別是高素質的各企業一線員工與各企業基層管理儲備干部。“三角色轉變”強調以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應的崗位群為基點,學生經歷從學生到高素質的各企業一線員工再到各企業基層管理儲備干部的轉變,從而使學生真正在三年內達到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體現培養對象的蛻變過程。3.2構建四階段工學結合、課證融合學習過程。“四階段工學結合、課證融合學習過程”是人才培養的實現途徑,也是三角色轉變的實現途徑。這個學習過程蘊含課程、實訓、職業資格證書等三大要素。第一階段學習在第1~2學期,學習者對應的身份是學生,該階段主要學習課程是基礎的公共課知識和各專業基礎知識,為后期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到對應企業進行認知實習,了解相關行業發展現狀。第二階段學習在第3~4學期,主要學習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課程,其對應的實訓環節是校內的生產型實訓,在這個學習階段中獲得各專業相應職業技能證書。第三階段學習在第5~6學期,主要學習理實一體化的專業職業核心課程,其對應的實訓環節是中期頂崗實習,通過中期頂崗實習獲得各企業工作經歷證書。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和實訓,學習者從單純的學生身份向高素質的各企業一線員工身份轉變。第四階段學習在第7~8學期,主要學習各職業發展課程,為將來從事各企業基層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做好準備,其對應的實訓環節是第7學期的企業督導工作頂崗實習和第8學期的畢業實習。鼓勵學生在本階段的學習中,考取更高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以上四階段的學習過程,尤其是第三、四階段的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與崗位零距離的實訓機會,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促進作用。3.3構建三大支撐體系。雙師結構師資團隊、校內外實訓基地、政校企協合作平臺構成人才培養的支持體系,對人才培養的過程和質量起到保障作用。首先,由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雙師素質)專任教師隊伍、一支穩定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專兼結合的校企雙專業帶頭人組成。其次,由一批技術先進的校內仿真的實訓室、一批具有真實企業氛圍的校內生產型實訓室、一批緊密合作的地方高端企業為主的校外實訓基地組成。最后,搭建以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院主體的多元辦學體制機制,促進專業與各行業企業的“零距離”對接,使專業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與專業核心課程開發、教學團隊與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更加適應各產業發展的需要,為地方各行業企業培養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3.4五項措施助力現代學徒制在應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實施。為了使應用型本科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有效的實施,并將其落到實處,保障其順利實施,需建設好相關的標準和制度。如現代學徒制各專業詳細的培養方案、各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標準、現代學徒制企業教學、學生、師資、實訓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協議、現代學徒制資金使用辦法、現代學徒制的考核評價體系和監督體系。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型本科教育各專業建設的重點,一方面是開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指南,另一方面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定中,將現代學徒制的模式融入其中,充分發揮其優勢,為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發展夯實基礎,是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適應現代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又一創新舉措。
參考文獻:
[1]魏仁輝等.基于“現代學徒制”理論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甘肅科技,2017,(2):26-27,21.
[2]何向榮.高職教育“三三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8,(4):35-37.
[3]崔發周.現代學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三個問題[J].專題研究,2017,(19):30-35.
[4]張興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9):15-19.
[5]郭全洲,李曄,王慧霞.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河北省發展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模式的框架及實施對策[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3,(6):13-18.
作者:陳欽 單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 上一篇:小學古詩審美教育教學方法探究
- 下一篇:高校音樂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