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經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2-07-16 11:22:41

導語:地方高校經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高校經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在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經管人才培養存在概念界定不清、專業關聯度不強、重理論面授輕實踐教學、“雙師型”教師配比率低等問題的情況下,以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師資結構四個核心要素為抓手,強化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意識觀念,加大“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課程體系有效融合,實現合理構建地方高校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分層差異化培養模式。

關鍵詞:雙創教育;經管類人才;雙師型教師

1引言

2014年,國家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創新創業由此在社會各界尤其是學術界掀起一番熱潮。目前,學術界對于創新創業的研究比較豐富,包括研究創新創業的內涵和意義,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系和教學運行機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等等,普遍圍繞高校統一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為中心。對于某一專業類的“雙創”教育研究相對來說較少。地方高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連緊密的應用性學科,又是創新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前沿學科,經管專業的學生更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建設者和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在新常態下,研究地方高校如何完善創新創業型經管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2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經管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現狀

目前,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普及開來,諸多高校成立了二級部門創新創業學院,或開設了創新創業公共基礎課程及相關專業課程。綜合來看,雙一流高校的雙創教育注重理論傳授結合實踐;應用型高職院校的雙創教育著重于實踐實訓;地方高校也推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是大都缺乏自身特色,理論性不如雙一流高校,實踐性不如職業院校,進退兩難。且有些地方高校盲目跟風和效仿,或依葫蘆畫瓢,根據文件生搬硬套,看似有條有理地完成了創新創業政策方針,但卻沒有很好地結合本校的特點特色以及實際情況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從近幾年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經管人才培養的發展來看,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2.1經管型人才培養方案體系中,“雙創”概念界定不清晰,專業關聯不明顯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學術界沒有統一的規范,地方高校的經管類專業的雙創教育更是普遍缺少界定,其雙創人才培養目標如何定位、雙創課程如何構建以及雙創教育如何發展等,都沒有一個與實際情況相適應相配套的完整的教學教育體系。具體而言,一是經管類雙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根據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就業前景來看,創新創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但目前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對經管類雙創人才創新創業意識的啟蒙指導、輕視對經管類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訓指導等。二是專業關聯不明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缺少挖掘和研究學科專業所屬的雙創教育的深層次含義及意義,換言之,經管類專業的雙創教育是基于經管類專業背景下的,與其他工科或文科等專業有明顯區別的創新創業教育。但從目前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開設情況來看,大部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專業教育課程相脫離,沒有真正地將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與雙創人才培養交織融合,相互作用,做到兩者之間的有效銜接。甚至有些高校,只是在原有的專業培養方案基礎上增加一兩門創新創業課程,而這些課程基本上都是理論課程,不是專門針對本專業而研發出來的具有實踐應用性的雙創課程。2.2經管型人才教育教學過程中,“雙創”重理論面授輕實踐教學,教學效果不顯著目前,地方高校的經管類人才創新創業教育在具體培養過程中,還以原有教學計劃為主,教學大綱中大都為本專業知識,缺乏對雙創人才培養設置專門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形式單一,基本上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課程成績考核等方面則主要采取小論文、理論知識筆試等形式,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此外,實踐教學形同虛設,增加的社會實踐課程也大都以理論面授的方式進行。比如《企業營銷策劃》、《廣告學》等與現代社會經濟實踐緊密相連的一些課程,明顯缺乏具有雙創特征的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有的地方高校沒有自己的實踐實訓基地,具體的創業實踐過程如計劃、組織、市場評估、營銷策劃等無法進行實踐;有些學校有自己的實踐基地,但是也流于形式,不肯投入應有的財力、物力和精力去培養雙創精英。高校的雙創實踐更多的體現在國家或者教育廳、學校組織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上,但是這樣的比賽與現代經濟社會的聯結度不夠緊密;相比于在學生即將走入工作崗位的時候,請某些企業的高層來到學校開講座,給學生講授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需要的雙創人才類型,最新的創新創業案例分析等,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加明顯。2.3經管型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結構中,“雙師型”教師配比率低,學生學習需求難滿足“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在高職院校中比較重視和突出,但是地方高校的“雙師型”教師相對缺乏。對于“雙師型”教師的界定,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概念,“雙師型”教師,一般既具備理論教學素質,又具備實踐教學素質,如某高校老師既是講師又是高級工程師,則可以稱其為“雙師型”教師。目前,地方高校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滯后,配比率低,很多老師自身并沒有相應的創新經驗和創業閱歷,僅僅通過教材上的一些案例,進行課堂教學,明顯理論脫離了實際;有些老師則是之前有過創業經歷或在企業工作過,但是回校當老師以后就再沒有創業的后續經歷,這些老師則容易將陳舊的創業觀傳授給學生,無法滿足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對學生提出的雙創能力需求。

3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經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對策

對于地方高校無法有效開展雙創教育的現狀,尤其是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辦學格局千篇一律,無法實現個性化“瓶頸”的情形來看,研究和制定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經管人才培養對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地方高校肩負著培養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的重任,而經管類專業人才更是肩負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任,只有強化雙創教育的意識度,加大“雙創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以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師資結構四個核心要素為抓手,才能實現合理構建地方高校經管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分層差異化培養模式。3.1合理定位培養目標,加強大學生“雙創”意識,強化大學生“雙創”觀念地方高校的辦學定位普遍是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提供人才,經管類的學科建設目標也與地方國民經濟建設緊密相連,但是經管類的雙創教育的培養目標卻不能局限于此。這樣的培養目標可能會導致高校學生急功近利,使得大學生不能發揮自己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動性,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正確的意識。合理定位雙創培養目標,首先,學校層面上要強調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進行啟蒙式的意識培養。比如學校可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打造成跟思政課一樣,橫向跨度長,重視程度高的“金課”,使得大學生在剛入學時就能了解雙創的內涵、意義、要素、特征等,以及從哪些方面去開展雙創項目,怎樣培養大學生的雙創能力等。其次,高校教師,尤其是雙創導師,應當言傳身教,教師對于雙創的重視度,對深化學生創新創業觀念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雙創導師要豐富創新創業課的教學形式,比如可進行學術講座、項目比賽、學術沙龍、主題活動、社會實踐、課程案例分析、模擬創業平臺等,實施雙創與本專業的“嵌入式”教學,將大學生的雙創觀念從大一開始就進行培養和深化,同時注重四年期間的延續性,分階段分層次地安排課程或實踐活動,使大學生的雙創意識觀念受到持續而深入的熏陶和培養。最后,學校要加大雙創教育基金的投入,豐富雙創教育的教學手段和形式,給大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雙創校園文化氛圍。3.2優化“雙創”課程設置,完善經管類專業“雙創”人才培養內容體系地方高校雙創課程體系的設置,可以借鑒參考雙一流高校和應用型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完善:首先,開設旨在培養學生雙創意識和觀念,激發學生雙創興趣和動力的通識基礎課,如創新創業導論、創新創業入門基礎等。其次,開設旨在提高經管類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嵌入式”核心專業課,如企業戰略管理之創業案例研究,管理學之創業計劃編排等相互融合共享的課程。最后,開設旨在提高大學生雙創實際運用能力的各類實踐實訓課程,如創新訓練、創業模擬、企業家創業之談等。3.3豐富“雙創”實踐教學形式,形成課堂內外實踐一體的交互機制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的形式有很多種,如實地調查、情景模擬教學、多媒體教學、案例討論式教學、交互水作業教學、計算機模擬等;其中經管類專業教學實踐有:虛擬仿真實驗室教學、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社會實踐等內容。因此,豐富雙創實踐教學的形式,提升雙創教學效果,結合雙創教育精神的指導,課堂內所開設的實驗課可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引進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設計各種創新課堂或創業模擬的教學軟件,同時,汲取龍頭企業中的優秀管理者和技術人員進入高校課堂,加入教師隊伍,傳授大學生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鍛煉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課堂外,大力支持“互聯網+”、“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項目的開展,給予大學生足夠發揮自我創新的空間,同時鼓勵大學生參與經管類專業的各類學科競賽,如企業營銷大賽、金融操盤手大賽、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財稅技能大賽、智慧供應鏈創新創業挑戰賽等,邀請企業主辦或承辦,模擬實戰演練,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3.4強化“雙創”師資建設,打造一支創業導師與高校教師相結合的雙師型隊伍地方高校的經管類專業就業領域主要分布在銀行、證券公司、電商公司、物流公司等,這些行業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較高,相應地,經管類專業的很多老師創新創業素質也相對來說較高,比如老師有銀行從業、證券從業經驗,或者有會計師、經濟師等身份,然而這也只是針對具有行業經驗的老教師而言,對于新進博士擔任專任教師來說,普遍缺乏行業實踐經驗,教學時偏重理論知識傳授。所以,打造一支創業導師與高校教師相結合的雙師型隊伍顯得尤為必要。首先,鼓勵年輕教師深入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研究所等地方掛職,實地了解當今社會就業環境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真正需求,提高年輕教師的雙創實踐經驗和指導能力,為更好地培養“雙師型”隊伍奠定基礎。其次,組織專業教師參加國內外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培訓和進修,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素質和水平,如可選派優秀中青年雙創突出教師代表到國外參加創新創業的學術會議、短期訪學等,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出謀劃策,提供借鑒性經驗。最后,邀請各行各業的創新創業突出代表人物到學校進行交流培訓,相互取經。對于創業成功人士、行業優秀人才、企業精英、專家學者等,可以以兼職的方式聘請為雙創導師,打通校內外合作渠道,拓寬校內外雙創教育資源。同時,通過產學研交叉融合,促進政府、企業和高校三者之間的協同創新,進一步強化“雙創”師資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陳肖瑩.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6):156-157.

[2]彭文武.大湘南地方高校政產學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

(2):68-71.

[3]劉煥云.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6):63-66.

[4]伍娜.基于創業創新導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9):87-88.

作者:張丞 彭鑫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