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12-09 10:32:18
導語: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高職院校規模擴大,培養出大量人才。對于創新創業教育而言,逐漸出現一些問題,要進行有效解決才能改善,有利于提升水平。文章先介紹意義,再分析存在問題,最后提出具體策略,采用有效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引言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院校要堅持與時俱進理念,才能滿足實際需求。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融合,提高創業能力。從實際情況出發,創新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未來發展,對于高職院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融合的意義
(1)樹立正確就業觀。畢業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普遍問題,很多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才發現,原來沒有自己想的那么簡單,由于自身能力問題,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所以就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尤其是高職學生,相比較于本科生、研究生,他們競爭優勢不明顯,處于被人忽視的地位。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具備較強專業能力。(2)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職業能力。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技術型人才,要求學生具備一項專業技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更加注重綜合能力。新時代高職院校畢業生不能單純追求工作,還要彰顯出個人價值,不斷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為將來更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人才培養是一個完善的體系,從剛入校直到最終就業,都有明確規劃。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學生要找到自己人生理想,通過參與工作實現自我價值。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現有基礎上實現突破,獲得更大的進步。(3)形成強大教育合力。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方式是靈活多變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構建校企合作、多維互動、分段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保障機制,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除了理論學習外,實踐活動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靈活運用能力,實現知識內化吸收。
3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倡導創新發展理念。在這樣的形勢下,國內大部分高職院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從目前情況來看,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讓高職院校獲得了更好發展。在人才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力培養,確保實現全面發展,讓學生實現順利就業,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同時鼓勵學生創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出現了更多新的行業,并且有著廣闊市場前景。每年都有高職學生創業成功的實例,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對市場進行洞察,抓住機會來發展自己,找到很好的平臺。出現之外,也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對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融合產生不利影響,成為了前進道路上的阻礙因素。因此要進行全面分析,找到問題存在原因,為進一步解決提供參考依據。對于問題要采取正視的態度,加快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融合,不斷提升教學質量。(1)理念落后。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育人工程,現行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逐漸暴露出滯后性。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學生對教材的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缺乏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只是一味的記憶專業理論,忽視了能力的培養。傳統教育觀念對學生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在實行創新創業教育之后,很難快速適應。在創新方面表達的比較遲鈍,思考問題方式過于老套,接受新理念速度比較慢,影響到正常教育活動的開展。(2)平臺建設落后。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方式是開設課程、提供創新平臺、創業指導咨詢、舉辦創業競賽、建設實習基地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忽視了對創新創業的宣傳,出現信息共享程度低、融資困難等問題,成為嚴重阻礙因素,創新創業教育實際效果并不是很好。平臺建設過于簡陋,在很多方面存在缺陷,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相關工作很難正常開展。無法提供實踐平臺,所以創新創業教育和人才培養融合就顯得非常困難,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效果不是很好。在建設平臺時,依然采用傳統觀念和模式,沒有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相結合,導致出現相互脫離的情況。平臺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相互之間缺乏聯系,出現獨立的局面,增加了融合的難度。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要從人才培養目標入手去做,體現出較強針對性,保證系統可以有效運轉,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務。平臺要具有實踐性,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3)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不高。根據實際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普遍較低。例如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自主去探究,更多的是依賴網絡,雖然這種方式能夠找到正確答案,而且具有快捷、方便的特點。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學生會產生很強依賴性,根本不會開動腦筋去思考,導致創新創業意識薄弱。對于學生創業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籌集資金,為了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通過政府資助、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等獲得資金,但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資金依然需要他們自己來想辦法,自籌是主要方式,受到資金問題困擾,學生創業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在沒有步入社會之前,長期生活在校園中,是比較安逸、輕松的一種狀態。在創業中遇到困難會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很多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放棄,所以整體創業熱情不是很高。
4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融合措施
(1)以創新創業理念引導教育改革。創新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走在時代的最前列,保持著自身先進性。首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貫徹到教育改革中去,重視和專業教育的融合,不斷提高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為將來就業做好充足準備,確保可以有效的應對,快速融入到現代社會中去,提高自身適應能力。其次要積極創新課堂內容和形式,構建出一套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為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時提高教師綜合能力,緊跟教育改革的需求,建立起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最后要改進考核方式。在傳統模式下,考試成績是考核唯一的評價標準,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所以要有效改進,除了成績外,實踐能力、學習態度、進步情況等都要考慮進來,對學生有科學的評價。高職院校實行產學研相結合,開展教學、生產、開發一體化的創新創業實踐,為學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發揮出自身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投入到創業中去。(2)構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在開展理論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實踐平臺的建設。學校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專業化的實踐平臺,包括創業模擬基地、創新研發項目基地、創業孵化基地等場所。發揮出互聯網的作用,在網絡上進行交流共同,保證信息傳遞共享。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去實踐,在工作崗位上得到真正的鍛煉,實現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加深對專業的了解。積極開展社會活動,和企業建立起長期合作的關系,為創業提供良好社會資源,從而提供有力的支持。創業需要學生到社會中去磨練,只有足夠的經歷,才能建立起創新的自信心,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實現自己人生理想。加快創業咨詢服務基地的建設,主要是提供法律、工商、稅務、管理、融資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幫助創業中的學生答疑解惑,解決遇到問題,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整合校內外的教育資源,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創業講座、創業訓練、創業模擬、創業大賽等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氛圍。(3)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激勵機制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發揮出有效的作用。首先設立創新創業獎金,用來獎勵給創業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和教師,有利于調動起參與積極性。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加深對創業的了解。設立公益性創新創業基金,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并發揮出政府和社會力量的作用,不斷拓展創業融資渠道,確保滿足更高的需求。大學生具備創業的一切條件,知識儲備、思維品質、眼界等,當然也離不開學校和政府的支持,在激勵中前進,可以取得更大的長久,真正意義上實現成功創業。激勵除了物質獎勵外,精神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舉辦創業先進個人評選活動,讓學生受到更多人的支持。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關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融合探究具有重要意義,指導實際工作開展,推動當前教育制度的改革。要堅持市場導向,明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在一起,不斷優化理念、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夏燕蘭,陳加國,丁守剛.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探究[J].河北職業教育,2018,2(4):5-8.
[2]溫愛華,劉慶,田野.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7-8.
[3]林立忠.構建高職院校“一中心,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160-161.
作者:蔡婷婷 單位: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職業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探析
- 下一篇:護理青年教師創新能力研究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