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時間:2022-07-20 10:41:12
導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改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要堅持以社會實際訴求為基礎,通過重構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導向,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本文將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教學研究》一書,分析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探索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設計方案,以期為當前全面提升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效參考。由胡習之、朱麗婷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教學研究》一書,主要以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教學研究為研究對象,以上篇、下篇的敘事架構,從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教育類)本科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實驗班(教師教育類)人才培養方案、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中小學教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方案、漢語言文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研究、深度閱讀與中學文學教學等多個角度詳細論述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與課程教學體系,提出了生成詞庫理論與現代漢語借用量詞的語義實現——現代漢語借用量詞教學、當代語境下地方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的困境及其對策、機測背景下的高師普通話教學與培訓研究等多項觀點,對當前創新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全新研究視野。該書具有以下特點:
一、思路清晰,內容豐富
該書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內容豐富,通過對語言教學,追尋感性與理性的和諧共融的特征進行論述,提出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拓展課程教學研究、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教育基礎課程教學研究、高師中文師范生專業素養教育因性而別的探索等內容,極大完善了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研究內容。受人才培養模式、社會實際需要和產業發展體系等多種因素影響,傳統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遭遇時代新困境,影響了本專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因此,在當前全面創新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過程中,要重視化解學生面臨的各項問題,消除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負面認識。應結合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未來從業方向和職業特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意識。在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重視建設良好的知識學習平臺,持續優化專業群建設機制,實現學生知識、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的理想目標。
二、框架完整,重點突出
該書研究框架完整,研究重點突出,通過按照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教學研究等兩個維度詳細論述,提出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教育類)本科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現代漢語課程的學習方法、文化心理分析背景下的中國現代作家寫作等內容,為當前做好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提供了科學指引。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在當前重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時,要重視與做到:一方面,引導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全面了解自我,弄懂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點及未來從業方向,提高學生對專業內容的熟悉度與認同度,幫助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建立良好的個人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加強社會就業方向研究,提升學生的職業成長認識。通過聯系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相匹配的崗位、邀請往屆校友現場解讀等方式,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造直觀、形象的崗位認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發展水平。
三、案例豐富,實用性強
該書研究案例豐富,整體實用性強,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從教師教育類、卓越實驗班和“卓越中小學教師教育培養計劃”等不同類型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角度進行敘述,提出了差異性明顯的人才培養方案。另外,在課程教學方面,通過對中學語文教師古文素養與高等師范院校古漢語課程教學、非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學教學、“中國文化概論”教學和高等師范文學類通識選修課課程現狀調查等內容進行論述,提出了高校課堂教學評優的關注點等思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對教學內容及學生培養要求具有更強的專業導向性,在推進該專業有效教學進程中,要始終注意專業性與實用性的一體融合。通過組織學生發揮個人的專業特長,探尋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業的新出口與通道,加深學生個人的專業知識學習,展現個人才能。良好的職業能力,不僅全面增強了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幫助學生明確個人職業成長目標,為學生實現個人職業夢想提供有效支持。該書系統闡釋了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設計的理論內容及模式建議,有利于當前做好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在傳統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時,由于忽略了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重點、就業方向的全面、宏觀認知,很難保障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實際質量。因此,通過為高校漢語言專業學生生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培育職業能力搭建良好平臺,助力學生實現個人職業夢想。
作者:張睿 單位:南陽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