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人文教育模式分析

時間:2022-10-19 08:17:28

導語:中職語文人文教育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語文人文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中職院校是我國重要的教育機構,是專門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陣地,在教育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教學作為中職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教學內容,其作用不容忽視,做好語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領悟能力、創新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更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對中職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想道德品質,是提升中職教育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中職院校;語文教學;人文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職業教育的地位越發凸顯出來,做好職業教育可以滿足社會的技術崗位需求,可以讓畢業生掌握一技之長,有利于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其中語文教學作為中職教育的重點內容,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結合人文教育是語文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相對局限,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與人文教育水平較低,這些都制約了中職教育的發展。因此,找到語文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點,創新語文教學模式是中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1關于人文教育內涵的闡述

教育的實施者和組織者是人,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人類活動,其過程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以人為本”是我國高校及職業教育的指導理念,可見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與人脫離開來,就失去了教育的意義,教育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過個人行為與影響,傳授給受教育者知識,提升其思想境界、塑造其人格,提升其能力與水平的教育過程。人文教育是以人為核心的一種活動。人文教育的內容和方式很多,包括知識教育、氛圍陶冶、文化熏染、人生實踐等等。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的層次,培養人的能力,人文教育幫助受教育者提升其境界,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2中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人文性,中職語文教學主要在于傳授給學生豐富的文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其創新思維與能力,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語文教學與人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職業教育的人文性培養已是大勢所趨。2.1中職教育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重點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技術,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崗位的需要。中職教育主要向社會輸送專業技術人才,例如數控技術人才、餐飲服務人才、旅游服務人才等等,職業教育學院畢業的學生一般都具有一技之長,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在職業教育過程中,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德才兼備的人才才是職業教育追求的目標。2.2語文課程改革的需要:語文是中職教育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學科,語文教育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提高其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升。語文課程是人文性與實用性統一的學科,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現在的語文教學更重視學生的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3中職學生能力提升的需要:中職學生一般年齡在15到20歲左右,他們處于青春期向成熟過度的階段,這時學生的心理容易出現波動,容易受外界的干擾。因此,在基礎語文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其次,中職學生心理問題較多,例如缺乏社會歸屬感、意志不夠堅定、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差,人文教育可以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樹立自信心,促進其健康成長。

3中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模式的構建措施

3.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擴展教育視野:語文教師是語文課程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首先要用科學的教學觀念指導語文教學實踐。教師要拓展學生的視野,要結合我國的教育改革,結合學院特點和專業教學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人文教學。教師要指導學閱讀經典,可以開設經典導讀課程,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認識人文教育思想的真諦。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理工教育不同,具有綜合性和靈活性,重點要培養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人成為人,要求學生不僅要知識淵博,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擁有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要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3.2通過基礎教學,激發學生的人文意識:中職語文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增強學生的人文意識。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有助于人文教育的開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進而鞏固學生對人文知識的理解和消化。教師要結合專業教學實際和學生認知規律,將人文教育融合于語文基礎教學中,確立科學的人文教育目標,營造輕松愉悅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提高其注意力,引導學生關注人文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3.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教育中起主導作用,但是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中職語文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將學生放在被動的地位,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不僅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還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除了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過程中融入人文教育,轉變學生的觀念,滲透人文關懷,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人文教育不僅包含社會哲理,還有很多自然之道,也包括一些倫理知識和人本思想的內容。結語:綜上所述,人文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是提升中職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職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學生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要注重人文教育效果的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要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與時代接軌,完善人文教育體系,加強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作者:楊雪 單位:四川省閬中師范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福偉.談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3(3):25.

[2]繆紅娟.中職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