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30 05:31:10
導語:小學語文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運用鼓勵性語言激活學生的主體性
作業是反映學生學習效果的窗口,教師批改作業時的評語則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教師在作業本上針對學生作業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寫下簡短的具有鼓勵性的評語,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強的指導和激勵作用,不但可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優缺點,還可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各方面和諧統一地進步。教師是天底下最富有人情味兒的職業,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師生和諧融洽的關系。這種和諧融洽關系的建立與持續的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密不可分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從心理學角度講,每個學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師贊美的,而這種贊美常常是通過老師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和誠摯的情感傳遞的。教師只有把學生當成真正的朋友,學生才會把老師當成良師益友。學生只有在富有人情味兒的教學氛圍中,才愿意真正地和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些學生把不喜歡語文學習的原因歸咎于不喜歡語文老師。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上存在的比例不小,究其原因是師生缺乏交流,因此,教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加強與學生的溝通。用鼓勵性語言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充滿活力,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二、給予學生關愛和尊重
新課標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體驗及理解,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知識,賦予知識以個性化的意義,課堂也不再是傳授知識的圣殿,而是發展生命的樂園。作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評價應該體現這一理念。因此,教師應該善于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敏銳地捕捉存在于他們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點,并及時地給予賞識,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男生:父母離異,寄住在外婆家里。因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雙親的呵護,他性格內向,郁郁寡歡,每天都蜷縮在座位的一角,那膽怯的眼神讓人瞧著心痛。所以下課的時候,筆者只要一走進教室,就會擠點時間,溫和地“趕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業,和他一同讀課文。時間久了,其他學生都明白了筆者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圍過來與他談天說地。看著他又害羞又激動的樣子,筆者總是喜歡走過去,輕輕地撫摸他的小腦袋。漸漸地,他敢于和同學們親近了。當他第一次在課上主動地站起來回答筆者提出的問題的時候,筆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從容地、有條理地回答完問題后,我仍然激動地凝視著他,贊許地頻頻點頭,很久都沒有回過神。他似乎也很興奮,不時地用眼睛瞅著筆者,這時筆者覺得自己和這個孩子的心貼得很近。這次小小的成功給他帶來巨大的轉變,他成了一個敢于發言而且愛笑的陽光男孩。
三、語文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注意事項
評價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對老師能力的一種考驗。有位教師在學生朗讀課文后說:“讀得很好,真棒。”另一位老師則說:“你讀得很流暢,很好。如果能在重點詞句上加強語氣,把感情讀出來就會更好!”她讓學生再試讀一遍,果然,這次學生讀得更完美。這種評價針對性強,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于潤物細無聲中讓學生健康成長。應用賞識教育要正確客觀地分析,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真實需要加以表揚、鼓勵。而不能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牽強地賞識,這不僅對該生起不到作用,反而會影響周圍的學生,讓他們感覺賞識很虛偽,同時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同樣賞識不能過度,否則會導致學生對自己認識不足,從而產生自滿自傲的心態,稍遇不順就一蹶不振。同時賞識要因人而異,如對膽小好學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對調皮、好動的學生,要在適當賞識的同時提出新要求,規范其行為,以改變不良習慣。
四、懲罰有方,批評有度
提倡賞識教育并不等于拒絕批評,沒有批評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批評是賞識教育中獨特的一環,在賞識理念的指導下,它向你走來的時候,可能是面帶微笑,充滿幽默與輕松,但它離去的時候,會給你留下嚴肅的背影,使你警覺、反思,給你以智慧的啟迪,具有“勵志”性,催人向上。
五、春風微雨,不著痕跡
微笑是一種不露痕跡的贊許和信賴,它會讓學生覺察到教師的溫情與愛意。既然甘為人師,就請別吝嗇你的微笑,給予學生一個真誠的微笑,一下輕柔的撫摸,甚至是一個青睞的眼神都會讓他們享受到被重視、被賞識的快樂。教師之于學生的綿綿的愛意,微妙的賞識,會讓成功的學生享受到快樂,會讓受挫的學生得到鼓勵,會讓懦弱的學生獲得勇氣,會讓落后的學生感覺到善意。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學中探索出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增強自信,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當然,世界上沒有適合于所有學生的賞識方式,怎樣賞識對學生是最合適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創造性地發現,這便是富有詩意的賞識教育的美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馬生霞工作單位:烏海市海南區第三完全小學
- 上一篇:幼兒賞識教育論文
- 下一篇:檔案局下半年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