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31 02:33:14

導語:語文課堂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堂賞識教育論文

一、營造和諧氛圍,賞識不同層次的學生

教師首先應該從短期的課堂教學入手,做好課前準備,盡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被賞識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別人的贊賞與鼓勵,樹立自信。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老師要給學生賞識,教師也要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賞識,這樣可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到和諧的課堂氛圍,讓他們滿懷信心地學習。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實踐賞識教育,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被認可和欣賞的需要。在各種教學活動中我們都可以嘗試這一方法,對學生個體常報以鼓勵的語言、賞識的反饋,讓學生生活和學習在教師的贊揚與激勵之中。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多設計些允許學生自由發揮的活動,鼓勵學生發言,培養他們勇于提問、善于發表自己見解的良好素質。《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要求我們充分借助賞識手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闡述問題、解決問題并創新的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僅僅是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問題,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其表述的也正是這個意思。通過這樣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將會大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獨立的學術品格,促使其健康、自主地發展。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有深刻與淺薄之別”。[3]涉及具體課堂問答時,答案的對錯是次要的,即使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也應該給予贊許的目光、溫和的語言、微笑的表情,盡量避免使用批評式的評價。一旦學生消除了心理恐懼,心中無所畏懼,就敢于將內心真實的想法說出來。事實證明,在實施賞識教育的課堂中,每節語文課學生都能與教師積極配合,顯現出高漲的學習熱情,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教學效率。

二、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深化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的呼喚。語文教學中通過創設展示才能的舞臺,提供賞識和被賞識的良好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賞識中樹立自信,在賞識中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創新,優化語文課堂教學,讓語文教學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正是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突出強調的一點。語文教學不僅依賴于語文課本,還應包括語文活動、語文實踐等,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他們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不能只局限于語文課堂教學和改革,還要考慮語文課外學習。

三、以賞識教育為前提,積極構建語文教育平臺

筆者認為新時期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以語言為媒介、以思維為核心、以理解和表達為主要任務,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各方面自由、活潑、主動地發展。世界應該是五彩繽紛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且富有熱情的,真正的語文教育應該是以人為本的,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作為主要目標。語文教育是靈魂和精神的教育,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學會體驗生活、感受人生,引導學生關心社會,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應該讓語文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語文陶冶其情操,喚醒其情感與靈性,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感,協助其探索生命的意義,提升其生活品味。賞識教育旨在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鼓勵其不斷地超越自我。在語文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可以推動師生關系走向和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可以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教師也應該在實踐教學中把握好尺度,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策略。千篇一律的贊賞與鼓勵,非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弄巧成拙,引起學生的反感,達不到預期目的。教師一定要掌握好賞識教育的適用范圍、程度,學生有不同的需求,男生女生之間也有不同的差別,班級中學生的整體情況是復雜的,學生的基礎、習慣、能力等都是千差萬別的,教師必須克服急躁心理,如果想在賞識教育中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則不達。語文教育是一個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語文課堂是體驗真、感受善、欣賞美的樂園,這個過程應該充滿賞識和認同。賞識教育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輕松地學習。教師要實施賞識教育,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地學習。

作者:顧艷紅工作單位:丹徒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