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中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31 03:20:09
導語:初中英語教學中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摒棄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育人觀
我國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有很多尊師重道的導向,所以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感。這種畏懼感不利于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也會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英語教學是一種實踐性教學,需要學生的多參與、多練習、多互動,才能將實現英語的有效學習。那么教師就應該樹立一種積極的育人觀,注重與學生的積極溝通。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例如,提問問題時,要積極地鼓勵,并對學生的作答進行積極的點評和引導。教師要始終以欣賞的眼光對待學生,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息。
二、善于把握期待心理,滿足學生渴望獲得賞識的心理
初中生進入一定的認知階段后,他們已經具備強烈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果教師能夠將這種學習的熱情有效激發,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這將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培養“期待心理”運用的有效方法和實踐技巧。這樣才能讓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能深入了解其學習狀況和性格特征,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給予不同學生不同的精神鼓勵。課堂上積極的鼓勵話語和真摯的贊賞眼神都是十分重要的,能夠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支持,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學習充滿希望。同樣教師的真摯鼓勵也會換來學生的認同和信任,從而促進雙方之間的積極互動,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這也是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三、正確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尊重個性差異
賞識教育是尊重差異、尊重失敗的教育。這種教育適用于英語教學課堂之中。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由于不同的初中生學習能力水平也是不盡相同的,另外個人興趣愛好和個人品性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他們的語言水平必然存在差異。所以,在初中英語教育過程中,應用賞識教育是十分適合的。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化現象,針對不同學生實施教育,有利于激發每一名學生的潛能,從而促進班級同學的共同進步。
1.設置靈活適度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和水平差異,根據他們的個人特征,設定符合他們的教學目標,從而保障教學過程中,出現水平高的同學未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水平低的學生又接受和吸收不了所學到的內容。以設計人物角色表演的教學目標為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設計不同的人物角色,程度較高的學生可以負責人物表現較多、臺詞豐富的角色。
2.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
此外,教師在平時的練習設計過程中,也要多關注學生的能力差異。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如果出現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可以讓英語水平高一些的成績好一點的學生回答,而相對簡單的問題,請成績差的學生來回答。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找不到答案而喪失學習英語的信心。
1.善于發現問題,做到賞識有術
教師要能夠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而實現積極的賞識。這是賞識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保持密切關注,并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征的前提下,挖掘學生自身的優點。此外,所謂賞識有術,就是要求教師能夠重視賞識的藝術性。即使學生出現錯誤,教師也應該保持態度上的寬容,并運用委婉的話語進行教育,維護學生的自尊,從而讓學生對課堂有更親密的感情。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聲音較小,可以告訴他,你的語音語調都很完美,如果聲音再大一些就可以讓更多的同學清晰地欣賞,那么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的表現很好,而且下一次回答問題也會有意識地改變。
2.講究賞識有度
正確的賞識要注重客觀事實。教師要正確地、客觀地分析學生的實際表現,不能盲目地給予積極反饋,這種反饋會讓學生感到賞識的虛假,從而導致對教師失去信任感。另外賞識也不宜過度,否則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即個別學生會出現驕傲或自負的現象。還有賞識要多樣化,靈活操作,避免單一性,使學生出現厭倦感。因此,教師要有效利用賞識教育,促進學生改變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總之,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和合理挖掘學生的優點。有效發揮賞識教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學習動力,進而保障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歐陽霞虹工作單位: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鵝塘鎮第二初級中學
- 上一篇:高職實施賞識教育論文
- 下一篇:種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點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