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圖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時間:2022-01-25 09:44:16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圖案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怎樣在圖案教學中完成美育任務,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審美鑒賞和審美創造能力,使學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獲得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是我多年來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學到知識,掌握技法。學生有了初步的審美感受能力,引導學生在作業要有內容美,選擇一些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主題內容。作業中,引導學生掌握形式美的原理與法則,隨意靈活,自由地去選用圖案構成的基本樣式,以達到均衡、對稱、節奏、韻律、對比、主次、諧調的效果,可以達到形式美的高度。學生通過圖案課的學習,審美素質得到有明顯的提高。使學生能夠發現、感受、鑒賞現實生活中美的東西,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理想。
【關鍵詞】美育;圖案教學;審美;情境;感受;素質;能力
美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對其他各育起著協調和推動的作用。學前教育專業圖案課是一門專業技能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也是提高學生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怎樣在圖案教學中完成美育任務,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審美鑒賞和審美創造能力,使學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獲得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是我多年來探索研究的重要課題。我的做法是:
一、創造審美情境,培養審美感受能力
我校的學生一般都是來自農村,這些學生在入學時美術的基礎都比較差,對審美的感受很淡薄,這樣如果單純地把圖案課教學看成是純技法課,那么不但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還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永遠不能提高到更高的層次,如果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審美情境,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美的感染、熏陶中學到知識,掌握技法。如:在圖案色彩教學中,先讓學生觀察平時生活中色彩的作用,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情境——美麗的山、水、樹、美麗的家居等都是靠色彩來裝扮,我們是生活在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世界里,然后在情境中提出問題,人們的衣食住行用都離不開色彩,在穿著上,不但樣式新穎,而且色彩搭配也十分講究,那么為什么沒有穿純紅色上衣同時穿純綠色的褲子的人呢?人們常說“萬綠叢中一點紅又怎解釋呢?學生根據各自的生活經驗,答案多樣,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紅和綠是互補色,兩者等面積、等純度時,對比極不和諧;這樣學生在美的陶冶下學到了補色的知識。還可以通過欣賞一些圖案作品,根據作品中審美的因素,創設審美情境,使學生產生一種審美愉悅,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觀察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
二、探究內容形式美,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學生有了初步的審美感受能力,引導學生在作業要有內容美,選擇一些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主題內容。比如,在2011級學生的圖案拼貼作業中,充分地體現了圖案內容美的要求,作業的內容有體育、音樂、舞蹈、勞動、風景等等,內容豐富多樣,看了之后,令人精神振奮、陶冶情操、凈化靈魂,還有部分內容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如時裝表演,現代都市,未來暢想等等。美的內容要通過美的形式來體現,內容美與形式美巧妙地結合,達到內容美與形式美的和諧統一。在作業中,引導學生掌握形式美的原理與法則,隨意靈活,自由地去選用圖案構成的基本樣式,以達到均衡、對稱、節奏、韻律、對比、主次、諧調的效果,可以達到形式美的高度。一張優秀的作業要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由科代表組織在同學之間互評,這樣學生在不同的作業中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念、審美趣味,鑒別其他作業的優劣粗精,從中逐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如趙明同學的二方連續圖案作業,同學給他的評語是“內容美,但形式不夠美”,這張作業的內容是音樂和舞蹈結合,加上自由體美術字,由于形式美原理中主次問題掌握不好,畫面反復出現“死人”二字,仔細辨認才發現是“美死人”三個字,“笑”字不突出,使觀賞者產生了誤解,這就是內容與形式美沒有很好地統一;學生的評價十分準確,說明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提高了。
三、注重實際應用,培養審美創造能力
教師在作業內容形式上,為學生創設創造力的契機,在色彩構成作業中,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去掌握:發射、集密、變異、肌理、構成的原理及差疊、透疊的手法,認真地探求其中的奧秘,求得作業的最佳效果,已成風氣,平時美術基礎差的同學在作業中也敢大膽獨創,不受固定模式約束,在作業中尋找適合自己興趣的獨創形式,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從而培養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學生還能把學到的本領運用到實際學習生活中,學生為班級設計制作班標、板報、運動會標志、宣傳牌等,在學校藝術節活動中,有兩名同學為學校設計了藝術節標志,獨特的構思、精湛的制作受全校師生的好評。學生通過圖案課的學習,審美素質得到有明顯的提高。在美術課中注重審美素質教育的培養,完成美育內容,使學生能夠發現、感受、鑒賞現實生活中美的東西,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理想,激發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創造出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
參考文獻:
[1]賴亦芬.同課異構,異彩繽紛——走進繪本教學研討活動[J].成才之路,2010.19.
[2]楊愛娟.圖畫書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選用狀況調查[D].華東師范大學,2010.
[3]劉寶根.4-6歲兒童圖畫書閱讀中文字意識發展的眼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殷延年 單位:吉林省通化師院分院海龍分校
- 上一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信息安全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