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音樂教學審美教育可行策略探討
時間:2022-10-15 02:51:01
導語:職高音樂教學審美教育可行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職高音樂教育不能只重視音樂知識與技能上的提升,更要注重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因為音樂是審美的藝術形式,審美教育就是音樂教育的核心。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工作實務,對職高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可行策略展開了相關論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職高;審美教育;音樂教學
音樂課程承擔著職高院校文化發展的重任,它能夠加快學校精神文明的良好建設,在學校內部形成良好的風氣,營造出充滿生機、活力的學習環境。對學生展開審美教育,則是由音樂課本身的學科特征所決定的。音樂教學在審美教育領域具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這是其他學科不能相比的。特別是伴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職高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職高音樂教學中,有效開展審美教育,則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一、職高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掌握基礎音樂知識以及音樂技能,是職高音樂教育的一項重要目的。通過開展審美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基于審美教育的視角而言,音樂教育在處理感性和理性的關系方面,仍有一定問題存在,有機融入審美教育則能促使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結合,實現人與音樂的和諧發展,可以使感性和理性給音樂教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得以有效解決,并且,通過聆聽音樂旋律,能夠更好感染人的情緒、浸潤人的情感,提升人的音樂素養,如此可為職高音樂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質量地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1]。(二)有利于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創新精神。職高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更多的實踐應用型人才,因而,音樂審美教育中過多強調實用性,這就使得相關音樂教學活動,更多是以具體的表演方式、發聲技巧、樂器使用等形式開展的,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審美教育的地位[2]。相較于普通中學的學生,職高學生的文化學習能力要低一些,因此,自我學習過程中審美情趣的提升具有更大難度。審美教育屬于思維教育的一種,音樂藝術對美有著較高要求,學生在音樂審美中,視野能夠得以開闊、打開自我的內心世界,使思維變得更為活躍,再加上職高階段的學生,原本對新鮮事物就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進行適當引導,則可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激發,從而養成音樂創新精神。(三)有利于促使教師進步,提高教學水平。所謂教學相長,教和學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在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也是自身得以不斷成長、鍛煉的過程。要做好職高音樂教學的審美教育,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不斷開拓自身的學術視野,接收更多、更新的教學方法,并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融入這些成分。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在此過程中,必然會得到不斷發展、提升,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好地培養。
二、職高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可行策略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煥發課堂生機。音樂是一門聽與說相結合的藝術。因此,在展開審美教育時,應巧妙結合視覺藝術,為學生營造出更為生動的音樂情境。例如在欣賞“草原放牧”這一曲的時候,可為學生呈現一些與之相關的動畫,幫助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并在一個愉悅、和諧的氛圍中,更好享受美。又例如在欣賞“沂蒙山小調”的時候,教師可結合音樂內容為學生展示豐登的麥田、羊群及青山綠水,通過這些直觀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對音樂有更為透徹地領悟。職高學校有著許多專業,因而,在展開音樂審美教育的時候,還應結合專業特征,再輔助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以計算機動漫專業的學生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其先鑒賞,然后根據自身對音樂的把握,將具體意境畫出來。例如在鑒賞“流水”的時候,可事先讓學生備好繪畫工具,然后結合教師的講述、自身的聆聽和領會,將奔涌河流、潺潺小溪等畫面在計算機上畫出。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對音樂的魅力有更深地領會,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二)深入分析歌曲含義,增強學生理解。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歌詞與曲調,對于一個音樂作品而言,歌詞可以將旋律意境恰當表達出來,可謂是幸運非常了。通常,歌曲通過歌詞來表達情感,欣賞音樂也須通過歌詞來對歌曲的深層含義進行理解。所以,在職高音樂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則應對歌詞表達的含義做深入解析,使學生能夠明確地感知歌曲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游擊隊歌”這一節內容時,為了使學生對這首歌曲所表達情感有一個切身體會,教師首要一步就是通過解釋歌詞,來對其含義進行分析,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表達情感,領悟所欣賞歌曲的魅力,并于腦海中形成歌詞所描述的游擊隊員的英勇無畏。之后當學生再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帶入自己的情感。(三)合理展開審美引導,培養審美能力。審美引導的合理展開,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將自身的主導作用良好發揮出來,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貫穿審美教育,充分結合學生的認識能力與接收能力,以使音樂教育更具針對性。藝術源自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音樂這門藝術也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可適當結合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展開合理引導[3]。例如許多學生都知道《我和你》這首歌曲,這首歌產生于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是由劉歡與莎拉•布萊曼一同演唱的,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曾聽過這首歌曲,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所以,教師可將這首歌引入到音樂課堂上,并通過合理地引導,使學生能夠對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有一個更為深入地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教師在播放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解析這首歌中的感人部分,針對整首歌曲的三十三字英文和四十二字中文歌詞,教師可引導、鼓勵學生發表自身的看法,最后由教師總結到,這首歌所表達的是真情和人性。奧運作為全人類體育和精神的盛會主題曲的立意必須要得到世界范圍內的價值認同,能夠引起超越文化、超越膚色的心靈共鳴。通過教師帶領學生重溫當時奧運會的盛況,引導他們展開審美體驗,從而使學生對這首歌的魅力有更深入地感受,達到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職高音樂教學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發現美、欣賞美、理解美、感受美的重要階段,良好的審美教育,則是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有效途徑。科學、合理的審美教育,可以使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得以充分培養,從而確保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成長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賀婧.職高音樂教學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8(7):96-97.
[2]王琳.開發網絡音樂資源,豐富職高教學內容[J].中小學電教:下,2018(2):48.
[3]武丹.抓住導入激發興趣——以職高音樂課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8(9):48.
作者:李菁 單位:安徽省蕪湖市蕪湖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濕地鑒賞與環境審美教育研究
- 下一篇:“5G”下高校人才培養就業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