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觀下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

時間:2022-03-04 10:43:55

導語:素質教育觀下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觀下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變革,素質教育已經(jīng)走進了全國各校,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學都逐漸實現(xiàn)了素質化,在這個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定位。本文主要對素質教育觀下的高校體育及高校體育教師角色定位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促進教師適應新角色的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觀; 高校; 體育教師; 角色定位

素質教育是一種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均衡發(fā)展的教育。它要求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進步和勞動能力的提高,并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在素質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體育教師在素質教育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質教育觀下高校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對于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素質教育觀下的高校體育

素質教育觀下的高校體育,必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要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體育、熱愛鍛煉的好習慣,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中獲益。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不偏不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來;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體質學生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注重整體性的同時也要關注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興趣開展體育教學,例如有的學生喜歡羽毛球,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教師就需要根據(jù)他們自身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愛好和特長;將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素質教育觀下的體育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也需要通過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實現(xiàn)健身與育人二者之間的統(tǒng)一。

二、素質教育觀下高校體育教師角色的定位

1.教學活動的引導者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能充當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這樣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觀念,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教育之本。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yǎng)學生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將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讓他們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例如,在羽毛球教學中,學生們作為主體直接參與到活動中,教師給予他們必要的引導,教授給他們理論和方法以及活動規(guī)則,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能。

2.教學的研究者和創(chuàng)新者

素質教育下的體育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改變。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研究者和創(chuàng)新者的角色。創(chuàng)新是事物發(fā)展的最根本途徑,無論是教育還是學習,都離不開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已經(jīng)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改變體育教學內容。不斷地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提出新的教學理論,并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目前很少有體育教師愿意投身于體育教育的研究中去。素質教育要求改變這一現(xiàn)狀,要求體育教師不僅僅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更應該是一名合格的研究者,一名教學的創(chuàng)新者。

3.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

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習慣于參照以往的經(jīng)驗或者其他教師的成功經(jīng)驗開展教學活動,比如某高校所有教師的教學內容幾乎一致,大一學生學習太極拳和籃球,大二學生學習擒敵拳和排球,大三學生選修健美操和足球,并且?guī)啄陙韽奈锤淖儭_@樣的教學有一定的優(yōu)勢,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鍛煉,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特長,也剝奪了教師的活動設計權利。素質教育下的高校體育教育,應該只規(guī)定教學的大概范圍,讓學生們自由選修體育課程,熱愛舞蹈的可以選修舞蹈課程,熱愛籃球的可以選修籃球課程,熱愛拳術的可以學習拳術,教師只需要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范圍自由設計和組織教學課程,便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讓教師真正扮演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自由組織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課程。

三、促進高校體育教師適應新角色的建議

素質教育觀下高校的體育教師需要扮演新的角色,要讓他們盡快適應新角色,需要加強培訓,讓他們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理念。高校可以定期舉辦素質教育培訓講座,讓教師學習素質教育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派青年教師到外校交流,讓他們學習外校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學校要舉辦學術交流會,邀請外校教師參加;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完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和體育教師管理制度,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考核,實行末位淘汰制,并且將體育科研、學術水平、教學創(chuàng)新等納入考核范圍內。這樣才能夠讓高校體育教師真正重視素質教育,進而增強教師對素質教育觀下自己角色的認同,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體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總之,素質教育觀下的高校體育中,教師角色有了新的定位,他們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教學的研究者和創(chuàng)新者,是也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在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并且由教育者轉變?yōu)檠芯空吆蛣?chuàng)新者,成為體育教學的學術研究者和教學改革的推動者。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師要盡快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逐漸適應自己的新角色,為高校體育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增磚添瓦。

作者:張麗 單位:廈門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史宏濤.體育教師素質教育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與職業(yè),2015

[2]劉小霞.淺談體育教師應如何適應素質教育[J].大觀周刊,2012

[3]霍 舟.素質教育背景下對高校體育教師素質與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新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