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思考
時間:2022-06-28 02:36:47
導語:高職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在深入領會中國共產黨報告所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精神背景下,從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與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情況出發,思考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模式,探究不斷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使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做到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方法。不忘初心,牢記大學素質教育的社會歷史使命和核心目標,切實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職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素質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勝利召開,中共報告提出,完善我國社會主義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的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建設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為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職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遠大前景。[1]黨的報告還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的背景下,切實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方向。
1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
1.1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1)總體現狀。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本任務在于為我們國家培養擁有較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和較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勞動者。但從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情況卻不令人樂觀,高職教育與我國經濟建設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還存在著偏差,既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又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仍是我國新時代經濟建設中最缺乏的人才。(2)存在問題。教育部在1998年頒發的《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2]但高職院校由于辦學理念以及培養目標與普通高等院校有所不同,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普遍重視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而相對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1.2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長期以來都是振興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如何加快做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極具挑戰性的繼承、發展與創新的過程。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工作方式比較單一。不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工作方式單一的傾向,還是以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課堂教學為主,其內容多數是以理論知識為主,過于枯燥乏味,教師一味地把政治理想、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灌輸給學生,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了教育效果。(2)師資隊伍建設不足。隨著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進程的迅速發展,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對高職院校的投入,使得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制約高職院校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之一,即師資隊伍參差不齊的現狀卻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方面,某些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直接升級而來的,為解決師資匱乏的問題,在原有的師資水平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的前提下,原來的中專教師直接升級為高職院校教師。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編制控制較緊,且待遇低、任務重,從而導致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專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人員嚴重不足。在專職輔導員缺乏的情況下,有關教師的工作任務相當繁重,對學生開展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力不從心。(3)學生的主動性不足。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總體上還是很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也有較為強烈的改變現狀和創新的意識。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差,文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且參差不齊,對國家社會的發展現狀關心不夠,提升思想認識的主動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思想進步。
2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2.1教育目的相同。高職院校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精神、特別注重開發學生的智慧智力潛能、特別注重形成學生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和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使他們逐步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二者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2思想素質是基礎。在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各種基本素質中,思想道德的素質是根本和靈魂,起主導其他素質發展的作用,為大學生其他素質的形成提供基本條件。而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與確立,又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2.3工作方法相通。就目前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與素質教育兩者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進行的,也都很難僅僅通過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需要全體教育者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3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模式
3.1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法,奠定素質教育理論基礎。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是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趣味性、生動性、吸引力都是比較有限的,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被動和學習的疲勞。有鑒于此,我們應該積極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來,不斷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和運用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2以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遵循《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落實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效嘗試和實踐創新,實施素質拓展學分計劃,以“黨校培訓”“青馬工程”“思政教育活動及競賽”“專題學習”等項目調動學生全員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是新形勢下我國社會主義高職院校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3.3以職業素質能力培養為方向,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意識。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為方向,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應用型復合人才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要在教育教學和社會實踐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意識,引導學生利用暑假“三下鄉”等活動,結合自己的專業技能服務農村、回饋社會,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貢獻。
4結語
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3]在我國實現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型國家轉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貫徹落實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精神,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4],強化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把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根本要求,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的著力點,加強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動,深入推動各種職業知識、技能的教育培養與價值觀念、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機結合,大力打造建立健全“全過程”育人的長效機制,努力使高職院校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
作者:何煦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