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對體操教學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01-02 08:49:00

導語:動物對體操教學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物對體操教學的影響分析

一、模仿動物形態的作用

1模仿動物形態可以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壽的作用北京74歲的韓書鎖大爺,十幾年堅持在北海公園模仿大猩猩、大象、袋鼠等動物行走,很多人不理解,都笑話他,但當知道他的脊椎病、高血壓、老慢支等疾病有了明顯好轉后,很多人也跟著他練習。醫學專家認為模仿這些動物抬腿、扭腰、伸腰、抻肢、蹲跳、縮頸等動作,對人體穴位和內臟器官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從而起到祛除病邪、延年益壽的作用。比如走貓步可以強腎、護前列腺;模仿龜爬可以護脊柱、增供血;練力企鵝擺可以增強記憶力等。

2模仿動物形態可以增強身體素質模仿動物的走、跑、跳可以鍛煉人的下肢力量,模仿動物的抬腿、扭腰、伸腰對人的柔韌素質有很好的鍛煉效果。模仿兔子跳和青蛙跳還能鍛煉人的上肢力量和上肢下肢的協調能力。模仿動物形態還能提高人身體的靈活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

3模仿動物形態還能起到放松身體,減輕疲勞的效果訓練一天,晚上仰臥床上,雙腿彎曲,大腿和小腿夾角約90°左右,雙腳緊挨床面,上體緩慢左右滾動8~10次。接著用手抱膝,使背部成弓形,先左右滾動8~10次;然后再一上一下滾動4~6次;最后把雙腿上舉,抖動10~12次結束。這種滾動是模仿動物的姿態進行的。有的動物在疲勞時,總喜歡在地上滾來滾去,實際上這是它們消除疲勞的方法。滾動不但能迅速消除疲勞,如果堅持做,對患有腰背疼痛的人也能起到治療作用。因為滾動法利用了人體自身的重量對腰背部實行按摩,從而減少勞累后局部肌纖維的痙攣。

二、模仿動物形態能解決體操教學上的難題

學生學好體操必須具備有各種素質。力量是體操學習的基礎,速度是學生完成動作的保障,柔韌是體操動作優美和動作難度的保障,耐力和協調能力是完成成套動作的必要條件。而模仿動物形態同時加強了這些素質的練習。體操課的進行就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過程。練習時發現,對動物模仿能力強的學生對體操動作的掌握程度也強。模仿動物形態激發了學生興趣,同時激發對體操動作的學習氣氛,解決了學生上課單調,學生無積極性的問題。學生通過對各種動物的模仿提高了身體素質,也為體操動作的練習做好了素質準備。模仿動物形態動作對于身體協調能力的鍛煉更加突出,也為體操動作的完美表現做好了準備。模仿動物形態還能放松身體,使學生在趣味模仿中放松身體,一箭雙雕。

三、模仿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動腦筋的好習慣

模仿是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某種動作的行為過程。自覺的模仿,就是課上教授學生去刻意模仿動物的形態。這種模仿,能開動學生的大腦,去思考,怎么模仿才能更像;模仿了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等等。經常的模仿會養成學生動腦的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都是一種提高。通過課上的模仿看出,開動腦筋的學生,在模仿動作上惟妙惟肖,同時在學習動作上也相對較快。

四、小結

體操課的進行伴隨著學生的模仿,對動物形態的模仿也是為體操動作模仿做基礎,學生通過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跑跳、扭腰等動作,促進其靈敏、協調素質和協作能力的提高,減少了運動損傷的發生,同時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表現欲望,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促進體操課的順利進行。通過模仿也提高了學生能力,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其他科目的學習也相對得到提高。

作者:毛秀磊單位:呂梁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