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操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

時間:2022-10-16 10:58:23

導語:小學體操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操教學現狀與對策分析

摘要:理論分析法、案例分析等探究體操進入學校的可行性;并通過鹽都區部分小學體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根據運動生理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的特點對有代表性的小學體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創新性研究和教學實踐,最后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和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為我國小學體操教學探索出一套切合運用的值得推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操;健康;教學方法;創新

1前言

體操通過肢體運動對小學生身體健康具有促進作用,特別是增加身體柔韌性、協調性、力量等身體素質具有較好的鍛煉效果。小學體操主要包括了模仿操、徒手操、輕器械操等種類,是體育、美育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對小學的藝術修養、審美觀念也有較大的提升作用,其韻律性的節奏和動感藝術性有利于生長發育期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大有益處[1]。從上個世紀開始,專家們開始著手研究,并結合現代教育理論,為兒童編制了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體操套路。目前,小學基本體操已經全國范圍內開展,其普及程度和技術水平也隨著小學基本體操大賽的開展而逐年的提高[2]。

2.鹽都區小學開展體操教學現狀分析

2.1鹽都區小學體育教師的基本情況。研究調查了鹽都區部分小學,如聚亨路小學、神州路小學、日月路小學、田家炳小學等。訪問到23名體育教師,如其中只有2人是以體操為專項的體育教師(國家二級以上的體操運動員或在體育院校中主修體操專項的),6人是從事過小學體操的體育教師(國家二級以下的體操運動員)。因此可以看出,鹽都區有體操教學經驗的體育教師相對較少,大部分體育教師能夠進行體操教學,但是教學內容方小學體操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法不夠豐富,創新不足,很難達到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小學體操教學中對動作的理解和鍛煉的方式方法和專業的體操教師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對整體的教學效果可能會產生較大影響。2.2鹽都區小學體操器材的配備使用情況。良好的體育鍛煉條件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體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保證學生練習體操的安全性。鹽都區各小學都有足夠的場地(操場等),折疊體操墊和音響設備都有,具備了學生的體操鍛煉條件。甚至有的學校還有專門的體操館或者是綜合體育場館,還能對外來人員開放使用。在體育器材方面:保證器材的質量和數量是保證小學體操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有能夠進行體操教學的場地,這基本上符合國家體育考試制度的規定。各小學的折疊體操墊、單杠、雙杠、山羊等體育器材基本具備,也能夠得到利用。2.3鹽都區小學體操教學情況。在鹽都區多數小學對體育項目的教學還是比較重視的,但對籃球、足球等項目尤為重視,開展得十分火熱。一些學校依舊沒有重視體操這個項目,所以效果依舊很難達到要求。多數學生平時只是課間做一下廣播體操,課上也只是在墊子上做一些基本的、較為單調的體操基本動作。體育課也有體操相關的教學安排,但教學內容較為生硬傳統,學生也提不起興趣。因此,教師便讓學生們自由活動或者是教授另外的體育課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興趣不大,教師對小學體操的教學研究較少;傳統的教學內容與單調的教學組織;二是小學體操訓練的課時比例較少,也沒有對小學體操進行教學創新與研究;三是學校的體育器材相對不足。

3小學體操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

體操在促進協調性、柔韌性和力量等身體素質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體操可以鍛煉兒童的協調性和調節大腦的發育狀況,兒童通過體操鍛煉,雙手都得到充分的伸展和運動,肢體也會相對協調靈活[3]。3.1對小學生的協調性作用小學體操是專門針對小學生身體和心理特點制定的,符合小學生的成長規律,通過簡單的肢體訓練,促進小學生良好的生長發育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體操可以促成學生的肌肉運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形成小學生健康的體格,造就端正、優雅的姿態,以及充沛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情緒,是一種優雅的體育鍛煉形式和深得小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3.2對小學生的柔韌性作用利用兒童柔韌性較好的特點,加強小學體操的教學鍛煉,有助于小學生的四肢發育和關節靈活性,但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強度和適應程度,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在小學體操的教學過程中,多處運用到拉伸練習活動。少年兒童通過四肢的屈伸構成身體的各種造型,顯示了體操的動態美和靜態美。因此,小學體操極大地促進了少年兒童的身體柔韌性。3.3對小學生的力量性作用通過體操鍛煉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抵抗疾病和健康水平,達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目的[4]。小學體操中某些基本動作需要做到有力度,要有爆發力,通過多種多樣的動作變化和速度變化,提高小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靈活性和協調性,提高小學生身體各部分肌肉快速收縮的能力,使得學生的速度與力量逐步得到提高。3.4對小學生心理健康作用小學體操訓練,一方面可以培養小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增加自信心和堅強的毅力;另一方面通過體操訓練,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養成舉止文明的習慣和健康向上的性格;在體操的練習中,可以結合音樂。練習中有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在熟練動作后進行集體配合協作。因此,進行體操的練習可以幫助小學生對注意力、模仿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心理過程的認識,也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個人表現能力和對其他體育活動的興趣,還能激發小學生對音樂、舞蹈的熱愛。

4鹽都區小學開展小學體操項目的制約因素

4.1學校場地器材的限制。鹽都區小學體操場地器材相對比較缺乏,如體操墊、低單雙杠、小山羊、低肋木等,能夠達到《江蘇省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標準》的學校所占比例偏低,新建小學基本上沒有配備體操教學區域。部分小學設有體操教學區域,但由于管理問題被封閉。一所小學幾百名學生,只有十幾張體操墊,一兩個單雙杠,根本不能滿足開展體操教學的需求。體操場地器材配備的不完整性,客觀上對開展體操教學造成一定的難度,形成不太均衡的體操教學物質環境。4.2學生運動安全的限制。很多學校考慮到學生的運動安全,要求體育教師選擇教學內容要放棄體操運動項目,主要是防止學生們在體操練習中出現運動傷害事故。教師在“前車之鑒”的影響下,不得不減少小學器械體操教學內容體系。應該說體育所有的運動項目在練習中,都存在著運動安全問題,這種安全問題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項目就可以不教與不學。4.3教師教學能力的限制。體操教學的重要特征是保護與幫助,組織措施得當,教學方法科學[5]。由于部分體育教師組織教學能力較弱,面對人數眾多的小學生在練習體操,課前未能設計好嚴密的組織教學形式,使得學生在練習體操時不在體育教師的視野之中,導致學生將要發生或正在發生傷害事故時,教師不能及時地給予阻止與實施化解手段。從這一點看,教師的影響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體育教師對小學體操教學的基本規律缺乏足夠的認知與實踐,造成體操內容僅限于基本的“前滾翻”、“跪跳起”等簡單的基礎動作。

5小學體操教學創新路徑

5.1小學體操教學內容的創新。針對小學體操教學內容上的創新,小學體操教師要充分利用理論教學和媒體教學的時機。在教學中,可以對學生的隊列隊形進行研究創新,不斷地變換學生的隊形進行練習[6]。比如分組組成各種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教師可以在組成的隊伍中進行教學,學生也可以在這個圖形中進行展示;當然,還可以引進新的娛樂項目,制作簡單新穎的器材,將娛樂項目設計得有趣好玩,比如用充氣類器材進行投擲。利用這些器材組織娛樂項目,不僅能讓學生鍛煉身體,還能增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最后,要對小學體操的動作進行創新編排,把傳統的單一枯燥的內容加上富有時代樂感的流行音樂,配置韻律性強、節奏感強的動作編排,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氛圍,提升整體的接受能力[7]。教學中老師要富有激情、精神飽滿地進行教學、演示,鼓勵學生克服心理方面的恐懼情緒,做好必要的措施保護,并教育學生樹立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意識。5.2小學體操教學組織的創新。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做到靈活多變,需要教師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新穎的教學方式。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習,深入研究小學基本體操課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在審美、音樂等方面的造詣,不斷完善自身能力。另外,教師在組織形式上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運用保護、幫助等各種不同的組織方式。課上,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讓學生統一學習保護與幫助,然后進行分組練習,一人做動作,一人保護幫助,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體操課堂。課下,也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組織一些興趣小組和小學體操課,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體操課程可以選擇。也可以開展一些夏令營、興趣班等多種形式,以小學體操為主體,輔以一些小游戲。還可以協同合作,增強科研能力,創新能力。5.3小學體操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創造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隨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結合新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推廣小學體操,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更能直觀看到小學體操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得當、要多樣[8]。除了教學方法創新之外,也可以通過一些網絡通訊工具(微信、QQ等)進行交流學習鍛煉。加強互聯網在體操教學中的作用和使用頻率(可以利用“抖音”等視頻軟件進行互動交流),讓互聯網在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5.4小學體操創編設計的創新。小學體操的編排要結合少年兒童的特點。小學生骨質柔軟,不容易骨折,其骨組織和軟骨中水分較多,柔韌性較強。所以小學體操要注重速度、協調性和靈活性的編排,少編排局部力量型的動作,以免影響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要根據少年兒童的生理特點掌握練習的內容和次數,并且每次練習要充分活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使學生的各個關節,各個部位得到鍛煉,均衡發展[10]。例如1-2年級的學生,因為身心發展都處于較為初期的階段,對自己的興趣、認知還處于一個需要別人教的階段,所以自己沒有形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的意識,對體操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因此,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體操動作教給1-2年級的學生。3-4年級的學生,處于身心剛開始發展的階段,對體操的需求程度比1-2年級的稍高一點,會逐漸產生對體操的興趣,開始形成對體操的興趣。而5-6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較為成熟,開始清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肢體協調度也上升,可以適當提高體操動作的難度。并且在3-4年級以后,男生女生協調度、體力等方面也都開始出現不同的水平。因此各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青少年兒童的發育特點,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保證少年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11]。

加強小學體操教學方面的改革不容遲緩、不容忽視。小學體操教學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體操教學的創新思路將會對體育與健康課程質量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平臺。要讓更多的小學生參與體操訓練過程,培養與提高小學生體操基本技術技能。鹽都區的小學比較重視體育課程,但不夠重視體操這個項目。對此,各教育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強小學體操教學方面的改革不容遲緩、不容忽視;還有器材方面,體操的器材相對還是不足的,學校應加大對此的資金投入;少兒體操的教學還不夠普及,學校可以組織體育教師對此的專門培訓,逐漸增加少兒體操的課時比例。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方面:少兒體操具有豐富的內容和趣味性,可利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間加強少兒體操的普及,同時可利用開設技巧運動和專門的少兒體操訓練班加強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學校要結合少年兒童的發育特點,采用多種形式的少兒體操教學內容,使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同時能夠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紀律性得到加強。

參考文獻:

[1]張建華.北京體育大學參與5所小學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運動,2015(04):55-56.

[2]薛良穩.北京市小學體操培訓市場運作模式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性思考[D].北京體育大學,2016.

[3]范文杰.小學體操意識與訓練內容因素的模糊相關分析[J].渝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4):83-87.

[4]鄒怡.快樂體操教學內容設計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6.

[5]賀朝陽,郭朝廷.小學體操常見運動創傷及預防措施[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3,10(01):66-68.

[6]李勤.靈動思路,凸顯小學藝術體操特色[J].新課程(小學),2012(04):163-164.

[7]陶武超,阮會芹.淺析小學體操的專項身體素質訓練[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2(S1):185-186.

[8]張武雄,許銘.影響本省小學體操訓練若干因素的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5(01):71-76.

[9]鄧晞翎.小學基本體操的特殊作用.體育科技[J].1999(1):2-4.

[10]體操教材小組.體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6).

[11]丁祖蔭.小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作者:薛蓮 戴俊 單位:南京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