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人文通識教育課重要意義
時間:2022-04-09 09:45:21
導語:高職人文通識教育課重要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民族靈魂的標志,因此,它也影響著我國教育內容的選擇和方向,在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中國傳統文化入手,剖析當前高職生存在的精神層面問題,揭示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國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歷歷代代被傳承,被譽為中華民族的“靈魂”,中華精神的精髓,它在我國的教育發展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它影響著我國教育目的的明確,制約了教育內容的選擇,制約了教育方法的選擇,但教育也會篩選、整理和保存文化,也會讓文化得到傳播和交流,通過選擇和提升文化來更新并創造文化,故此,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人文通識教育課中也是顯得十分必要和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文化傳承的需要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積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創造的物質和財富,包含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精神以及人文教育資源。這些歷史傳統文化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美麗,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是建設現代文明社會的前提條件。文化傳承是作為中華民族后人的使命和責任,努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明白中國傳統文化的閃耀之處,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積極傳播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然而,做到以上這些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學習、教育。中國傳統文化特別重視個人的內在修養問題和精神家園的建設。而當代年輕人更喜歡追崇“快餐文化”,雖然這的確是時代變化的特點,但是忽略了自身的內在修養和精神家園的建設,會讓人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目標,生活混沌,在人生道路上失去方向。因此,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人文通識教育課程,通過日復一日的熏陶,時刻提醒學生要學會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學以致用,對指導他們的人生規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中華子孫,作為年輕一代,作為高職學生,應該培養尊重傳統文化的意識,學會尊重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課中積極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探索中華民族的精神,傳播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地做到從自身做起,謹記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時刻展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根本上推動中華民族的發展。由此可見,通過學校的課堂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人文通識教育課堂上倡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宣揚,是在當下的教育下十分重要的一個步驟,是文化延續的需求的體現。
二、教育發展的需要
當下,許多高職學生中存在信念模糊的問題,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兩者的目的都不明確而且不能被堅持,并且有些學生精神空虛寂寞,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正確的規劃,導致每日的生活單一、不充實,甚至沒有實際意義,使校園生活顯得沉迷、消極,這樣的狀態是有悖于學生在學校中參加學習的目的的。這些現象的產生是因為在過于重視技術化的知識學習中,忽略對高職學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學生人文精神缺乏,價值觀失落。因此,在高職校園中,提高對人文通識教育的重視,在人文通識教育課程中融入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來幫助學生調整狀態,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學生代表著社會的未來,他們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有效地教授學生人文通識教育知識,讓學生主動地吸收人文通識教育中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與感知,主動地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時注重個人修養,提高個人文化素質,學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以積極向上、陽光樂觀的生活態度面對人生是最高目標。進而,讓整個校園的風氣充滿動力、提升校園的品味。
三、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學生的自身發展應該遵從于當下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狀況,因為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決定了教育的目的,決定了教育的領導權,決定了受教育的權利,也影響了部分教育內容。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制度這樣的特點,教育也有培養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實現對社會人才的選拔的功能。所以,結合當下學生所生活的時代特點,明確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篩選出適合當下時代特點的中國傳統文化,并融入到人文通識教育課程之中是切實需求。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梁,是富有朝氣、創造性的群體,他們代表了社會未來的希望,但是他們也是最容易迷惑的一部分群體——結束了十六年的學習生涯,嘗試著踏入社會,開始另一段完全由自己書寫的路程,無疑是容易感到迷惑、容易失去方向的。教師要認識到大學生這一自身特點,通過在人文通識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有效地、切實地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困惑,準確地把握未來發展的方向。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重視自強自立、擁有遠大的抱負,并且做到持之以恒,為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生活學習,最大化地實現自身價值;它也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綜合素質,盡量幫助學生全面發展自身;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中國傳統化歷經上下幾千年的洗禮、傳承和沉淀,它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內蘊,它值得中華子孫深入研究,逐代傳承,對我國的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指導意義和方向的明確,將它融入當代的教育課程中,讓學生接觸、理解、接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對他們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自身成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叢海霞,黃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人文通識教育中的重大意義.ISSN2095-6711/Z01-2016-01-1269.
[2]李毅鵬,談中國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人文教育課中的作用.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訓中心,青年與社會,科教論壇.
作者:劉夏輝 單位: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等數學課程通識教育與能力教育
- 下一篇: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