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
時間:2022-01-20 10:16:40
導語: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并設想了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并和傳統特殊教育相比較,淺顯分析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的各方面應用中的優點。在文章的最后,個人提出了對“特殊教育現代化”的建議,并對我國“特殊教育現代化”的發展前景寄予美好的希望。
[關鍵詞]信息技術;特殊教育;教育信息化
1特殊教育與教育信息化
1.1特殊教育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召開“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中提出了特殊教育這一概念。特殊教育是為滿足特殊兒童的教學需求而設計的教學形式。1987年4月1日,我國進行了第一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我國殘疾人數量為5164萬。據2006年4月1日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估計,中國殘疾人總數量為8296萬人,占全國人口數量總數的6.34%。可見我國殘疾人口的數量逐年增長,我國政府對于特殊教育的發展也隨之變得更加重視。
1.2教育信息化
20世紀90年代,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把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美國這一舉動促使許多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推動本國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中國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發展日益密切,“教育信息化”的想法被人們提出,最終正式使用了“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上廣泛應用,從而培養出能夠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人才。
1.3我國特殊教育現狀
“特殊教育現代化”的概念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出現應運而生。我國特殊教育由于起步晚,根基比較薄弱等諸多因素,發展仍然不平衡。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特殊教育都存在教育起點低,辦學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政府尤為重視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教育部頒布的《全國特殊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1]:全面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快信息化進程,實現特殊教育跨越式發展,以信息技術推進特殊教育現代化。我國對于特殊教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各方面并不完善,但是國內外對于特殊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已經有了應用。這些創新的技術滿足了不同類型殘障學生的需要,在他們的學習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今后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道路。
2信息化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
2.1盲人電腦在視障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解決視障人群使用電腦難的問題,人們一直在研發能夠解決這種問題的計算機。1985年后,“盲人電腦”誕生了,與普通電腦不同的是它包含了盲用設備和盲用軟件[2]。盲用設備是一種觸摸式輸入設備,安插有數千個接收觸摸信號的柱狀傳感,可以將手摸出的文字或圖片轉換為數字信息號加以處理。而盲用軟件主要就是指屏幕閱讀軟件,簡稱“讀屏軟件”。現在國內有許多的“讀屏軟件”,包括陽光讀屏、永德讀屏、爭渡讀屏等讀屏軟件。2011年,美國NazaninOveisi小組研發出一款視障者專用的筆記本電腦,這套設備具有一個盲用鍵盤,視障者不僅可以手寫還可以運用傳聲器將輸入的字符傳出。2013年10月,惠普公司與AMD也公司聯合推出了一款盲用電腦,他們的宗旨是幫助盲人獲得與正常人同等學習和獲取互聯網信息的機會。目前,我國的視障教育學校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1)盲文教材版本舊;2)課外書籍數量少;3)現代化教學設備缺乏。傳統視障教學都是以教師為教學核心,主要靠教師講課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方式使壓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而且學生學習的資源也很有限制。盲人電腦的出現無疑成為了視障人群的福音,這種電腦也可以應用于視障學生的教學中。如果這種電腦可以投入到視障教學的使用中,視障學生就可以不用再使用陳舊的盲文教材,他們可以使用盲人鍵盤方便快捷地使用計算機查找自己在學習或者生活中所需要的資料,又可以利用讀屏軟件來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從而解決了盲用書籍陳舊而無法全面獲取知識的問題。這樣對比傳統教學中的模式,學生就成了學習知識的主體,這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國內的盲用電腦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卻不容樂觀,盲用電腦的普及尚有很大的距離。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的現狀是很難進行設備更新,使用的信息設備都是一些學校或教育部門淘汰下來的。教育部門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設備投入有所忽視,教育部門應加強對特殊教育學校計算機設備的投入,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教學環境。
2.2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智力障礙教學的應用
智障人群由于大腦受損,智力比一般人低。通過與正常兒童對比,發現智障兒童記憶力差,手眼協調能力在總水平上落后于智力正常的人群,并表現出注意力容易分散,對老師的提示接受能力差[3]。他們還存在著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穩定等缺陷。交互式電子白板是集傳統的教學掛圖、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教育信息化設備[4]。教師可以在白板上書寫和繪畫,并可以隨時調用資源庫中的資料。智障兒童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是有一定困難的,在白板交互式教學中這種困難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漢字的教學中,白板可以調出田字格,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完字后,白板會自動把字體調整美觀,可以使學生感知漢字的結構與筆畫。通過白板也可以使學生看見一些并不能親自觀察到的場景,比如火山爆發、日出日落的全過程、種子發芽生長全過程等。白板交互式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使師生能夠在課堂上有更多的互動,這種互動充分地調動了智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可以圖、文、聲并茂地為學生們把知識體系全面地呈現出來。它善于把抽象變為具體,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或圖像引起智障學生的注意。這種多重信息的交互可以有效地激發智障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有利于確定智障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使智障兒童可以有意識地,獨立自主地去學習。這種設備兼有傳統黑板與多媒體優點,在我國特殊教育中逐漸普及使用,已經出現了比較多的教學案例,而且教師與學生普遍對交互式電子白板給予高度的評價。
2.3遠程教育在肢體殘障教學的應用
肢體障礙的人士因不同程度的肢體障礙,常常在日常生活和活動等方面受限。他們的眼睛可以看見,耳朵可以聽見,智力也無障礙,而因殘缺的身體造成的困難更會導致他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若想消除或緩解這種障礙,對于他們的特殊教育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界末期產生了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遠程教育,它彌補了常規學校教育的不足。我國現在已經創立了殘疾人專屬的互聯網教學平臺—陽光學習網[5],該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虛擬教學環境。其功能包括注冊報名、課程學習、完成作業、作業交流等遠程教學多個環節。該平臺為肢體殘障的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學習與交流環境。遠程教育與普通的教學相比有許多優勢:1)遠程教學不受時空的限制,解決了學生行動不方便的問題,使學生擁有更便利的學習模式;2)師生、同學之間在遠程教育的在線平臺中交流,相比學生在教室中更加自由平等;3)遠程教育解決了特殊教育教師缺乏的問題,一個教師在平臺中可以為更多的學生傳授知識。這種技術既節省肢體殘障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又是一種方便快捷汲取知識的好方式,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目前我國許多的學校都建立了學生互聯網教學平臺,并且在繼續發展和完善。我國殘障學生確實在這類平臺中收獲了許多在以往教學模式中不能獲取的知識,我相信互聯網教學平臺一定會發展完善,為殘障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交流平臺。
2.4AudiSee系統在聽障教育中的應用
人們接收外界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聽和看。有聽覺障礙的學生與普通學生不同,他們由于聽覺損傷不能像普通學生一樣通過聽覺獲取信息。在傳統聽障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唇語為主,手語為輔為學生們傳授知識。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學生一旦看不清老師的手勢或者嘴唇就不能接收到發自老師的信息。AudiSee是一個為耳聾人或者聽力有困難的人設計的交流幫助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的硬件設備包括戴在老師頭上的一個配備了麥克風和攝像頭的耳機,還有放置在學生桌子上或者是教室中的顯示器。教室在授課時發射器會把老師的影像和聲音廣播到顯示器上,學生可以通過顯示器讀出老師的唇語。AudiSee系統的研發成果對于聽障教育來說無疑是一個卓越成就。這個系統消除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要“追隨教師的腳步”這一弊端,教師無論在教室中的哪個位置,學生在任何角度都能清楚地在顯示器上看到教師的影像并且讀教師的唇語。這使聽障學生可以更有效地接收從教師身上發出的信息,不會再出現傳統教學中學生看不清教師的手語或唇語的情況,使用這樣的系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個系統也可以應用于人數較多的“大班教學”的課堂中,在“大班教學”中更可以發揮出系統的優勢。“大班教學”由于人數比較多,坐在后排或者教師角落的同學不能看清老師的唇語,而使用此系統就可以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個教師可以同時地傳授更多學生知識,既可以節省人力資源,解決了特殊教育中教師缺乏的問題,又可以避免師生雙方時間的浪費。AudiSee系統雖然能夠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1)學生需要長時間觀看顯示器,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導致近視;2)教師與學生不能直接進行肢體交流,學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學生對AudiSee進行合理適當的使用,也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更加注意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雖然我國因為經濟、技術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未能將類似AudiS-ee這樣的系統投入使用,但是我相信以我國教育的發展速度很快就可以將這樣的系統推廣使用,使我國聽障學生接受更優質的教育。
3對“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幾點建議
我國“教育信息化”開端于20世紀80年代,雖然出臺了許多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政策,但關于“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政策規定卻很少。政策的缺失使特殊教育部門無法獲得更多的經費為殘障學生提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所以我建議我國教育的相關部門能夠重視“特殊教育現代化”這個問題,并出臺相關的政策,能夠投入更多的資金為特殊教育學校購買信息化的設備。特殊教育學校可以呼吁有能力的社會人士或者社會機構為我國的“特殊教育信息化”籌集資金。一個設備或者系統研發出后,如果一成不變是會被技術的更替所淘汰的。所以,特殊教育設備信息化要求不僅要創新,還要對已經投入使用的設備不斷完善,定期的維護系統,對軟件進行升級。學生網絡平臺的安全性也是我們必須要保障的,防止學生信息被惡意盜用的事件發生。研發人員在對新的技術設備開發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實際投入使用時的成本,考慮學校是否能負擔得起,盡量研發高品質低成本的教育設備或系統。
4結束語
特殊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已經實現信息化,特殊教育的信息化也必將成為特殊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雖然目前我國“特殊教育現代化”的建設還不完善,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水平會與時俱進,涌現出更多的信息技術人才,創造出更好的信息化設備,為特殊教育迎來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全國特殊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EB/OL].2008.
[2]魏曉東,張貴建.盲人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建議[J].現代特殊教育,2002.
[3]徐云.弱智兒童早期干預—圖形認知和手眼協調訓練個案研究.特殊兒童與師資研究,1995.
[4]高春英.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智障兒童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
[5]賴小樂,李珊珊.信息技術在推進殘疾人遠程教育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4.
作者:朱運涵 單位:渤海大學軟件與服務外包學院
- 上一篇:高師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 下一篇:小學英語賞識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