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游戲特殊教育研究
時間:2022-11-28 03:33:06
導語:沙盤游戲特殊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沙盤游戲治療又稱沙盤游戲療法,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一項心理治療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療方法。在咨詢師的陪伴下通過沙盤游戲,進行心理輔導與心理治療的技術或方法。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個體在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下釋放自己的意識及潛意識被壓抑的情感,整合對自身意識和潛意識的認識,從而達到自我自愈的心理治療技術。其實,無論是沙盤游戲或者是在專業臨床干預引領下所做的沙盤游戲治療,都在特殊教育學校有著廣泛應用的價值和意義。
一、應用沙盤游戲構建教康整合的心理教肓課堂
沙盤游戲最大優點是在“自由與保護”的空間中,游戲者在沙盤中運用沙具來表達自己的無意識世界,替代了語言對思想最直白的表達,陪護者只需要作為“靜默的見證者”,以接納、共感理解和賞識的態度在旁邊陪伴,使游戲者的“自我自愈力”得以發揮。多年來,沙盤游戲開始逐步被教育工作者認識,走進學校,并被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運用。沙盤游戲對學校教育工作的介入,并非單純以游戲兒童的心理癥狀為工作目標,而更注重其內在心理的充實與發展,在兒童的健康成長方面,如培養自信與人格、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等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特別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張,為學校心理教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二、沙盤游戲幫助智障學生構建和諧社會關系,激發語言表達能力
沙盤游戲符合兒童的發展特點,容易被智障兒童接受。特殊教育學校可以運用沙盤在低年級開展游戲教學和語言訓練,讓智障學生在自我游戲或合作游戲中創設情境,構建關系,從而引發交流與對話。唐強撰述的《中國智障兒童的測評于治療現狀》中提到,游戲在智障兒童心理康復和行為矯正中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能滿足智障兒童的安全需要,對他人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調節認識和情感之間的矛盾,使郁積的不良情感得到宣泄及獲得快樂并體驗成功。智障學生在語言和行為方面有很大的特殊性,如感知覺遲慢、注意力不集中、語言能力弱、抽象思維能力極差、比較容易興奮、意志力差、情緒變化快等。而沙盤游戲的起源與兒童的早期教育和心理輔導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基本思想:自由與保護、治愈與發展,以及發展與創造,都符合兒童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張,都能夠在兒童的健康成長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為游戲者提供一個自由、安全、受保護的空間,具有非語言性、形象性、生活化等特點,與智障學生的身心特點相符,對智障學生的心理康復和行為矯正等具有積極作用。
三、沙盤游戲有利于自閉癥學生構建社會關系
沙盤游戲既是-種治療工具更是一種溝通工具,巧妙運用沙盤游戲,可以為自閉癥學生架起對他人和外界溝通了解的橋梁。自閉癥是發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廣泛性發育障礙,一般指兒童孤獨癥。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大部分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核心障礙之一是社會交往問題。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可以在沙盤游戲室中陪護自閉癥孩子,慢慢通過語言、行為互動和肢體接觸,幫助其接受對方發出的語言信號與意識,處理大腦所接受的交流信息,建立良好的初識意識,構建信任、依賴的社會關系。
四、沙盤游戲有效干預特殊學生問題行為
沙盤游戲在兒童心理治療的應用沙盤游戲自問世以來,逐漸獲得國際臨床心理學界的推崇,被公認為最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與傳統的兒童心理療法相比,沙盤游戲特別適合兒童,國內外已經將其廣泛運用于兒童諸多心理疾病的治療。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智障學生在知識學習、社會適應與交往能力存在明顯障礙,學生自我認知不足,一旦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此類學生容易出現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甚至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在當前教康整合的課程中,沙盤游戲是一門具有吸引力的康復性課程。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發現沙盤游戲可以激發智障學生語言和創造性思維,發展社會適應能力和緩解、干預問題行為。其教育干預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智障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特教老師的巧妙設計,可以讓沙盤游戲真正成為特殊教育的康復性課程,使其在教康整合的課程理念引領下擁有更廣闊的教育前景。
作者:國曉東 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論文
- 下一篇:思想政治課堂管理分析
精品范文
10沙盤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