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分析

時間:2022-01-03 09:09:26

導語:特殊教育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教育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分析

摘要:新時期,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特殊學生來說,點滴的進步就是成長,微小的成績就是發展。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通過網絡評價系統、康復評價軟件系統、電子學習檔案對學生發展進行評價,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特殊教育中,為特殊學生補償缺陷和開發潛能。特殊學生差異性極大,通過在評價過程中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為其樹立信心。

關鍵詞:信息技術;特殊教育;學生發展評價

一、引言

教育評價對于特殊教育的發展極其重要,基于相應的就教育目標、價值觀,通過科學手段的運用,系統的針對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整理,以便判斷教育結果、進程活動的價值,為實現教育質量提升、為決策提供依據的進程,即為教育評價。結合評價對象,可劃分教育評價為學生發展、教師教學、課程評價。學生評價,往往以學生學習評價等來代稱,即基于相應教育價值觀,結合具體標準,通過現代教育評價技術、方法的運用,以便來判斷學生成績、情感、思想品德等發展狀況、進程價值的活動。結合相關改革綱要來看,需構建評價體系,以便推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不僅需對學業成績予以關注,同時也需對諸多潛能予以發現、發展,對發展過程中的學生需求有所認識,幫助學生能夠了解自我,形成自信。

二、網絡評價系統

(一)網絡實時評價系統。網絡實時評價系統,屬于以網絡為基礎的網絡虛擬評價的環境模型。基于此種公共通信手段,時、空等不會對師生產生限制,以便實時、異地實現視頻、圖像等的交流。此種系統凸顯出網絡教學的靈活、便捷性,可實時予以反饋,有效針對學習進程進行管理、監控,實現學習效率提升。(二)網絡考試系統。此種系統屬于以網絡、數據庫為基礎的遠程、實時、在線測試系統,具體涉及到題庫管理、考試系統等。運用這一系統,不論處于何時、何地,均可實時完成考試活動,不僅可控制難易程度、且可自動批卷,且可便捷的統計、分析數據。系統在存儲考試信息時,均基于數據庫實現。用戶可通過登錄操作,以便隨機自數據庫內完成試卷抽取工作,開展綜合、階段測試。系統以便于管理、高效、信息量大作為主要優勢,教師運用此種系統,可較為簡單的自評價結果內取得深層信息。(三)網絡答疑系統。當前,系統主要包括兩大形式,即互動交流、在線討論。在系統的數據庫內,有諸多解答、疑問信息存儲其中,教師即可匯總信息、并加以分析,由此認識教學問題,并實時針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以便教學效果得以提升。同時,數據庫系統內還具備搜索引擎,運用全文檢索等諸多技術,學生即可更快的尋找問題的答案。(四)網絡多媒體考試系統網絡多媒體考試系統是基于網絡、多媒體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評價模式。在該模式下,運用客戶端、服務器即可評價諸多對象。基于文本型考試,將視頻等諸多媒體數據加入其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以便形成虛擬考試環境,并能夠順利施行包括口語測試等在內的諸多測試方法。

三、康復評價軟件系統

(一)智力測評軟件系統。當前,針對特殊學生開展智力測試、統計分析方面,依然以特殊教育教師、醫護人員通過運用手工方式完成測試工作,不僅極為耗時、且效率不高,無法與現如今相適應。所以,可對當前全球較為普及的WISC-R以及S-M進行選用,以VB編寫專用的一類少兒智力測評軟件,包含如下模塊:第一,用戶登入模塊。為確保用戶的安全運用,將安全防范功能加入模塊內。只有將正確的賬號信息錄入其中,才可順利登陸軟件。若密碼連續三次錯誤,即會終止軟件運行。第二,選擇功能模塊。選定退出程序、或選定《WISC-R》等計算機測評。第三,(WISC-R)信息輸人模塊。輸入接受智力測驗學生的相關數據,參數錄入方面需確保準確性,如若不然,將引起學生智力測評整體結果出錯問題。基于測評的具體日期,軟件可自動針對學生年齡進行計算,可精確值月、日。此外,軟件還可針對學生年齡是否處于軟件限定范圍內進行自動識別,若超出有效范圍內,系統將給出報警信息,給予重新進行錄入、或退出操作的提示。錄入至本模塊的學生信息,將為《S-M》輸入模塊運用。第四,《S-M》信息輸入模塊。在智力測試中,對學生信息進行采集后,即可運用《WISC-R》模塊,以便錄入數值,或通過手工方式再次將數值錄入。當在《S-M》測試內錄入,且獲得原始粗分值后,即可獲得相應的評定結果、標準分值。模塊此時跳轉到打印頁面,軟件還可針對學生年齡是否處于軟件限定范圍內進行自動識別,若超出有效范圍內,系統將給出報警信息,給予重新進行錄入、或退出操作的提示。模塊還能夠在對原始粗分值進行錄入后,自動針對分值是否處于標準分、軟件粗分換算表的范圍內進行識別,若超出有效范圍內,系統將給出報警信息,給予重新進行錄入、或退出操作的提示。第五,《WISC-R》自動評測模塊。測試中得到的各項5個原始分值,在窗口對應文本框內錄入,模塊將自動針對原始分值是否處于表項規定范圍進行識別,若在范圍以外、或原始分值輸錯時,計算機將給出報警信息,給予重新錄入有效原始分值、或退出操作的提示。若軟件已明確此次操作屬于有效輸入,即可基于《WISC-R》諸多表格,自動對應于原始分值的量表分進行尋找,在多次、反復進行計算、查表工作后,即可獲得操作、語言測試的總、分智商值。第六,圖表生成、報告打印模塊。除WISC-R、S-M測評結果標準分、評定結果等以外,模塊中還采用了VB6.0提供的Mschart圖表控件,把受測學生的語言測試不和操作測試中查到的相關的5個量表分用兩個直方圖顯示出來,為教師進行評價分析結果提供了可靠依據。(二)語言評估和康復訓練系統。語言評估與康復訓練系統(渡康)語言評估和康復訓練系統和啟智博士、適用于智障、腦癱、自閉癥、聽障等原因導致的語言發展遲緩或語音障礙的學生。語言評估和康復系統(渡康),實行對各種語言參數的模糊識別計算,智能測備學生語速和語言流利程度,實現治療師自行設計,錄制方言語音等互動功能的康復訓練和評估平臺,可用于交互式語言學習和自動口語測試,對語言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可發現學生語言中的不同問題,對個別語言進行矯正,促進特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四、電子學習檔案

電子學習檔案,即基于信息技術環境,通過信息手段的運用,學生對學習進程中,自身的學業進步、學習目的、學習業績等諸多方面進行反思的重要集合體。具體涉及到諸多材料,如學習策略、作品、選擇等,可在現代學習活動之中運用,以便來管理知識、學習、設計評價等,此種電子學習檔案的完成,往往需有老師等其他人提供協助,在選定標準、檔案內容方面,需將學生參與體現于其中。而電子學習檔案評價法通過信息技術、檔案評價技術的結合,全方位針對判斷學生的諸多學習信息進行搜集、查閱、分析,進而對學生形成綜合性、真實性、多元性評價。對于特殊學生來說,其教師和家長應承擔更多的對于電子學習檔案的責任需要他們收集材料建立電子學習檔案。由于特殊學生的特殊性,電子學習檔案中更多的應是學生的成績存在的生理缺陷、擁有的優勢條件,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潛能開發。特殊教育學校應在校園網上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個文件夾或檔案袋,搜集該學生的成長信息,并要求其家長參與,將學生在學校、課堂、家庭、社會上的相關活動和成績放人檔案袋中,可以是文本、視頻、圖像、圖表等形式的材料。要注意保密性,規定可以參與修改的人員,一些成就信息是可以公開的,供同學們學習,增加同伴互動。事實上,電子學習檔案,即實現教學、評價有效融合的一種重要途徑,屬于一種嵌入式評估。即在教學方面,以評估任務作為其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具體目的如下,即對學生發展予以追蹤。在準備學習檔案材料時,往往需耗費較長時間,并在整體學習階段內貫穿學習活動,而并非在開展測驗前,學習活動已經結束。同時,學生可以運用電子學習檔案來理解社會和教師對自己的期望,認識自我。

五、結語

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在特殊教育中,學生發展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康復發展、生活獨立,實現自立。對于特殊學生來說,點滴的進步就是成長,微小的成績就是發展。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可以通過網絡評價系統、康復評價軟件系統、電子學習檔案對學生發展進行評價,特殊學生差異性極大,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著重樹立其信心。特殊教育學校應抓住時代賦予的機會,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特殊教育中,以教育理論、康復理論及傳播學理論等理論為基礎,在補償缺陷和開發潛能等理念的指導下揭開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黃德群.基于網絡的教學評價研究[J].遠程教育,2005(4):23-26.

[2]黃建行,雷江華.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陸艷 李寧 石彥彪 單位:1.銅仁學院教育學院 2.銅仁康復醫院 3.松桃苗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