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特殊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24 11:11:02
導語: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特殊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的要求“辦好特殊教育”。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對殘疾人開展職業教育,是提升殘疾人受教育水平、提高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幫助殘疾人脫貧增收、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特殊職業教育一方面需要專業課程標準的指導,另一方面又缺乏國家層面課程標準的指導。為了規范特殊教育教學活動、解決專業教學實踐難題、增強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從特殊職業教育的教學實際出發,決定在已開設的專業內建設專業課程標準。從2013年到2017年,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在四個專業內建設完成專業課程標準共計28門。
關鍵詞:特殊教育;專業課程標準;殘疾人發展
一、特殊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標準建設的現狀
1.特殊職業教育需要專業課程標準的指導。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它體現了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期望;它是教材編寫、教學安排、效果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特殊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對象是不同類別的殘疾學生。面對不同殘疾類別學生開展的專業課教學活動,只有在專業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才能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更符合各類特教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成長規律,實現因材施教,鍛煉專業技能,增強就業創業能力,幫助他們全面發展,更好地融入社會。特殊職業學校教學實踐中沒有適合不同殘疾類別學生的專業課程教材,使用的專業課教材基本都是從普通中等職業教育教材甚至高等職業教育教材中進行選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具體情況在內容上進行篩選,不能很好地適應殘疾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身心發展狀況。近年來,我國殘疾人職業教育得到較快發展,規模明顯擴大,保障條件逐步得到完善。但總體來看,殘疾人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有待提高,辦學水平偏低、師資力量薄弱,尤其是專業師資不足。為彌補專業教師缺口,特殊職業教育學校聘請了大量校外專家、技師擔任教學或實習指導工作。這些專業人士缺乏教學經驗,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需要專業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活動設計、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規范和統一。2.特殊職業教育缺乏專業課程標準指導。近年來,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教育部修訂了中職專業目錄,印發了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教師和校長專業標準、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數字校園建設規范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在特殊教育方面,教育部2012年頒布了《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2016年制定了聾校、盲校、培智學校等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二、建設特殊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標準的實踐
為了解決專業教學實踐難題、規范特殊教育教學活動、增強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從特殊職業教育的教學實際出發,決定在已開設的專業內建設專業課程標準。1.建立機制,分步建設專業課程標準。2013年起,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強基礎、練技能、促就業”為核心,開始建設專業課程標準。從2013年到2017年,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在四個專業內建設完成專業課程標準共計28門,其中:中醫康復保健專業6門;工藝美術專業8門;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6門;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8門。2.結合崗位,專業課程標準突出技能。特殊教育學生由于受身體條件限制,并不適合企業的所有崗位。因此,在專業課程標準編寫準備階段,編寫小組成員深入企業開展調研,針對崗位進行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將崗位需求、教育需求和個人需求結合起來,以求為學生開發量體裁衣的崗位訓練。在專業課程標準編寫階段,編寫小組遵循“以職業發展為目標,以工作任務為線索,以職業能力為依據,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的原則。3.多措并舉,督促專業課程標準落實。為了督促專業課程標準落地,切實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指引作用,并檢驗其實施效果,同時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實踐教學水平、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學校采取了多種措施。第一,召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學校定期召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邀請企業領導與行業專家為我校專業建設及發展、課程建設、專業課教學等獻計獻策,建立學校與社會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向受益的機制。第二,完善校內實訓室建設。根據目標行業、企業和崗位的設備使用情況,學校及時更新校內實訓室設備、工具,滿足專業課教學和校內實訓要求,實現學生到員工的無縫銜接。
三、特殊職業教育課程標準使用成效
特殊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標準的建設和在教學中的使用,不但提升了殘疾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職業證書考試通過率,增強了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的學生,先后有20人次在省級以上殘疾人技能比賽中獲獎、40多幅學生作品獲獎、16人考入高等院校深造,學校就業率保持在85%左右。四、結語特殊教育的發展和普及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質的一把重要標尺。特殊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改革沒有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專業課教學更是缺乏國家層面的指導,專業課程標準屬于空白。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從專業課教學需求出發、圍繞強技能制定專業課程標準,在特殊職業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中邁出了新步伐。以后,將繼續以“強本領、練技能”為核心,立足學生實際,遵循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發展規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升特殊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殘疾人人才,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共享美好生活。
作者:邢頤 單位:陜西省城市經濟學校
- 上一篇:通用盲文方案推廣和使用實踐
- 下一篇:高校受資助困難學生感恩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