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舞蹈分層教學有效性探究

時間:2022-04-07 11:24:01

導語:高職舞蹈分層教學有效性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舞蹈分層教學有效性探究

摘要:分層教學已經成為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高職舞蹈分層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也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特點,最大限度利用教學資源。本文從高職舞蹈教育現狀切入,研究探討以分層教學提高高職舞蹈教學效率的有效性問題。

關鍵詞:高職舞蹈;分層教學;有效性

一、前言

當前,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接收能力都存在較大差異,對提升高職教育的質量水平提出了嚴峻挑戰。舞蹈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高職教育體系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我們探討的分層教學,是依據學生的能力特點和個體差異,把學生區分不同的層次,確定差異化學習目標,提出差異化學習要求,組織差異化評估和評價,通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得到最適合自身的教學設計。

二、高職舞蹈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高職舞蹈教育十分重視,從政策支持到制度規范,從硬件建設到師資培養,均呈現出全面向好趨勢。但由于大量高職教育機構涌入這一領域,出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局面,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一)生源差異性大。有的經過比較系統的專業訓練,無論是軟開度還是肌肉能力,又或是對技能技巧的掌握,都有一定基礎。有的參加過舞蹈訓練或形體訓練,具備一定的基本功。但有的幾乎沒有任何舞蹈基礎。這樣的差異性導致學校存在教學計劃難制訂、教學方案難確定等問題。(二)學習參與性差。舞蹈的學習過程是枯燥而乏味的,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需要在軟開度和肌肉力量訓練等環節付出常人難以承受的辛苦,易產生緊張、厭煩、急躁等不良情緒。而基礎較好的學生會因為訓練內容比較簡單而滋生自滿情緒,導致懈怠和懶散。(三)教學質量欠佳。教學內容的傳統老套,教學方法的一成不變,極大影響課堂效果。尤其是在教學方式上,傳統的口傳身授,一味強調模仿教學,學生難以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學內容。有時老師還存在功利性思想,過多強調就業或升學問題,沒有把提升藝術修養作為努力方向,教學變成死板的按部就班,老師和學生都很少考慮實際效果,這樣的教學質量可想而知。

三、舞蹈分層教學的必要性探討

采取無差別教學方式,無法尊重每名學生的特殊性,難以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特點。對學生而言,基礎扎實的接受能力強,從零開始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基礎較差的感到吃力,課上的內容消化不了,課后的練習完成不了,積極性受挫。對教師而言,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做不到全面兼顧,大水漫灌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實現主次分明,教學活動只能沿著時間軸機械推進,教學設計難度很大。為確保差異性的學生得到差異性的教學安排,必須通過科學的分層教學設計,使基礎好的得到強化,基礎差的盡快跟上,實現在某一階段齊頭并進,并最終在畢業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四、舞蹈分層教學的方法探討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結合前文的分析,由于學生的基礎以及對舞蹈的感知和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必須依據學生的舞蹈基礎、學習能力以及身體條件等分為低、中、高不同層次。分層可以在課程的各個階段以及學生的各個年級進行,最終依據則是學生實際的學業水平及教學目標評價。(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原則是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規定的課程后達成目標。大體可分為“入門”、“鞏固”、“深入”三個層次。“入門”是針對零基礎的學生,通過半個學期到一個學期的高強度課程設計,使其具備一定的舞蹈基本功,軟開度和肌肉力量達到要求;“鞏固”是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以專業學生的要求設計課程強度,鞏固其已掌握的技能技巧;“深入”是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使其在專業學習上走到前面、實現領跑。(三)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不同的目標需要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實現,內容的分層必須和目標的分層相一致。“入門”必須把教學內容確定在掌握基本功,強化軟開度和肌肉力量上;“鞏固”可以增加一些組合的訓練,以進一步鞏固基本技能技巧;“深入”則在確保完成基本課程的前提下,接觸綜合性的組合練習。(四)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制訂與各個層次相適應的教學評價體系。根據不同情況制訂考量標準,進行不同難度的考試,確保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較高評分,更真實反映學生的付出,也有利于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調整,提升教學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舞蹈教育當前所采取的一線平推式教學方法,挫傷了學生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無論對高職舞蹈教育的發展,還是對優秀舞蹈人才的培養,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科學的教學設計,才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高職舞蹈教育的發展”和“優秀舞蹈人才的涌現”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陳郎迪.高職學前教育舞蹈分層教學實踐探討[J].藝術科技,2019(7).

[2]謝祈.素質教育理念下舞蹈分層教育研究[J].戲劇之家,2018(32).

[3]戴虎.舞蹈創作教學的“陌生化”——兼論新疆舞蹈創作的“瓶頸”突破[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4(3).

作者:王蕾 楊靜 單位:1.新疆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 2.新疆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