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生孤獨感的團體幫教輔導論文

時間:2022-11-24 02:20:00

導語:當前大學生孤獨感的團體幫教輔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大學生孤獨感的團體幫教輔導論文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孤獨感大學生應用干預

摘要: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將團體輔導應用于大學生孤獨感問題的干預中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干預中應用有五個步驟,同時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還應注意一些問題。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應用,對大學生孤獨感的干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進一步解決大學生的其他情緒問題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當前,在大學生孤獨感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社會生活適應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多存在于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方面,而團體心理輔導通過獨特的和有針對性的輔導形式,促使個體在交往和互動中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孤獨感問題的干預和解決起到了良好效果。

一、大學生孤獨感問題概述我國一些學者對大學生的孤獨感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指出有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時常感到孤獨,并且他們的孤獨感受和孤獨行為表現復雜。

由于大學生性心理的發展和交往需要的增強,其情感孤獨感和社交孤獨感都較強。駱光林等人對大學生產生孤獨感的調查表明:女生經常產生孤獨的比例和男生差不多,但偶爾產生孤獨的比例明顯比男生高;專科生經常產生孤獨感的比例比本科生和成教生高;學生經常產生孤獨的比例由低年級向高年級遞增,而二、三年級相差不大;非獨生子女經常產生孤獨感的比例明顯高出獨生子女;學生經常產生孤獨感的比例隨著月消費額的增加而增加,消費水平太高和太低都易產生孤獨感;孤獨感程度高的大學生往往具有神經質或精神質傾向,個性內向而不穩定。大學生的孤獨感問題影響著其實際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容易形成對他人和自我的消極評價,以致很難與周圍的人建立親密的關系,社會適應能力也相應地下降。孤獨感強烈的大學生,更容易封閉自己的心理,掩蓋自己的真實愿望,在與他人不和諧的交往中,較易形成自卑、退縮心理,使其孤獨感加劇,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對大學生孤獨問題的干預方式很多。改變孤獨情景,轉移注意力;通過接受心理咨詢,進行孤獨疏導;通過認知調節、敏感性訓練、自信訓練、情緒表達訓練等現代人際關系的咨詢與治療方式來對孤獨感進行干預;通過改變人際關系,克服孤獨時的焦慮與悲哀心理以及適時地對他人進行自我表露來正視孤獨體驗,進行自我調節。這些方式對改善大學生的孤獨心理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各種方式的側重點不同,在實際實行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多種形式的團體心理輔導,以其獨特的輔導方式,在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干預中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團體心理輔導概述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在團體領導者的帶領下,團體成員圍繞某一共同關心的問題,通過一定的活動形式與人際互動,相互啟發,相互誘導,以形成團體的共識與目標,進而改變成員的觀念、態度行為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

其具體內涵是:積極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倡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積極關注大學生的自我形象,倡導自我教育理念,營造和諧的大學生心理發展狀態積極關注大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倡導同輩互動教育理念,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健全自身人格。常用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法有頭腦風暴法、角色扮演、行為訓練。高校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能夠增強大學生的交往能力,改善和調節大學生孤獨、抑郁、焦慮等一系列情緒,使大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從而掌握應對各種情緒問題的有效方式。團體心理輔導為大學生提供安全的情景,促進其自我開放與自我探索,擁有客觀的自我評價和統一的自我意識;促進自我接納,協調自我意識;團體心理輔導中形成的團體,充滿接納和支持的氛圍,促進心理需要的滿足和現實關系的建立;利用團體的“互動性”,提升成員的批判性思維品質,增強解決問題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促進思考和間接學習;團體成員的觀點和情感往往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沖擊力,波及其他成員的內心,引起共鳴,激發思考,學習新的行為模式,促進自我成長;團體心理輔導提供一個類似于真實社會的人際環境,通過一定的活動進行心理訓練和技巧練習,培養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心理技能,并通過團體的反饋而不斷調整,進而擴展到現實生活中,促進心理活動的暴露,提升健康水平和適應能力。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孤獨感問題干預中的應用確定團體輔導目標,設計活動主題。

針對孤獨的特點,通過社交技能訓練、角色扮演、共同討論等方式,訓練學生接納自我和彼此接納,使他們掌握交往技能,增加交往信心,并使他們在團體氛圍中通過彼此真誠交流,獲取社會支持特別是情緒支持,學會展示自我和有效地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同時,通過專題講座、共同討論、自我分析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認清自己孤獨原因,消除認知障礙,減緩孤獨情緒。21形成小組階段。堅持自愿參加的原則招募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宣傳,輔導者根據平時咨詢情況建議某些人參加,以及由其他人介紹這三種方式招募成員對象。在所有報名者的基礎上再進行篩選。初次篩選是采用CULA孤獨量表,選出得分較高的人作為咨詢對象。第二次篩選時,可以通過面談法、量表法(反映活動目標的量表)和自我情況報告法理解成員情況,最終確立組員。3.導入階段。正式活動開始前先做準備活動,由輔導者倡議,大家圍成一圈做自由選擇放松運動,接著每個同學隨著做一動作,大家跟著模仿,目的是活躍氣氛,放松情緒,使每個成員在正式活動前有較好的心理適應。然后輔導者向大家介紹本次活動的主題,團體目標,進行步驟,注意事項。結束時可以讓組員回去寫一下參加本次活動的感受以及對今后活動的期望、建議,待下次活動時大家共同分享作業。41實施階段。

(1)通過社交技能訓練使團體成員初步相識并建立互動關系。要求參加者在一起的情境中進行二人介紹、三人介紹、六人介紹,包括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內容包括姓名、所屬、性格特點、個人興趣愛好、家庭情況,以及個人其它有關自我資料。然后討論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的技巧禮儀及如何給人良好第一印象等,最后由主持人分析總結。

(2)通過生命線活動使團體成員深化認識自我、開放自我并接納自我,認識并接納獨特的他人,同時增強對團體的認同和歸屬感,減緩孤獨寂寞等情緒。每個成員根據團體領導者的要求,寫出至少20個以上的自我,如姓名、年齡、家庭、性格、愛好及孤獨、苦悶、理想等,并按照自己的實際出生年月,從過去至現在直到死亡勾畫出自己的生命線,靜靜思考一下過去日子最難忘的三件事及今后最想達到的目標2-3個。然后將這一系列自我與團體其他成員交流,要求任何人都抱著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認識團體內的一個個獨特的人。這種獨特的活動形式和氛圍使成員容易找到被人接納的感覺,從而降低內心的焦慮和對人際關系的敏感,讓自己充滿希望和力量,從而在團體中獲得情感支持力量,感覺自己不再孤獨。

(3)通過自我描述來訴說自己的孤獨感受,運用頭腦風暴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前面的自我認識,進一步提出自己目前最感困惑、最煩惱的問題,甚至一些長期壓抑的感受,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自然的方式向其他成員傾訴。其他成員在傾聽之余提出建議或方法。以此來幫助團體成員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大膽暴露,減輕心理壓力,獲取情緒支持,減緩孤獨情緒,并通過彼此交流學會自然傾訴和善于傾聽的技術,加深對交往中正效應的感受,領悟如何理解、寬容和支持他人,進一步提高交往能力。通過成員自我分析,共同討論和辯論及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團體成員的交往打破了自我封閉的惡性循環,他們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自覺、自愿地交流各自心里的秘密,說出自己內心的困惑,宣泄壓抑的情感;成員在小組中看到他人也會有孤獨,從而擺脫了別人生活得都很快樂,只有自己生活才是最糟糕的錯誤想法,對小組其他成員的幫助也會讓自己感到生活的意義。在彼此的交流中也認識到錯誤的、片面的非理性信念是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進而認識孤獨本質,找到原因,尋求應付對策,并通過交流彼此溝通,達成共識,并從他人身上領悟自身問題。最終認清孤獨感產生的原因,轉變認知障礙,建立人際交往合理信念,進而減緩孤獨。

(4)通過角色扮演和共同討論進一步相互接納,樹立自信,學會正確應對孤獨的方式。運用表揚這一活動形式,真誠贊賞他人和大方接受贊賞。請一位成員站或坐在團體中央,其他人輪流說出他的優點和值得欣賞之處(相貌、性格、處事等)。被稱贊成員說出哪些是自己以前覺察的,哪些是不知道的。每個成員到中央戴一次高帽,規則是必須說優點,態度要真誠。參加者要注意體驗被稱贊時的感受如何?怎樣做一個樂于欣賞他人的人?如何對待別人的贊揚與批評?引導學生逐步發現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從而達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團體心理輔導將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經驗的人組合在一起,為每個參與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觀察他人的觀念及情感反應的機會,成員可以相互對比,不斷發表和修正自己的看法,從而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認同模式和對他人的接納態度。

(5)團體心理輔導通過主題游戲、角色扮演訓練等環節創造一種比日常生活更自由、信任的氣氛,使成員通過彼此真誠的溝通,增強自身的主動交往意識,學會理解、體察別人的心理活動,增加交往自信心等。通過人際關系訓練中的分享、交流,使團體成員整理自己團體活動的感受,形成一些新的自我概念、原則和自我了解,并通過積極了解他人,來增加自己的寬容度,以便更好地接納他人。成員還不斷嘗試將新形成的概念、原則應用到團體以外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從而促使團體成員在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通過介紹游戲、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行為演練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會向他人求助,學會贊美和欣賞他人,學會放松訓練、情緒宣泄、目標管理等,從而使大學生掌握應對孤獨情緒的有效方式。51評估與終結階段。活動結束后對參加者進行心理測驗與問卷調查。運用癥狀自評量表和CULA孤獨量表對小組成員進行再次測試,比較團體心理輔導前后的差異,結合團體成員填寫的問卷反饋情況,對輔導效果進行客觀的評價。采用回顧與反省或者計劃與展望的方式安排好結束階段。使團體成員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獲得的關于應對孤獨的體驗和技巧運用到其實際生活當中去,擺脫孤獨感受,和諧人際交往。公務員之家

四、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孤獨問題咨詢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團體心理咨詢活動中,咨詢者要時刻注意觀察成員的情緒活動和行為方式,適時采取措施進行指導。

雖然參加團體咨詢的成員都存在孤獨感問題,但每個成員所具有的孤獨感程度是存在差異的。同樣的活動形式,在不同的個體身上所起到的影響和效果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團體領導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在進行團體咨詢的同時,對每個成員的反應進行評估和指導。對具有嚴重孤獨感的大學生,應單獨進行咨詢與治療。孤獨感程度高的大學生,可能具有神經癥的癥狀。在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中采取的角色扮演、頭腦風暴法、認知調節、行為訓練等方法,對其問題的解決所起的作用是微弱的。根據其具體的癥狀表現采取相應的單獨咨詢輔導,更有利于對學生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