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讀者心理探究論文
時間:2022-12-04 11:28:00
導語:高校學生讀者心理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理念發生了重大改變,本文在讀者心理學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查,報告了最新研究現狀,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讀者心理;大學生
21世紀的中國繁榮昌盛、和諧安定,國家法律政策更趨于人性化,新聞傳媒自由尺度放寬,文化思潮中西合璧,大學生樂于接受新生事物,生活方式、學習行為、思想理念都悄然融入了新概念、新元素。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視野越來越開闊,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大學生對在校生活質量、學習環境等自然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只有系統分析讀者心理特征發展變化新因素,預測讀者心理活動發展新趨勢,廣泛深入地開展調研活動,才能發揮當今高校圖書館的新職能。
讀者心理學研究包括讀者心理現象的共性和個性兩方面。共性就是在相同層次、相同類型的讀者中,從千差萬別的閱讀心理活動中,發現和認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共同規律,使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綢繆。個性是反映在閱讀活動的心理過程當中,通過讀者的心理特質和行為個體的差異,可以充分了解讀者利用圖書館的內因,積極引導學生的閱讀動機和興趣。在此,筆者不贅述讀者心理的方方面面,重在闡述目前高校學生讀者心理共性和個性中存在的新問題、新現象、新趨勢。
1讀者心理現象共性分析
1.1不同類型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共性
1.1.1方便心理。讀者希望圖書館一年365天都能開放,自己在想利用圖書館的時候,圖書館的大門總是敞開的。其次希望手續簡便,檢索方便,無需等候浪費時間,借期延長,冊數增加,罰款從輕,規章制度等限制減少,網上咨詢長時間在線,設備現代化快捷省時。
1.1.2求全心理。圖書館建筑面積大,各種功能室布局全面合理;綠化帶、休閑區等占地充足,環境幽雅;對圖書館館藏要求很高,希望應有盡有,自己需要的文獻都能有所滿足;服務設施齊全而先進,有利于便捷地獲取資料;各類型、各專業、各專長的服務人員充足,能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多項教育職能;參考咨詢、課題查詢、心理輔導等服務活動可以全面滿足自己的情報需求。
1.1.3創新心理。科技日新月異,掌握新信息、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新理念,成為閱讀熱點。要求圖書館及時采購內容新、版本新的權威性書刊,先睹為快;電腦等硬件設備新,網速快;大型全文數據庫品質高,論文刷新快;圖書館網頁內容新鮮、更新周期短;服務理念有新意,符合當代大學生讀者的需求。
1.1.4逆反心理。關注有問題、被批評的禁書,以及星座命相的偽科學書籍,女生對明星的星座、面相與己的關聯特別感興趣,黃色網頁、八卦網站,越是爭議多,越千方百計進行搜索。逆反心里還包括剽竊、撕挖、污損書刊等違紀行為,近年學生違紀現象略有下降趨勢,一方面表明當代大學生讀者心理水平更成熟,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竊書等行為更加隱蔽,難以被工作人員發現。
1.2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共性
1.2.1以往入校新生帶著新鮮陌生的感覺和求知好奇的意識涌入圖書館,雖然漫無目的,不懂怎樣檢索和充分利用圖書館,表現出閱讀需要心理的隨意性,但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求,借閱率非常高。近幾年這種趨勢卻有所下降,新生更多地被社交、娛樂、打工等活動吸引.書籍在部分年輕學者心目中失去了誘惑力。另外,一年級學生缺乏較強的辨析能力,不能敏銳地從眾多的書籍中,挑選有閱讀價值的讀物,總是隨著一個個閱讀熱點盲目借閱,以武打言情小說為主流,現在追捧光怪陸離的網絡小說、哈韓哈日的情愛小說,這與網絡風行、日韓電視劇火熱密切相關,反映一個時代的流行色,但是過度迷戀,會導致思想消沉,民族意識淡化。
1.2.2二年級學生通過一段時間適應了大學生活和學習方式,能克服盲目跟風等各種不良閱讀需要心理傾向,喜歡閱讀修身養性、處世哲學、中外名著、歷史傳記等作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進與深入,讀書品味較以往明顯有所提高。
1.2.3三年級學生專業知識提高,職業意識較強。現今社會職業競爭白熱化一年勝一年,學生也一屆比一屆更感受到就業壓力的沉重,壓力產生動力,他們不滿足于課堂教學,大量閱讀專業書刊,學會做摘錄、筆記、書評,閱讀過程和步驟體現有序化,希望自己今后在專業領域有略勝一籌的獨特本領。
1.2.4四年級學生進入撰寫畢業論文期間,連平時甚少光臨圖書館的學生,此時也扎堆借閱專業書籍。而現今這種扎堆現象已不復存在,由于互聯網的便利,大量全文數據庫可供參考,給急于求成的學生有利可圖,他們抄襲論文,進行剪切、復制、粘貼湊成自己的畢業論文。也有學生在四年的專業學習中,腦海里已經鎖定了課題,逐步積累某一專題的文獻,系統地收集、篩選、加工信息,撰寫論文時胸有成竹。
1.3不同階段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共性
1.3.1開學階段。長期以來開學都是借閱高峰期,學生涌到圖書館歸還假期借閱書籍,但借閱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雖然開學課程比較松,但是現代大學生打發時間的方式多種多樣,閱讀已經不再占據學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許多學生文體娛樂之余,只有時間應付課本,無暇顧及課外書籍。
1.3.2上課階段。借閱量較穩定,始終感覺學習風氣不濃,甚至要采取硬性指標,規定每位學生每學期的借閱量來提高館藏利用率。部分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學校的用心良苦,借閱并非自己所需的薄本書,前天借,后天還,無心閱讀。
1.3.3假前階段。假期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但是由于時間相當充裕,借閱量還是較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大類:英語、計算機是當代求職的兩項必備技能,假期利用充足的時間使自己的水平提高一個臺階;專業書籍,趁假期補充課外理論知識;古今中外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提高文化素養,綜合文化素質是目前應聘、考核、測評的重要環節;人際、心理、修身哲學,當今大學生特別重視自身發展,總想在競爭中擁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完美高尚的品格;暢銷小說、文藝書籍,以此打發時間,尋覓同齡人茶余飯后的共同話題;地理文化、旅游攝影,有些學生家境較好,有些學生平時打工掙錢,已具備跋山涉水的經濟能力,借閱此類書籍為遠足做好準備。
1.4不同境況特殊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共性
1.4.1勤工儉學學生。以前這些學生家庭貧困,自卑心理較重。現在的大學生思想觀念轉變,追求獨立,不認為勤工助學是不光彩的事,自覺走向勤工助學之路,當中不乏家庭境遇較好的學生。他們個性開朗,能和圖書館老師、同學融洽相處。
1.4.2殘疾學生。受身體條件限制,許多文體活動不能參與,圖書館一直是他們的身心依托,由于所占比例少,圖書館在這方面不夠重視。
1.4.3心理障礙學生。心理疾病在爆發前都有潛伏期,追溯近幾年的大學生心理犯罪案例,心理疾病集中在個性孤僻、不善言語、與同學相處格格不入的學生身上,他們來圖書館,內心渴望得到一種積極、正確的閱讀指引。
1.5不同借閱部門的閱讀心理需求共性
1.5.1電子閱覽室。因網絡的隱匿性和虛擬性,大學生心理潛在的一面盡顯無遺,傳統道德觀淡化,抄襲文章成風,言行放縱,欺騙情感,傳播計算機病毒,瀏覽黃色網頁,關注娛樂八卦新聞等。縱觀電子閱覽室,八九成以上的學生沉迷于聊天,QQ聊天是目前網絡交友最盛行的方式,方便、快捷,極大地擴展了交友圈,得到每位渴望友誼、愛情的大學生的極度青睞。其次打牌、玩游戲、觀看最新影視等娛樂休閑,是又一大網絡愛好。從網絡下載軟件,瀏覽專業性網站,查閱大型數據庫、搜索引擎,真正以學習為目的利用網絡的學生寥寥無幾,利用傳統書籍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以致網絡的信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1.5.2傳統借閱部門。當代部分大學生熱衷于穿著打扮、修身減肥、戀愛情感、旅游消遣以及閱讀影視同期作品、網絡小說等書刊,借閱書籍只是為了調節枯燥單調的學習生活。另外,以應付考試、撰寫論文、報考研究生、公務員、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為閱讀目的的學生“異軍突起”,應引起高度關注。他們急于求成,只借閱相關的模擬試題、考題匯編、習題集等書籍,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讀書計劃性強的學生,經常閱讀本專業的權威書籍。在專業期刊的閱讀方面,90%以上學生已經改變傳統閱讀習慣,選擇校園網圖書館主頁的大型全文數據庫,它所包含核心期刊種類的全面性,檢索的快捷性,是圖書館期刊閱覽室無法比擬的。
2讀者心理現象個性分析
閱讀心理是讀者為了實現獨特的閱讀需求,而產生不同的借閱動機、借閱行為、借閱興趣、借閱目的等復雜心理表現,還受讀者文化素養、個人愛好、生活經歷、不同性別、讀書多少等個體差異影響。在此,重點剖析閱讀需求和閱讀興趣。
2.1閱讀需求
當代大學生追求自強、獨立、開放、求新、求異、求變的新新人類生活方式,因此閱讀需求也呈多元化特征,其中兩大閱讀心理需求最為突出。
2.1.1關注社會熱點的閱讀心理。大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接受新知識新信息,另一方面也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實現自身價值,其閱讀必然融入時代潮流,關注社會焦點。比如目前股市火爆,大學生也不甘示弱,加入炒股熱潮中,一時間圖書館沉默已久的有關炒股書籍成為借閱新寵。總之,他們對周圍新生事物反應敏銳。
2.1.2追求實用至上的閱讀心理。大學生擇業的危機感,使得他們更注重實效知識的掌握,閱讀目的非常明確,圍繞考試科目的教輔資料,考研、考公務員、考托福、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計算機考級以及各類資格證書考試等有關書籍,國家需求哪方面的人才,這類書籍的閱讀就熱度不減。
2.2閱讀興趣
社會發展變化對當今大學生閱讀興趣的影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年輕的心理對時事的關注度和敏感度與時俱進,當前中國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的社會熱點,都成為他們選擇閱讀關注的焦點。隨著新的熱點出現,閱讀興趣也呈現階段性,比如注重自身素質發展的學生從中外名著轉到社交知識、心理素質書刊,閱讀興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和不穩定性。
3針對讀者心理現象。以人為本。因勢利導,勇于改革。創新服務
圖書館的文化氛圍和人文環境對大學生的心靈起著潛移默化的凈化升華作用。社會在前進,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不能墨守成規,應該與時俱進。
3.1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大學圖書館大到館址選擇、館舍設計、占地面積、環境綠化,小至內外裝修、通風采光、燈光照明等,都要體現一個大氣、優雅、舒適的讀書環境,對讀者閱讀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近年高校新建館在這些方面考慮比較周全,但舊館不太重視環境綠化等問題,應該引起關注。
3.2以人為本,提供親切的人性化服務
當今大學教育工作者注重尊重學生人格,圖書館也提出人性化和柔性化服務,圖書館擬定規章制度要多從讀者角度出發,利于促進和諧發展。殘疾學生、心理缺陷學生所占比例很少,過去沒有引起重視,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對待勤工儉學學生,也應該轉變觀念,不要把他們單純看成是來掙錢的,圖書館的氛圍不同于其他打工場所,對他們在生活上關懷、心理上幫助、學習上指導,當成應盡的義務。
3.3開展導讀,培養高尚的文化素養
經常深入讀者當中,主動推薦圖書,調整他們的閱讀傾向,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借還服務當中,雖然這句話講了很多年,但是許多圖書館其實依然如故。定期開展讀書座談會、專家講座,在活動中傾聽大學生心聲,了解讀者心理狀況和閱讀需求;指導閱讀,提高選擇和鑒賞能力,鼓勵閱讀更多更好的書籍;認識不同文化和思想觀念的本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糾正不良閱讀行為。這些工作看似簡單,目前許多圖書館卻做得相當欠缺,只有用心策劃,克服怕麻煩、貪圖安逸的思想,才能全面開展,長久堅持。
3.4指導利用圖書館,掌握信息檢索技術
組織新生參觀圖書館這項傳統宣傳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只有根據本校和本館實情,開動腦筋組織特色宣傳,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利用圖書館。圖書館歷來擔負文獻檢索課教學,長期以來許多學生選修僅僅為了混學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應針對本門課程的獨特性,結合專業,側重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舉辦實用性強的講座,介紹重要搜索引擎、大型數據庫的檢索方法等。大膽讓具有情報調研能力的學生參與本館的科研課題,提高情報信息的分析、預測和開發等能力。公務員之家
3.5加強信息建設,科學利用網絡資源
將圖書館主頁建設成為集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特色網站,吸引學生的目光,才能避免一味的獵奇和追求感官刺激。比如依據本校學生的上網心理、專業需求等,提供個性化的咨詢服務,開展網上心理在線咨詢,組織網上閱讀等活動。由于對館員素質要求較高,不少館因此從不涉足此領域。作為21世紀的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主動地開拓新服務。另一方面使用掃黃殺毒軟件實時預警,注意在線交流的動態情況,在培養自律和自控意識的同時,有效的監控不可或缺,從多方面形成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
- 上一篇:電視購物與電子商務迥異探究論文
- 下一篇:提升中專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