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9 10:14:39

導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內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相對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指實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個整體的系統機構。具體來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指高校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巧,結合學校師資力量,對全校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對有心理障礙學生進行幫助以及對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發現并接受醫院治療的完整工作機構。它包括組織管理體系、業務工作體系、培訓與認證體系、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生態環境體系、評估與反饋體系等。在高校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立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據,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完善則是心理健康教育更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

2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卻不盡如人意,逐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新問題,例如高校學生自殺,兇殺以及退學的現象頻繁發生,逐漸引起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也逐漸被大家重視起來。主要問題如下。

2.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欠缺,投入經費不足

經費投入問題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的問題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許多問題之一,對于實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極大的阻礙作用。根據一組對全國52所高校的調查數據顯示,對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40.4%的學生選擇了經費,55.8%的學生選擇了工作人員,17.3%的選擇了硬件設施,38.5%選擇了學校支持。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加大經費投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制機制是當前高校繼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舉措。

2.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形式化

當前高校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采取上課的形式,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上課的形式不僅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播,通過教師的講解,也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理解。但是,問題在于許多高校在上課的過程中,大都聚焦于表面,空有上課的虛名而無實際的意義。一方面,學生們大多在開始的時候勁頭旺盛,但是時間久了卻開始打醬油;另一方面,許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也是虛有其表,美其名曰是心理教育,實質只是做做心理檔案,以應付上級的檢查,而沒有真正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現在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都是半路出家,他們缺乏一定的專業性,而且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不能夠真正的為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卻反過來使它們對心理咨詢產生抵觸心理。

3構建和完善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3.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普及并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對象,因此,教師的專業性直接決定了其能否真正幫助學生。在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第一,師資數量少。現在國內高校的心理健康機構大都是由心理學專業或者具有心理學知識的任課教師來擔任,一方面這大大加重了專職教師的責任,另一方面導致教師注意力被分散,不能全方位的為學生提供幫助;第二,師資質量低。有一些高校由于校內缺乏具備心理學知識的教師,因此招聘大量的兼職教師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雖然數量多了但是質量卻普遍下降了,無法保證教育的順利開展。由此可見,招聘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勢在必行,高校要提高教師招聘的質量,并且采取以專職教師為主,兼職教師為輔的模式,建立專門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及增加數量又保障質量。同時,學校要注重定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并掌握學生心理發展的最新趨勢,預測并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另外,還要倡導教師積極地將理論培訓與實踐指導相結合,使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問題的解決。

3.2完善心理咨詢途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

網絡是當前高校學生離不開的信息技術,許多有問題的學生最先求助的就是網絡,由此,高校要不斷拓寬心理咨詢途徑,僅僅局限于上課的形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再者,許多心理有障礙的學生由于害怕同學們的異樣眼光,不愿主動去找老師溝通解決,這時,網絡就成為唯一能夠幫助他們的工具,但是又由于網絡的獨特性,許多學生不僅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導致問題更嚴重。

4總結

總而言之,高校應該著力于完善心理咨詢途徑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播途徑,根據當前時展,建立高校特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幫助高校學生及時、便捷、安全的咨詢心理問題,預防心理疾病,解決心理障礙。

作者:劉少英 單位: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