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

時間:2022-11-04 10:15:08

導語:網絡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時代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

1小學生心理特點

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7-12歲,處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有著特殊的特點。根據埃里克森的理論,這一階段兒童特征是勤奮對自卑的階段。在學校中,小學生不僅要努力地學習學校和家長要求的大量的知識,還要找到自己在社會和團體中所處的位置。他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尋找能讓他們體現“勤奮”的領域,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導,而導致小學生沉迷與網絡,那么將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依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積極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2網絡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與弊

有關網絡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早期研究大都是從消極的方面看待網絡對小學生的影響,卻很少有人看到網絡的發展給小學生帶來的積極作用。本文就針對網絡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利與弊進行綜合的分析。

2.1網絡時代下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極影響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處在不斷地發展階段,長時間接觸大量呈現的網絡信息,對小學生感知能力的發展有不良的影響;網絡信息泛濫性和不穩定性,對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影響,另外網絡上目前出現的很多信息會使孩子們學會投機取巧,不鍛煉自己的思維,而直接網絡搜索答案。小學階段兒童的自控能力還很弱,又加上這時期兒童的好奇心逐漸加強,容易被網絡中的游戲和不良網站所吸引,沉迷之中,無法擺脫,時間久了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甚至會引發心理障礙。過度地沉迷網絡會損害他們的精力,導致上課無法集中精力,無法正常完成課后布置的作業等,對其學習和生活都產生很大的影響。小學生大部分都處于皮亞杰道德發展的他律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一些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始網絡信息的肆意傳播,又加上在網絡環境中的隱蔽性,很可能會使他們過度地對自己放縱,產生不良后果。

2.2網絡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

網絡資源如若加以有效地利用,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優勢。網絡的特點決定了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穎性容易被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小學生所接受,利用網絡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能在一種新的形式下更深刻地接受教育;網絡資源的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等特點得到較好的利用,不僅可以使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學生數量增多,還能拓寬他們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網絡環境的隱匿和虛擬性,恰恰又可以使學生們敞開自己的內心,暢所欲言,讓心靈真正地處于開放的狀態,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強調共性和個性并存,而網絡資源的自主性與自助性相結合也恰好能體現這一點。在新的時代下,利用網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利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勢,發揮其優勢,來促進小學生心理的健康全面發展。

3網絡環境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利用網絡充實教師和家長的心理學知識,營造健康和諧的心理教育環境

小學生主要的活動區域由幼兒時的家庭和社區逐漸過渡到家庭和學校中,家長和教師在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缺乏正確的心理學知識,家庭教養方式的不科學以及不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會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那么通過網絡的資源,家長可以瀏覽專門的心理學論壇,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以及在應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時尋求專業的解答等;通過網絡資源,家長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了解、交流經驗,家長可以尋求專家的解答,學到更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家長對孩子的熏陶與教育尤為重要,在家長接受到這些豐富的知識后,會間接地在教育孩子上得到合理的運用。在學校中,心理教師尤其應該通過網絡資源了解更多的心理學方面的先進理念,已達到能夠更好地為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程度;其他老師也要不斷地通過網絡的資源更新積累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教學中教授給學生。

3.2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建立,是要用網絡將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充分地聯結起來,具體表現在,學校可以利用網絡與家長取得充分的聯系,得到有效的溝通,運用學校豐富的心理健康資源補充家長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并且還可以通過網絡與醫院和社區等取得聯系,聯合舉辦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詢和講座;學校、家長和社會應齊力積極配合,多建立一些有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站和幫助小學生心理成長的小游戲,讓學生在上網娛樂的同時也能接受到正規的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樂,增加積極潛能的開發。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將是未來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兩者結合發揮出最大的優勢,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有效地發揮到最好的水平。比如,可以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網絡心理知識評估等。

4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4.1重視網絡文化氛圍的營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要緊緊抓住校園網的建設。我們都知道網絡會吸引學生,所以在校園網上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模塊,比如設置一些心理小故事,心理悄悄話等主題活動;另外可以將一些有正面形象的人物傳記、反應和刻畫出人物積極心理特征的語句摘抄等放在網站上。因為小學生還未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會對一些榜樣人物產生模仿的行為,這樣也就間接地對他們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4.2將自我教育與道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促進健康人格的完善發展

小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很重要,要讓他們在認識自我中不斷成長,這對其身心發展有很大益處。在網絡的時代下,也無法避免一些道德缺失的現象,所以道德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合理地控制小學生的上網時間,注意引導學生的上網范圍,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注重網絡的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朝向正確的思想和認知,看到自身以及其他人的美德;小學生的人格仍在不斷地發展之中,這個時期要對其人格的發展重視起來,很多研究都表明,人格與網絡成癮有著很大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心理韌性等,有助于促進健康人格的發展,遠離網絡成癮。

4.3引導學生注意網絡中積極的心理信息,注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網絡中關于心理咨詢的信息及解答,有很多不夠專業,很有可能會混淆小學生的辨別能力。由于小學生辨別能力較低,對于一些解答容易產生全盤接受或者全盤否定的可能,這就會造成兩種可能,一種是小學生忽視了自身的心理問題,導致錯過最佳的咨詢階段;一種就是將自己本來很小的心理困擾無限擴大,貼上更加消極的標簽,胡思亂想,加重心理問題的程度。所以應注意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讓他們關注一些比較權威和專業的網站;另外專業的心理老師應該對所提出的心理問題給予詳盡的專業解答,使學生遠離誤區。小學生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積極開發網絡資源的優勢,以更專業的態度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未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鄭華榮 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