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

時間:2022-04-14 08:30:07

導語: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

摘要: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幼兒園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基礎部分,更應該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三至六歲的幼兒正是個人道德情感和是非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加強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為幼兒的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幼教工作者應該將當前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的發育成長相結合,發現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提高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幼兒園是一種學前教育機構,通常是對三至六歲的幼兒進行統一的德育和智育,讓幼兒的身體、智力、心理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不僅能夠讓幼兒學到簡單的知識,還可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集體生活,體會交朋友的樂趣,培養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園教育作為教學體制的基礎部分,對孩子的一生的發展都會起到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和道德品格培養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

(一)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就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來說,對幼兒的智力開發和知識教育為主要工作,經常會忽視對幼兒的心理教育,認為幼兒年紀太小,不適合進行心理的教育,即使部分幼兒園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只是走形式,或僅僅對性格內向和存在行為問題的幼兒進行教育,然而事實證明,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重要,能幫助幼兒順利的度過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銜接時期,并且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

(二)個別幼教自身素質不高

近幾年,幼兒園頻頻出現虐童事件,在各界人士揪心的同時,也反映出部分幼教自身的素質問題。很多幼兒園都認為幼兒課程都是些基礎知識,幼教不具備專業教學水平也可上崗,恰恰相反,幼教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還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愛心、耐心,很多幼教僅僅是中專畢業,自身素質不高,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耐心,甚至打罵學生,給幼兒的心理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三)心理教育課程的單一

幼兒園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內容形式單一,而且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嚴重脫軌,導致教學成果不理想。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局限在心理健康課堂上,不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學和游戲活動教學,使得幼兒對心理健康課程完全沒有興趣,課程效率不高。

二、加強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心理教育與課程教學的融合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獨的,而是應該融入到方方面面的教學工作當中。幼兒對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如果僅僅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來講述理論性問題,幼兒必然理解不了,因此,完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上課的過程與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和,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教育。例如:在上體育課時,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加強團結合作,相互幫助,讓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如何與同學進行情感呢溝通,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的相處,消除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水平。

(二)師生情誼的建立

要想加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現在的幼兒大都獨生子女,深受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寵愛甚至是溺愛,不僅會養成孤僻的性格,還會有自私的不良心理。孩子剛剛融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會感到難以適應,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交新朋友,這個時候,教師應該融入到幼兒當中,主動與幼兒交朋友,并且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建立友好的情誼,讓學生能夠在積極的環境中學習,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

(三)心理教育內容和方式的創新

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來說,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十分關鍵。幼兒園的小學生都處于三至六歲,接受能力差,注意力不夠集中,因此,幼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幼兒年紀較小,比較貪玩,教師應該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接受心理健康課程,利用多媒體、游戲教學等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提高幼兒心理教育的成果。

(四)家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門簡單的課程,不僅學校要加強教育,更需要家庭的關懷教育。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在幼兒的成長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更應該時刻關注幼兒的成長。我國有關數據顯示,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可見,家庭教育對幼兒的身心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生活壓力的加大,讓很多父母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首先,父母應該在工作之余,多抽空陪伴在孩子的成長程中,將心理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其次,父母不應該在孩子的面前爭吵,以免給幼兒造成心理陰影。

三、結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對幼兒的身心成長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心理教育的不足之處,通過心理教育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師生情誼的建立、心理教育內容和方式的創新、家長與學校密切配合等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兒心理素質,幫助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

作者:齊明華 單位:河北省青縣金牛鎮大杜莊中心園

參考文獻:

[1]趙慧霞,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創新教育,2014(19)

[2]連潔榮,論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與游戲的心理功能[J].教育教學論壇,2012(22)

[3]游丹紅,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析[J].教學研究-幼兒教學,2014(03)

[4]劉嫄嫄,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探析[J].幼教研究,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