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

時間:2022-07-29 08:52:27

導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

摘要:由于受到現代生活中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而我國對高職院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關注顯然還不夠,甚至可以說狀況不容樂觀。本文將通過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以及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解決辦法

目前我國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在一個起步階段。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或者是存在過心理健康問題。中考結束后從初中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可能存在一些不適應,或者由于生活心理因素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壓力等等,使得高職院校學生這一特殊性大學生群體往往比其他群體更需要受到關注。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怎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何種形式開展就成為了教師需要面對的一個首要任務。

一、高職院校中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現狀

(一)對升入不理想院校造成的心理落差

剛剛升入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也許還在懊惱中考的失利,還在憧憬自己所向往的中學生活,因此可能會對目前所處的生活環境感到不滿,這就造成了學生心理的落差。這種落差就很有可能會使學生出現失落、自卑、憤懣、煩躁等一系列的負面因素。長此以往,這些負面因素就很有可能滋生學生的一些心理疾病。

(二)學習環境不適應造成心理壓力

許多學生在升入高職院校后,以為離開了初三緊張的學習生活就可以完全把學習拋之腦后,肆意放縱自我。相反高中其實是一個屬于個人自主學習求上進的過程。很多學生還并沒有養成這種習慣,甚至是學校開設的課程也逃掉,把時間都花費在了無休止的娛樂上。高職院校本應該是強調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與身邊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形成鮮明的比對。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就會對自己感到自卑和空虛,從而產生心理壓力。

(三)人際關系不和諧造成心理壓力

剛剛升入高職院校后,學生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環境,離開了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和朋友,這有可能讓學生出現空虛寂寞的感受。本來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生可以交往到更多的朋友繼續擴展自己的交際圈。然而有些學生缺乏溝通技巧不適集體生活。或者因為性格因素以及地域生活習慣不同,造成同學關系處理不恰當。時間一長,過多的缺乏人際溝通會使學生產生許多負面情緒。

(四)經濟因素造成的心理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費很大程度上都遠遠高于高級中學的學費,對于一些家庭環境并不富裕的同學來說,這是一項比較重的經濟壓力。家庭貧困的學生本來自立意識就比較強,為了解決過重的經濟負擔,學生有可能會選擇做兼職工作來賺錢緩解經濟壓力。面對一些經濟寬裕的同學,這些貧困的同學往往就會感到心理的不平衡感。由此而產生了心理障礙和負面情緒。

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視

相對國家本科大學來說,高職院校或許受到的關注度并沒有那么高,教育方面的經費本就不高,投入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經費幾乎被壓縮為零。但是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來說,他們也同樣需要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就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環境不容樂觀。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接近半數的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感到不自信,接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己存在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只有極少部分的同學認為自己從來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

(二)高職院校缺乏相對應的管理部門

我國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程度上還停留在初級階段,許多高職院校沒有一個明確的部門是針對幫助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甚至有的院校根本就沒有一個這樣的機構。這和國外一些高職院校的處理上還存在很大差距。這種情況也就造成了學生產生了心理問題而無處咨詢,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有些學生因為一些原因并不愿意告知給同學老師,又找不到合適的可以傾訴的對象。長時間的壓抑造成心理上的疾病,也就難免會出現輕則打架斗毆,重則刑事案件的情況了。

(三)整體水平落后教育工作不落實

相比上一種情況來說,有一部分的高職院校有自己的相關機構,但是相關的教育工作做得卻很不好。這有可能是因為這些院校對這些部門的投入不夠,也有可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員能力不夠專業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總之,這種情況使得這些相關部門形同虛設。學生本應該在這里得到問題的解決,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教育工作沒能夠落實,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是沒能得到解決。

(四)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不夠

國內許多高職院校對于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大。高職院校內沒有一個平臺告知學生可以獲得什么樣的幫助,以及在哪里可以獲得這些方面的幫助。根據調查,有些學校有自己的相關教育部門和心理診療室。然而大多數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去過這些教育部門甚至根本不知道該部門的存在。這就恰恰說明了這些學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廣還遠遠不夠。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原因包括學生主觀不愿意接受幫助或是害怕透漏自己的心事等,這也同樣造成設立了部門卻無人問津的尷尬。

三、更好地開展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建立相關部門并進行科學的規劃

本文之前也提到過造成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不利的一個首要原因就是沒有建立相關的部門。所以,創立一個有效的部門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創立一個部門還遠遠不夠,更要對其進行科學化的規劃管理。要做到科學化管理就要知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從長遠上考慮。適當提高相關部門的辦事能力,投入一定的費用以供長期發展。要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工作方式,摒棄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要推陳出新,青出于藍并且勝于藍。高職院校要讓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類型的教育一樣成為學校長期存在和發展的重要一環。

(二)加大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廣力度

許多學生可能并不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包括許多教師群體也都存在著這樣的誤解。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再接受這樣一種多余的教育,而老師可能覺得學生只要把課堂上的學習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不應該浪費時間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針對這些誤解,學校領導一定要予以提示和教導,在思想層面上讓學生和老師放棄這種錯誤的觀念。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必修課告知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開展專項活動引領學生進行體驗和嘗試,或者是通過校園活動、校園網站、展示欄等方式將心理將康教育推廣出去。(三)以多種途徑開展教育工作教育不是死的,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同樣也可以是多樣化的。學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拓寬開展教育工作的方式。設立一個有關部門只是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處可尋,也并不是萬能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可以是這樣的:學校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設立一個專項診療室,專門為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排憂解難。也可以定期請比較著名的教育工作者來學校進行訪談活動;可以在校園網上設立一個專門的版塊,在互聯網上以匿名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重點幫扶;可以是以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出現在同學們的視野里;當然也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良好氛圍感染學生,用專項閱讀的形式治療學生的心理障礙。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四)加大經費投入培養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不利,還有一個最重要卻也最容易讓人忽視的原因,就是師資力量不夠雄厚。學校對教育工作者的培養不夠,沒有培養出足夠多能掌握相關知識的教育工作者。缺乏好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響非常大。學校應該加強對于心理學專業有一定研究的教師群體的選拔,同時,也可以開設教師培訓課堂請專職人員參與培訓兼職教師。另外,也要提高學工群體的整體心理教育水平和專業素質。這樣在課堂內外都有素質過硬的教育工作者進行把關,才能讓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四、結束語

我國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應該被忽視,而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其同樣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優秀的人才不應該只是具備優秀的專業技能,同樣也應該具備優秀的心理素質,這樣的人才能夠更好的走上社會并且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作者:劉麗 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鄒燕,鄧黎.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J].科教導刊(下旬),2015,No.24610:164-165.

[2]李紅梅.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No.13705:88-89.

[3]蘭麗.基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No.18903:224-225.

[4]胡月香.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J].人民論壇,2010,No.30529:148-149.

[5]吳波.高職院校圖書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方式探討[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v.23;No.820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