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和對策

時間:2022-02-17 08:43:12

導語: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和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和對策

摘要:如今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有不自信、逆反心理、沉迷網絡游戲等方面。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大致方法有設立豐富多彩的心理課程和多種類型的心理咨詢服務,加強學生工作者的心理輔導文化知識、并利用一些網絡工具,或經常與學生談心的交流方式等對策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對策

高職院校大學生是國家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的興盛衰敗主要看大學生教育管理的質量高低,這其中不僅依靠他們的健全心理素質與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當然也離不開學生自身文化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升。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業荒廢,沉溺網絡游戲、道德失衡的現象客觀存在,并且休學、退學、虐待、打架群毆等不良事件逐年遞增。這些令高等職業教育工作者擔憂,學生家長困惑的心理問題,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

1、不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自尊、自信、自律的良好心態應該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應該具備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產生不自信心理取決于很多方面比如學習成績,家庭狀況,社會階層,地區差異等不同會使一些學生產生自卑感。不自信人群是一個弱勢群體,學生工作者應當積極去關愛引導他們,不要因家境、金錢等客觀東西使自己形成攀比心理從而自卑,不要因為暫時的失敗而自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應該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多去求知識求做人,在現有的條件下充實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取得更大成功。

2、逆反心理

它是人成長過程中必定要經歷的一種現象,它是一種以“對著干”為基本特征的心理行為反應。我認為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2)學校不良因素的影響。此外,我們施教的內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輸和填鴨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做學生管理工作的,我們在與學生溝通上要講究“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改善我們的工作方法,因為這些同學更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當我們真正放下架子平等的換位思考的與學生交流時,這對逆反心理嚴重的學生是有效的,然后再根據他們的所思所想給予正確的引導與關心。

3、沉迷網絡游戲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們提供了便利的廣泛的服務資源的同時,也給大學生造成了適得其反的影響。想必每個高職院校都有網絡成癮的學生,這也成為如今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一大難題。同時過重的好奇心以及薄弱的自制力成功帶領他們走進網絡的世界,這是大學生網絡成癮的自身原因。而網絡能夠成功讓人上癮的原因來自于它能使人產生莫名的親密感,無壓抑感,自我操控感。除此之外,家庭學校社會的監督管理引導不完善,使大學生順理成章癡迷網絡。學生自身能認識到網絡的利弊,合理控制上網時間,恰當利用上網優勢,讓網絡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一把利劍,這是如今高職院校大學生應該做的。

二、解決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有

1、設立豐富心理課程和心理咨詢服務

在高職院校中我們應該多多設立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多樣化課程,有目的性的給學生們灌輸一些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根據各時期的成長變化給予針對性策動,例如《心理學》《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課程,當然這些課程的設立不是單單讓學生只是硬背一些概念定義等知識,主要是讓學生如何正視自己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心理問題,以及如何自我調節這些問題,最好能幫助其他同學解決此類問題。因為現在90后大學生不喜歡枯燥的形式教學,如果提不起他們的興趣會使其適得其反;適當在大學里多組織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聘請一些有影響力的心理大師或社會人士來做報告,通過真實案例來引導教育學生。

2、加強高校學生工作者的心理輔導知識

要想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有所改善,首先要加強高校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指導能力。其次,高職院校的心理部門應經常對教育工作者進行心理指導能力培訓。筆者認為一個學生思想受學生工作者思想影響,另外高校也應該定時組織學生工作者進行工作交流會議,相互探討交流工作心得和工作經驗,匯報學生的思想動態最好拿出自己的經典實際案例來交流。身為思政輔導員不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上發揮積極作用。為個別心理測試不太良好的同學按教育局要求的分類指導建立好詳細檔案的同時更應該融入他們,建立信任,其實他們希望老師也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也渴望我們關注關心他們,當然這就需要我們學生工作者拿出更認真的工作態度,更專業的心理方面的知識來為學生服務。

3、利用現代網絡來解決學生的心理誤區

隨著社會進步,超級校園,微信,QQ等信息工具的利用深受學生們所青睞。比如可以運用網絡上一些熱點,焦點來影響學生們的三觀(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再有可以有微信或QQ轉發一些心理測試或心理學的照片以及一些解決辦法,讓學生們可以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個初步了解,也有助于自己調節調整以更好地狀態投入的學習生活中,更主要的是網上的交談,沒有了老師與學生的身份、等級的存在,學生與老師可以暢所欲言,使得在現實生活中老師與學生的尷尬不復存在,拉近彼此間的關系。老師也就可以借此機會了解到學生們的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情況。而并不是只是定期的向班干部進行了解班級內的情況。這將更有利老師對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對癥下藥,進行引導。這種方式以后將更有利于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相處,也更有利于以后的教育工作的發展。最后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小視,只有正真了解,熟知這些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以及相關理論方面的東西,我們高校輔導員才能去認真系統的學習一些相關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聽一些心理學大師的講座,看一些解決心理問題的真實案例,從而充分利用各高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來幫助那些大學生走出心理陰霾,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我想長期如此,高職院校大學生身心會跟健康向上,為以后祖國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職人才!

作者:高玉川 單位:天津青年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