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探討
時間:2022-03-03 03:24:02
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大,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高校近些年來大力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遠遠無法與社會的變化相適應,存在著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為擺在高校面前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本文從認識分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出發,闡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狀,并提出如何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校工作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大力推進,要改進以及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認識發展的成熟階段是大學階段,大學生是一類群體,這類群體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當今社會高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壓力、競爭以及誘惑,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心理的健康造成了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重視。特別是2016年開學后高校里接二連三的出現殺人、自殺、暴力沖突等行為極端事件,媒體、大眾將問題指向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預防心理疾病并建立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對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現狀
2.1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關注程度不夠
近些年來,高校都設立了大學生的心理咨詢中心,但是,由于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沒有達成共識,讓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缺乏導向性及科學性等。一些高校在投入經營上,拿出的時間、精力較少,缺少實質性的投入和建設,使得這項工作沒有組織領導保障,有嚴重的形式化。
2.2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規模有待擴大,管理有待規范
很多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僅僅浮于表面,對此沒有足夠重視,導致專業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僅有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專業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難在現有崗位上尋求專業突破,工作量與薪資不成等比,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流動性大,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一般由兼職老師擔任,輔導員、院領導很多時候扮演著心理咨詢師的角色,無論從工作重心、人手配備、專業領域上都很難普及和深入,更多地流于形式。特別是對一些沒有心理咨詢經驗的工作人員來說,工作方法可能因為專業水平不夠而欠妥,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不能及時有效解決,這些都有可能為將來的突發事件埋下禍根。
2.3心理健康教育手法單一
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知識教育混為一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法普遍是開設心理知識教育課程,以課堂的方式傳授心理知識的課程,過于片面,還與實踐脫軌,教學形式單一,課程考核脫離實際,空談互動性、實踐性。老師在實際的心理解惑中手段單一,方法落后,不懂得運用心理專業知識來給學生輔導和解答,一味的苦口婆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3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模式創新
3.1相關部門加大重視力度,從各方面著手改善
教育主管部門在觀念層面上要高度重視,在人才培養、政策引導、資源分享等方面發揮起重要作用。高校領導要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重要工作日程安排,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詢體系,讓教學條件得到有效的改善,讓教育與輔導、咨詢與互助、課內時間與業余時間相結合。
3.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面,高校教師想要讓自己成為引導者,如果僅靠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有效的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開展工作并順利進行的前提,是需要教師在心理健康的教育方面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專業素養。
3.3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辦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通過開設心理知識教育課程的方式進行,僅僅靠相對片面的一門課遠遠解決不了當前學生不斷增多的心理問題。高校應該在心理咨詢模式方面不斷創新,在心理教育工作的水平上不斷提高,進一步拓展新渠道。在教學上,一方面可以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課程。課程講授過程中可以拿實際案例來佐證,提高理論真實感,在實習、專業實踐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抗打擊能力訓練、自我認識訓練等等。另一方面可以教學多元化,提高教學效果,引導學生多途徑學習。可以利用網絡精品課程、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形式來讓教學的生動性得到提升。在資源上,可以借助學校各方面的條件優勢,與其他單位之間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加強,動員社會以及學校的力量,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教學、管理等方方面面,積極尋求社會的支持,消除消極因素,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榮雪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蔣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5).
[2]劉靜.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J].現代交際,2016,(2).
[3]陳雪蕾.略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
- 上一篇: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 下一篇:初中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