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分析
時間:2022-08-21 03:26:38
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夢的提出,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對培育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隨著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突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新形勢下確保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闡述以生活輔導室為新的載體,創建高校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提出探索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生活輔導室;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設有完備的設施,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從這項工作的實效性來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程度還不高,效果還不明顯。因此,健全的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是切實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
1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含義
大學生生活輔導室是高校輔導員,在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機結合的實踐中總結發展起來的,它是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學業、就業、心理、情感、生活等事物進行輔導的場所,通過這種新的載體,引入學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大學生把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統一起來,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組織、管理、交往以及工作能力,解決他們在學業、生活、情感上的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困惑。通過干預大學生心理危機案例,針對不同年級及學生群體特點,按計劃開展的團體輔導、讀書交流、感恩教育、心理劇創作等這種學生樂于參與的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情商發展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2高校建立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意義
高校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建立,進一步提升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水平科學化發展,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建設。
2.1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生活輔導室的建立,可以使基層院系明確學校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及情商培養工作的目標與指導,更好地配合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開展心理咨詢、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危機干預工作的成功開展,加強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化管理水平。
2.2構建基層院系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發展工作平臺。學校各院系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健全生活輔導室的工作制度、培訓制度、值班制度等保證生活輔導室的合理利用。利用輔導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發展工作,以及自主開展有院系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發展活動,極大的提升了基層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
2.3搭建校、院系、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通過生活輔導室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可以培養一支高情商、能夠掌握心理咨詢工作職業技能的隊伍,有效地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發展教育意識的自我養成,使學生更加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與健康人格的提升。
3構建高校大學生生活輔導室工作機制的途徑
3.1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硬件設施建設。生活輔導室建設要依據對輔導室預期功能的設定和教育工作的需要進行設計,也要考慮符合心理咨詢的要求。在房間的布置與區域分割時要充分的考慮到輔導室的功能與教育工作的要求,具備可以進行談話、開展小型團體訓練、閱覽學習等基本功能。為學生創造一個便利、舒適、安全的輔導環境,此外,輔導室的建立還需要具備以下三點要求:名稱的選擇:應選擇親切、生動、貼近學生心理,易于接受的名稱。地點的選擇:輔導室的選址要注意最好選取學生能夠容易找到、比較便利,又不會在眾多人視線注視下的場所。此外,輔導室要有比較好的隔音設施,注意保護學生活動不受外部環境的干擾。氛圍的選擇:輔導室內部環境要優美、溫馨、舒適。保證學生來訪時有足夠的親切感、安全感,可以自由暴露自己,真實的與輔導員進行交流溝通,參與團體訓練活動,在離開時有所觸動、啟發,最終獲得心靈上的成長。
3.2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給予這項工作積極的重視,對生活輔導室要規范管理,鼓勵院系選派專門人員接受專業心理學相關培訓,并給予相應的政策與經費支持,要積極組織院系的相關人員、心理委員開展專業性的學習活動,加強輔導室師資隊伍建設。基層院系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該項工作。院系專門人員院系應積極調動院系內部已取得相關資質(如: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學生工作干部,及班級心理委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培養工作,組織他們參與相關內容的培訓活動,增加相關心理健康理論知識和活動技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
3.3大學生生活輔導室的工作內容建設。大學生生活輔導室是基層院系、學生班級對大學生的學業、就業、心理、情感、生活等事物進行心理咨詢服務、危機干預以及學生活動的場所。院系層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發展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咨詢服務體系。依托生活輔導室針對本院系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服務。為了保障心理咨詢的專業性,輔導室開展的心理咨詢需由具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質學生工作干部開展,以小型互助類團體輔導為主(如學業困難學生、人際關系交往障礙等不同類別的群體),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困惑,使學生在心理互助的過程中,提高心理自助能力。咨詢服務工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并做好文檔資料的保密工作。在咨詢過程發現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轉介給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處理。(2)危機干預體系。依托于生活輔導室開展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工作,形成危機預防的意識,院系專門人員及班級心理委員應具備識別學生心理危機的能力以及簡單的干預技巧,并注重危機干預工作中篩查工作。對于突發的心理危機情況及時進行干預,能利用輔導室解決的心理危機問題盡量在院系層面解決,需要提交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處理的心理危機,由輔導室人員配合心理中進行干預。對于危機預后的學生,要由輔導室專業人員進行實時關注及有效追蹤。(3)學生活動體系。生活輔導室的設立促進了校、院系、班級層面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培養活動的全面鋪開。
輔導室具有專業資質的人員應指導各班級心理委員針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情商培養的宣傳教育活動,如心理讀書會、小型心理訓練等指導學生助人自助,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輔導室針對院系自身特點及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積極開展學生成長關鍵期和關鍵點的指導工作,如入學適應性調節、考前減壓、專業咨詢和職業生涯規劃等活動,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個性能力特點,以利于學生做出合適的選擇。
作者:蘇暢 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R].北京:新華社,2016(7):1.
[2]佘雙好.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朱敬先.健康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王泰寧.大學生學業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