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研究
時間:2022-08-10 09:47:17
導語: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本、契合學生需要的一種教學模式。然而,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由于學生的心理慣性、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等因素影響,其翻轉課堂模式的運用并不理想。本文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展瓶頸,簡要探討了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翻轉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翻轉課堂模式;運用
1.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運用翻轉課堂模式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的是服務學生心理需要,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惑,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學生克服心理壓力的能力。心理健康課程與中職學校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健康課程不能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知識講解為主,要達到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育活動。中職心理健康教學課程,運用反轉課堂的模式,更有利于課上與課外的有機結合,實現心理健康教學目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心理需求,尊重學生心理意愿,根據學生的特點,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這一點正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可或缺的。另外,翻轉課堂注重實效性。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注重實效,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他不僅強調學生對于心理知識的掌握,更加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內化于心,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增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更有利于充分了解學生個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便于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洞察學生的心理困擾,并能夠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目標。
2.影響翻轉課堂實效性的瓶頸
心理健康課程與中職學校其他課程不同,心理健康課程知識教學,對教師專業化要求也比較嚴格。教師不僅要把握課程教學目標,還要控制好教學過程以及教學進度,能夠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實現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效果。翻轉課堂運行過程中,雖然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較靈活,也增加了課堂互動交流時間,但是,在課堂教學整體線條流暢把握上給教師增加了很大難度,突破課堂的硬性束縛,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導致一些教師難以應付。另外,受教學條件以及師資條件等因素影響,一些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素質良莠不齊,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是科班出身,雖然經過短期培訓,但是由于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翻轉課堂更加注重課堂互動環節,注重通過理論知識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然而,一些學生受傳統思想影響,不愿意主動與教師交流,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羞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課堂互動環節,學生很難主動去表達,不認同或者不參與。個別學生由于教師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中頻繁使用互動交流模式,反而對心理健康教學產生排斥心理。心理健康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如果學生沒有積極響應,那么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就變成了一種形式,反而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難以實現。以微課為主要載體的翻轉課堂,課堂交流互動比較頻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影響著反轉課堂實效性。然而,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一些教師不知道如何與學生互動交流,課堂互動環節主要是教師的問與學生的答,此種活動更多的流于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翻轉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屬于一門綜合性課程,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教師不僅要了解課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更要了解學生的特點以及心理需求,因此,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想增強翻轉課堂實效性,就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不僅要切合學生心理成長規律,更要切合生活,切合實際,所以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掌握心理調節技能,也是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翻轉課堂實效性的有效方法。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不是單純灌輸知識點,而是通過翻轉課堂,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吸收。所以,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增強翻轉課堂實效性,還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要把互動與交流帶到課堂,還要通過案例分析,采用情景模式營造氛圍,實現有效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只有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才更有利于熏陶學生的心靈,實現心理健康課堂教學效果。中職心理健康教學課程,目的是服務學生心理需要,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惑,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心理差異,學生的心理素質也不一樣,在心理健康教學課程中,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質,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因此,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心理反饋為結點,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自我調適,實現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于調節中職學生心理狀態,增強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并不樂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心理健康教學課程中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搭建學生與教師交流平臺,更有利于增強師生的有效互動,提升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效果,給心理健康課程發展帶來活力。
參考文獻:
[1]雷娟.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踐行“體驗式學習”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5).
[2]羅月英,王才康,聞明.中職生希望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08).
[3]劉海燕,寧淑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需求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9).
[4]王淑梅.“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6(35).
作者:李楊 單位:長治衛生學校
- 上一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技巧
- 下一篇: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