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在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時間:2022-09-21 03:49:13
導語:音樂教育在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各級各類學校都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做學生成長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教育,然而,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卻為沒有找到好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感到困惑,其實,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心理教師的專利,利用其它學科的輔助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音樂教育就是其中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音樂教育;職業(yè)院校;心理健康
1音樂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淵源
20世紀末興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是由時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馬丁•賽里格曼于1998年首倡,作為一個嶄新的領域,它涉及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其主要倡導宗旨與藝術有著同樣目的,它注重人的主觀體驗,側重培養(yǎng)人的審美力、創(chuàng)造力、利他觀念和職業(yè)道德等等。而音樂教育也正是審美力、創(chuàng)造力給人們的具體展現(xiàn),當人們在演唱會現(xiàn)場聽音樂,實時被演唱者的表演所打動產(chǎn)生共鳴,其實這就是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心理變化,因此,人們把它歸結為———音樂心理學,也可以說成是音樂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反應現(xiàn)象。另一個現(xiàn)象,目前在我國的一些著名的音樂學府專門設立了音樂治療實驗室,這類實驗室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為目的,以音樂為切入點,對人進行心理疏導、干預的實驗,目的就是通過聆聽音樂達到治療心理疾病??梢?,音樂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是有著微妙的淵源的,運用好音樂教育這一心理教育手段,比單純的、說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2音樂教育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
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始終把美育教育列入教育的方針中,政府主管部門針對各級各類學校都制定了相應的教學大綱,可見音樂教育是學生成長階段不可缺少的。我們都知道有著心理抑郁病癥的人往往表現(xiàn)在心情沉重,覺得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喪失對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平時孤僻,經(jīng)常是獨往獨來,總是活在個人的精神世界中。然而,音樂教育恰恰就能改變有這種病癥現(xiàn)象的學生。在日常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不難發(fā)現(xiàn),音樂活動占的比重特別大,學生對他們喜歡的專業(yè)愛不釋手,到他們的社團活動時間,每個學生早早就來到活動室參加活動,并且到了癡迷的程度,甚至有時投入的連上課的時間都忘了,特別像一個專業(yè)的樂手或歌手,每個團隊特別團結,積極向上,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特別積極,為了榮譽可以盡全力去努力,集體的榮譽高于一切,這就和有著心理病癥的學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我們利用音樂教育這一手段,把有著心理病癥的學生引領到學生音樂社團一起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長此以往個別有著心理病癥的學生一定能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他們會不知不覺從他們的個人世界中走出來,這樣既發(fā)揮了音樂以娛樂為主的獨特性,又罷脫了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枯燥,使學生很容易地得到了教育。
3把音樂教育視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新途徑
心理健康問題不是天生就有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家庭突然發(fā)生變故或是個人學習、情感、生活中遇到困難,一時不能自拔而造成的,由于突然遭受打擊,又沒有及時得到調整,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事業(yè)、前途不抱有太多的幻想,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通常我們首先會想到找心理醫(yī)生去解決,其實在病癥的早期完全可以有意識的通過音樂教育的手段,去影響學生,帶領他們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具體做法是在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滲透,把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關聯(lián)起來,通過音樂作品欣賞實例,來影響學生,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啟迪。如我們在欣賞德國作曲家和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作品時,通過介紹作曲家的生平,讓學生對作曲家一生的經(jīng)歷感到由衷的折服。對貝多芬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一生非常清貧,作為一個作曲家在他的后半生得了嚴重的耳疾———失聰,可想而知這對一個作曲家的打擊有多大,然而貝多芬卻沒有消沉下去,一邊與病魔作斗爭,另一邊卻繼續(xù)他鐘愛的偉大事業(yè),他為人類留下了很多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通過貝多芬的經(jīng)歷,在無形中點燃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增強自信心,克服眼前遇到的暫時困難,培養(yǎng)學生在逆境中頑強拼搏的精神。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明顯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職業(yè)學校非常棘手的問題,一些陳舊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已經(jīng)滿足不了當下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要想更合理地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育思路和理念的束縛,其次尋找一條對當代職業(yè)院校學生更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和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擔負起社會發(fā)展歷史重任,成為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賈超.談音樂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淵源及影響[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1-103.
[2]楊永蘭.音樂欣賞教學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5(16):89.
[3]黃旭紅.探討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魅力中國,2017,(15):167.
[4]恩榮澤.論音樂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2(6):100-101.
作者:李勇 單位: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
精品范文
1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