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研究
時間:2022-04-09 03:49:26
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是當前高等教育重要內容之一,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及路徑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們心靈的健康成長。多年來,我國教育體系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已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作用與影響,但就目前來說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針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方法及路徑進行研究,探索創新管理方法新模式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健康管理;現狀;新模式
回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艱辛歷程,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人們對思想上層建筑的追求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大學生在校學習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更多上升到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思想上層建筑高度。本文試圖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角分析和解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合理有效地探究正確的方法路徑研究。[1]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的意義
中國已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走過了四十個春秋,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慢慢走向強起來,過去人民生活的溫飽目標已經轉變為思想和精神上層建筑的需要。在物質條件相對優越的今天,加強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個人、社會、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把人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上來,特別是高校學子們的心理健康。[2]高校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支柱性人才,僅僅具備知識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善的,國家在全面發展經濟的同時,切勿忽視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健康的定義包括身體與心理健康并重原則。[3]堅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針,著力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力發展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完善社會健康保障制度,真正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相結合,使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發展,這樣一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對學生、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的現狀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計劃的實施,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標正在有序進行當中,高校大學生數量正處于逐步增長的趨勢,具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隨之增多。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方法相結合正處于起步階段,教育部最初在上海各大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區,并取得顯著效果。過去由于缺乏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高校跳樓輕生事件、馬加爵殺人事件、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問題時有發生,歸根到底是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導致。目前,全國多個省市高校已經開始重視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陸續開展高校新生入學心理健康測試與評估,并對每名學生做出測評報告,將其中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組織起來,由高校心理健康咨詢師逐一以訪談的模式進行心理健康咨詢疏導,這種“過篩式”的測試與后續咨詢疏導服務在遼寧省已經全面開展,取得顯著效果。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是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對指引高校大學生走上理想的發展道路具有正面積極的影響。
三、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團隊體系不完善。構建合理有效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團隊體系已經成為現階段各大高校競爭發展的一項重要評定標準,同時也是提高院校核心競爭力的基石所在。雖然近些年來教育部下發相關文件,關于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隊伍建設標準,但實際落實情況確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人才培養嚴重不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分析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渠道,大學期間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將會對部分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造成嚴重影響。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由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校醫院等部門人員兼任,這些人員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能力,只是硬性完成課時任務,難以達到教學標準。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建立不完善問題也尤為突出。據統計,全國目前僅有少部分高校開設校園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中心,難以滿足相應需求,并且咨詢教師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某些高校能力較差的咨詢師將學生們的咨詢僅僅當作簡單的聊天,沒有專業咨詢及情感疏導,并且沒有對咨詢做出相應判斷的能力,這是對心理健康教育極其不尊重。聘請專業心理健康咨詢師費用相對較高,僅有國家級重點院校具備相應條件,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人員編制有限,很難滿足心理健康教育咨詢部門崗位需求。(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隱秘性”問題。很多學生認為心理健康問題具有“隱秘性”特征。高校大學生正處于剛剛成人階段,很多心理方面問題也在此時一并出現。面對情感與人際關系等敏感話題,很多學生選擇的是回避與沉默,這就造成學生們出現的心理問題由于內容的隱秘性而難以啟齒。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們情感閱歷不深,不能以正確的方式控制情緒,難免會做出一些的荒唐舉動。面對“抑郁、孤僻、固執、膽怯、精神病”等問題,學生們認為這是被他人嘲笑的敏感話題,想方設法地隱藏自身的心理問題。由此引發高校心理健康求助率相對較低,學生們不愿意面對面說出自身的心理問題,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其實這種思維是完全錯誤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每個人不可避免出現的,大學生們應該以樂觀開朗的心態去面對,而不是像秘密一樣隱藏起來,這樣將會更有利于自身接受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使學生們能夠走在健康的成長道路上,這就提醒我們解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隱秘性”問題已迫在眉睫。
四、解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的方法及路徑研究
(一)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師資團隊建設。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問題能否做好,相關師資人才培養問題是重中之重。各大高校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培養,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相關專業科學,培養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人才,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核心構建一系列專業科學工作體系,同時配備相關考級準入制度,達不到專業能力水平評估考試標準不得上崗。各大高校應著力培養一批專業心理學教育教學工作隊伍,合理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編制,組成獨立的校園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中心,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進行合理疏導,并以專業知識去引導學生們正確處理自身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配合后期與輔導員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們是否已經真正解決自身問題,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團隊建設最根本目的。(二)構建動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新模式。動態網絡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具有虛擬性與廣泛性特征。將動態網絡與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發揮其本質特征。首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備很強的思維邏輯性,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授課模式使學生們很難當堂理解和吸收其核心知識點,課后又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儲備造成研究困難。通過動態網絡平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授課,可以充分利用動態網絡平臺的錄像回放功能,學生們當堂沒有消化的知識點可以通過教學回放功能進行反復研究分析來解決相關課程疑問[4]。其次,利用動態網絡平臺的虛擬性特征,在高校官網上開通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平臺,并且由校內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成員為學生在線解答心理健康問題。這種與動態網絡相結合的新模式有效解決學生心理咨詢求助率過低的問題,學生們認為難以啟齒的心理問題,通過網絡咨詢平臺以匿名的方式向心理咨詢師提問,既可以接受心理健康輔導又可以避免暴露個人信息。目前,部分具備完善師資力量團隊的高校已經在其院校官方網站設立心理健康服務板塊,輔以專業能力較強的咨詢教師為學生服務。這一板塊的建立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教師來說,不僅有機會深入分析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結構與特征,而且還可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真實案例的資料收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形成更為獨特的教育教學新模式[5]。動態網絡在未來將會成為高校大學生與心理健康教師溝通聯系的一道橋梁,動態網絡與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相結合已勢在必行。新時代下的中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已經成為各大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才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會以自身的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才會擁有美好而又廣闊的發展空間。新時代條件下,面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的困難與挑戰,我們應該勇于創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張瀾,張浩,趙航.動態網絡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7):156-157.
[2]王艷霞.淺析高職院校健康管理專業發展現狀[J].衛生職業教育,2018,(7):12-13.
[3]李如林.全面履行檢察職能推進健康中國建設[J].人民檢察,2017,(20):5-9.
[4]羅引青.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7):231.
[5]丁笑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7):133-135.
作者:張 瀾 張 浩 趙 航 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上一篇:家校聯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析
- 下一篇:新時代創新高校教育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