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時間:2022-08-13 10:37:21
導語:中職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語文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中職語文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語文教學實效,引導中職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目標。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不僅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人格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每一學科教師的責任。而語文作為人文學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更大優勢,對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擁有和諧人際關系,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
1幫助中職生重建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中職生處于青春叛逆期,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受中考失利的打擊,他們常常表現出不自信、缺乏人生目標和責任心、得過且過甚至自暴自棄。為了讓學生不再虛度青春年華,語文教師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1.1引入勵志人物的事跡,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講授教材文本時,適當地引入偉大人物的勵志經歷或拓展教材內容時講述英雄人物的不凡人生,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比如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最終成為中國人民敬仰和愛戴的總理;生下來就一貧如洗的林肯,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但他沒有放棄,依舊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奮進,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宣傳這些人物的事跡,激勵中職生樹立高遠志向。1.2以身邊優秀學生為榜樣,引導學生確立人生目標。如果說偉大人物離學生生活太過遙遠,那身邊優秀學生的事跡更能讓學生有所觸動。所以,語文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給他們講身邊優秀學生刻苦努力并最終獲得成功的例子,讓學生體悟到選擇就讀職業學校,只要肯努力就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同時,也可讓學生講講身邊讓自己衷心佩服的學生,發揮榜樣的勵志作用,用先進帶動后進,引導所有學生確立人生目標。
2研究語文教學內容,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語文教學內容豐富,許多文學作品均可作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找準滲透點,有意識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逐漸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2.1消除學生自卑心理。大多數中職生因中考失利,普遍存有較強的自卑心理,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解過程中適時點撥或拓展,消除學生自卑心理。如曾經笨拙的愛因斯坦,在他26歲時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論原理,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講授課文《我的早年生活》,主人公丘吉爾早年在哈羅公學讀書時,曾考過全校倒數第一名,經過不懈努力后,最終成為英國首相。通過這些事例告訴學生,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后一蹶不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有永不言敗的精神,有“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志氣和決心。教師要盡力幫助學生從中考失利的陰影中走出來,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2.2教導學生珍愛生命,懂得感恩。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所以珍惜生命、熱愛生活、活出人生價值,是每個人應該恪守的信條。但如今有相當一部分中職生不懂得生命的可貴,更談不上珍惜。他們奉行享樂主義,肆意揮霍時光、揮霍健康、揮霍生命。語文教師有責任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和感恩教育。如講到《合歡樹》《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史鐵生、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時,可以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引導學生感知生命的可貴,懂得對生命的珍愛體現在對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的珍惜上。又如講老舍先生的作品《我的母親》時,教師設置互動環節,讓學生也談談自己的母親,再順勢引導,讓他們明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懂得珍愛生命也是孝敬、感恩父母的體現。2.3培養學生的逆商,提高抗挫折能力。多數中職生在初中時就因為成績不好產生厭學情緒,老師不關注,同學瞧不起,家長恨鐵不成鋼,使得他們長期處于不良情緒中。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逆商,提高其抗挫折能力,讓學生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轉化為不斷進步的動力。如在介紹《鴻門宴》《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作者司馬遷、蘇軾時,教師可在“走近作者”這個環節讓學生明白:一帆風順只是對別人的美好祝福,十之八九的人一生會屢遭挫折。告訴學生對于挫折要坦然看待,積極應對,要提高逆商,懂得“一切苦難皆是財富”,學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變壓力為動力。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3.1組織“課前3分鐘”講話,增強學生自信心。中職生總是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不如普高生,缺乏自信心,失去學習的動力。針對這些情況,每次上課時筆者都會組織“課前3分鐘”講話活動,讓全班學生輪流上講臺發言。學生站在講臺上,可以背誦文章,可以講熱門時事,可以談身邊的趣事或是自己近期的心情、感受等。筆者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點評、指導。這樣一來,既鍛煉了學生上臺發言的勇氣,也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從而達到增強自信心的目的。3.2創設情境,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體驗快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前后桌4~6人組成學習小組,圍繞同一個學習任務合作探究、共同討論。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提升了信任度與責任感,形成競爭與合作并存的人際關系,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進而增強學習自信心。3.3借助寫作教學,搭建傾訴平臺,進行心理疏導。中職生如果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找不到傾訴對象或發泄方式,就會出現壓抑、苦悶、失望、暴躁等不良情緒,既不利于學習,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寫作教學,為學生搭建一個傾訴表達的平臺。眾所周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學生,而寫作教學恰恰是教師了解學生、進行師生間溝通的窗口。如剛入學時,教師可以給出“走進職校”之類的話題讓學生寫作,既讓學生有話說,又能及時了解其思想、心理動態;還可以給出“宿舍趣事”等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讓學生把內心真實感受寫出來,教師在閱讀批改時能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心理疏導,調節學生情緒,盡量避免一些始料不及的問題出現。3.4利用第二課堂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職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動口動手,開闊視野,提升人文素養。如組織古典詩文朗誦比賽、班級辯論賽、職業生涯設計活動、“我愛我專業”演講比賽等,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動手能力,還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發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素養。
4開展賞識教育,引導中職生不斷完善自我
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賞識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引導其不斷完善自我。中職語文教師要及時抓住教育契機,正確運用賞識教育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用積極的狀態獲取知識。此外,教師在評價時,要表揚學生的優點,以激發其學習動力。對于表現不佳的學生,教師在評價時也要先指出其優點,然后再指出不足之處并引導學生改正。通過賞識教學,學生與教師能夠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也會在這種良好氛圍的影響下提高學習主動性,形成健康的心理,為今后良好品質的培養產生深遠影響。綜上所述,作為中職學校語文教師,要懷著“師者,父母心”的情感,時刻關注中職生身心健康,洞察當代中職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并充分利用語文這塊充滿生機的沃土辛勤播種、努力耕耘,適時、適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中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塑造健全的人格,從而真正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目標。
作者:林婉曦 單位:汕頭市衛生學校
- 上一篇:心理游戲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 下一篇: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與實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