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心理健康教育探討
時間:2022-07-29 03:20:23
導語: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心理健康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在進入高校后面臨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各方面的巨大改變,很容易出現難以適應的問題,進而影響心理健康。閱讀是一種受到高校大學生最容易接觸到,也是心理上最能接受的隱形教育方式。基于閱讀的不受限制性,以閱讀為媒介開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容易進行的,其彌補了高校心理咨詢資源的不足。
高校圖書館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推廣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高校學生能夠降低出現心理問題后求助的羞恥感和無助感,大大提高了對于大學生心理輔導的效果。本文從大學生通過心理調查匯總的結果、狀況分析出發,為高校圖書館繼續推廣閱讀療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一、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閱讀療法(Biblitherpy)一詞原來自于希臘語,由“圖書”和“治療”兩個詞組合而成,也可稱“圖書治療”。它是指通過閱讀轉移注意力,進而舒緩和放松情緒不佳或患有心理疾病的讀者。而閱讀的文獻或書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從業者推薦,閱讀過程中對讀者進行引導交談或分析探討,緩解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的治療方式。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個學生從高中考入大學后的學習,生活對其心理都是一種巨大的沖擊。大學生的身心尚未發育完全,心理承受能力不夠,情緒變化過于劇烈,就很容易產生很多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因為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出現問題,而導致的休學、自殺甚至傷害他人的行為。這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生活質量,也導致高校和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的增長。美國著名精神病專家高爾特曾經說過:“圖書館就像一座藥房,專門治各種情緒失常的病人,只要是大學生遇到的所有心理問題都可從圖書館中所藏的書籍找到成因以及解決方式。”而閱讀療法就是一種通過閱讀書籍和解除其他自媒體信息,幫助讀者緩解由于外部壓力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輔助性心理治療方法。通過開展這種大學生容易接受,實際操作性強的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有效地舒緩情緒,排解壓力,預防心理疾病的出現。
二、如何將“閱讀療法”實際運用于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高校圖書館的閱讀,學習環境應完善,大學生身居其中能夠得到較好的閱讀體驗和安靜舒適的自習環境。中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一種穩定、和諧、生機勃勃的環境,自身就具備教育功能。”所以高校圖書館中的環境,布置等都需要考慮大學生所需,例如桌椅的位置擺放,陽光角度的轉變。通知增加圖書館內綠色植物的數量,不僅能夠美化環境,一定程度上也能為學生緩解視覺疲勞。新媒體技術自發展完善以來,讀者的閱讀方式從紙質閱讀逐漸轉向電子閱讀的模式,從手捧書本轉變為滑動手機。隨著獲取信息的方式突破限制,各種網頁搜索引擎,圖書館信息檢索功能大大降低了讀者獲取信息的成本,所以高校師生更愿意選擇通過互聯網訪問電子資源,而不是親自去圖書館書庫中查找紙質圖書。為滿足高校師生對電子資源的閱讀需求,各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的數量和種類都會按照規定進行每年新書和電子資源的購置。正因為高校圖書館不論是紙質圖書還是電子資源的日益增加和更新,更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倡導師生合理充分地使用購買的各種信息資源。同宣傳推廣與電子資源相關的軟件APP,例如超星電子圖書館,手機知網等。同時為提高圖書館紙質圖書的借閱率,館中各處都放置了書籍檢索機,不僅能夠檢索到書目的詳細信息,還可以通過了解圖書館的整體情況、內設機構和平面圖分布等信息,更好地使用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功能。避免了在檢索書籍時出現錯誤,進而導致學生心情煩躁的情況出現。同時圖書館也可以增設學生研討間,咖啡廳和書吧等場所,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閱讀舒適感,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高校圖書館應配合從事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書籍,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紙質書籍和電子資源。閱讀不僅能夠積攢知識,明白道理,更可以在了解自我的同時排解不良情緒。“閱讀療法”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提升自信心,也能夠在人際關系方面處理得更為得心應手。同時,高校圖書館應發揮自身的環境和資源優勢,劃分專門的地方建立心理咨詢室,提高師生對于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匯總借閱心理健康書籍的數據同時開放公眾號的薦書功能,選用更多各種積極向上的書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高校圖書館中建立心理咨詢室,可定期邀請心理輔導專業人士舉辦心理健康知識的相關講座,提升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普及度。同時設立心理健康知識和如何緩解不良情緒的專欄,專欄內容應簡潔明了,在講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的同時,也應多介紹能夠緩解不良情緒的書籍,引導大學生能夠正視內心所需,增強對環境的適應力和遭受挫折后的承受力。同時定期為大學生開展心理疏導服務,對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進行及時糾正,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高校校園網和信息資源所帶來的宣傳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新媒體建設線上心理咨詢平臺。對新入校的大一新生進行摸底調查,與專業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結合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設計開發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匯總平臺,由專人負責,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系統內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匯總,及時約談學生,改善不良情緒。利用新媒體平臺,注重的其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更多是使用微信公眾號,QQ留言,郵件自選,不用面對面就能夠與學生談話談心,這樣更能保護學生的隱私,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放下心理負擔,將真實的想法進行溝通交流。而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后臺設計,也可以將大學生咨詢的心理問題進行分類和匯總,例如戀愛問題、人際關系問題、考試不過關的問題總是心理咨詢問題的前幾名。基于此,高校圖書館心理咨詢的展欄內容,可以從大學生最關注的問題入手,分析心理問題,才能真正解決高校大學生的情緒問題,同時也能夠結合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增強了對圖書館的歸屬感,更將在圖書館進行閱讀,作為能夠解決自己情緒問題的重要地方。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近幾年來日益突出,意外事件頻發,所以每年的5月25日被定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基于此,高校圖書館可將5月份作為“閱讀療法”推廣月,開展一系列心理輔導活動。6月份是畢業季,每個畢業生都面臨著工作、考研和出國留學的選擇,壓力是無處不在,更容易造成心理問題的出現。高校圖書館5月份舉辦的“閱讀療法”活動能夠緩解壓力,提升專注度,畢業生能夠頭腦清晰地選擇人生道路,不留遺憾。
三、結語
高校圖書館的“閱讀療法”是集圖書館學、心理學、醫學和讀者心理學為一體的心理療法。在高校圖書館中以閱讀為平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對學生,也是為高校教職工提供了一種自我認知,自我解決的創新性心理輔導模式。該模式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校心理咨詢資源的不足,高校圖書館也可根據大學生借閱心理輔導書籍的種類、次數,了解匯總各專業,各年級學生不同的心理訴求。針對這些心理訴求,閱讀可以緩解不良情緒,轉移注意力,增強對自我的認可和對他人的寬容。高校圖書館利用環境的優勢,以閱讀推廣作為鏈接,既能夠強化圖書館的教育職能,也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又是大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新模式,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應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紅麗,朱文巖.閱讀療法——大學生讀者心靈的凈化器[J].中國成人教育,2008(24):71-72.
[2]張瑞紅.發揮圖書館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6):2012-5-23.
[3]劉想容.淺談如何充分發揮高職圖書館的教育職能[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2).
作者:王怡霖 單位: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大學圖書館
- 上一篇:淺析家庭教育的家長參與
- 下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創新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