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課程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2022-04-20 08:11:14

導語:中職學校課程學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課程學前教育論文

一、概念界定

1.中職學校

中職學校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實施主體,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簡稱,屬于我國職業教育的其中之一。它的招生對象以初中畢業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學力的人員為主,基本學制以三年制為主,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知識和教育技能訓練。

2.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是把新的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課程實施的研究關注的焦點是課程計劃在實施中發生的情況及影響課程實施的種種因素,它是實現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的選擇缺乏合理性

近幾年,我國學前教育得到了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重視程度逐年增加,學前教育課程有了較大改革和發展。隨著課程之間更多地融合與交叉,課程內容融合許多國外現代教育思想、方法和觀念,使學前教育的課程內容更為系統,但是目前中職學校的課程內容在選擇上仍缺乏合理性。課程內容難以做到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在教材的選擇上,甚至現在很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還在沿用陳舊教材,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是老化的,沒能融入新的各種教育思想和理念,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速度有些脫節。

2.與學生的社會實踐脫節

大多數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都開設了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教學法等課程,但這些課程要想讓學生很好地融會貫通,需要學生一方面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另一方面進行大量社會實踐鍛煉。中職教育學生理論學習積極性不高,應該在課程的社會實踐方面給予他們更多機會,讓他們在與幼兒的接觸中,在幼兒園的學習中體會到快樂、滿足與專業自豪。但我們往往忽視這一點,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中職學校學生大多在學校進行集中理論學習,社會實踐變成中職學校課堂上的情境設計,這樣使他們沒有機會真正面對幼兒,無法接觸幼兒園實際,不利于日后職業生涯發展。

3.課程實施不符合就業需求,忽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大部分中職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即當我們工作時,發現學校學的東西基本沒什么用,而真正在幼兒園要用的,在學校基本沒學。究竟原因就是學校的課程實施未考慮市場需求,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21世紀是一個人才競爭的時代,學生要全面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明確地朝自己的事業巔峰前進。然而,大多數中職學校沒有實施專門的職業規劃課程。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是迷茫的、沒有方向的。

三、問題解決策略

1.改進課程內容

首先,課程內容設置要與時代同步。社會在發展,學前兒童教育隨之發展,因此學校對作為未來學前教師的師范生的教育也要革新內容與時俱進。其次,靈活調整基礎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育專業課程是培養幼師生教師職業素養的理論基礎,但有一些學科的內容有些重復或散碎甚至重復,可以在教學中對這類課程做適當調整———或整合或刪減。這樣既節省理論教學時間又將節省的時間用在能力培養上,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

2.以學生需求為導向

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所以學前教育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課程實施也應如此。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實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了解、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結合學校與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及當地實際需求,選擇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制定出有特色、有針對性、有服務性的課程結構,并根據學生需求進行課程實施,以推動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健康發展。

3.增加實訓教學,深入幼兒園學習

為了彌補當前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以課程教學為主,欠缺實訓教學的現象,學校可以加大專業技能課程比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技巧,增加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幼兒園做中學,做中實踐,做中發展。只有充分地實訓學習,結合專業教師的及時指導,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動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最終使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得以更全面地實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它極為深刻地闡明了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在于教學做一體化;而另外一個著名教育家謝臺臣先生也提出“在做中學”。他們思想的實質都是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總之,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實施應該把學生的理論學習很好地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者:楊玉翠單位:重慶市經貿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