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特色化研究
時間:2022-04-09 03:58:55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特色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舞蹈教學是素質教學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是為社會培育舞蹈教學人才的主基地。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現狀的闡述,引出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
一、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現狀
當今,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對舞蹈教育重視度日趨下降,并不同程度減少舞蹈教育內容。部分高職院校因辦學條件等多方面原因,將三年制教學改為兩年制,在教學理念方面過于重視幼兒教育專業知識培養,忽略素質教育。進而導致舞蹈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地位較低,部分學生與教師無法正確認識舞蹈教學對學前教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重要性。
二、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高校舞蹈教學跟不上現代幼兒教育要求。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家對幼兒教育重視度日趨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內容必須將傳統教學理念、方式加以完善、創新。舞蹈教學作為學前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關乎學生未來教學工作的質量。然而,當今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安排無法緊跟現代幼兒教育先進理念,多數院校依然以傳統應試教育為主要教學方式,致使部分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舞蹈教學工作難以有效進行。2.重技能輕思想。幼兒舞蹈基本課程構成由舞蹈訓練、舞蹈編創、藝術鑒賞等部分組成,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幼兒舞蹈教學對舞蹈訓練及舞蹈編創內容過于重視,忽略藝術鑒賞。因此,造成學生舞蹈基礎和編排能力水平雖然較高,但舞蹈鑒賞水平較低,難以將漢畫舞蹈對現代舞蹈的積極性影響應用于學前舞蹈教育中。3.舞蹈教學缺乏創新性。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方式過于傳統,缺乏創新性。舞蹈教學內容死板,無法及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高效教學,致使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舞蹈水平提升緩慢。
三、影響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因素分析
1.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當今,我國高職院校舞蹈教師專業水平參差不齊。部分高校因師資力量等因素,無法聘用舞蹈能力較強的專業舞蹈人才,或難以對現有舞蹈教師進行統一合理的專業培訓。然而,舞蹈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響教學工作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舞蹈教師可有效提升舞蹈教學工作效率,使學生舞蹈水平穩步提升。反之,則出現學生舞蹈水平緩慢或無法提升等問題。2.高校對于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的教學設置。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設置不合理,是導致教學工作進展緩慢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教師無法明確舞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另一方面,舞蹈教材教學內容先進度不足,更新教學課程較慢,課程資源來源單一化等諸多教學設置問題,均為影響舞蹈教學工作進展的相關內容。3.學生本身的認知與感受能力。高職院校學生因身體、性格等因素,導致不同學生對舞蹈認知能力與感受能力不同。教師應在進行舞蹈教學前,了解學生自身特點,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舞蹈教學,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4.高校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目標不明確是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問題,教學目標是教學本質的出發點與歸宿,是教學工作最終行為和目的。舞蹈教學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教學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實際小學工作。教學目標具有支配教學實際內容,并提供指導方針與基本要求等特點。因此,舞蹈教學必須明確教學目標。
四、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特色化教學發展策略
1.扎根地域文化,創建漢畫舞蹈特色教學體系。我國是擁有近五千年的國家,其文化底蘊深厚且具有內涵。例如,嶺南文化以其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與顯著的地域特征成為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民族是中華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民族,漢畫中大量舞蹈圖像體現出漢朝人民及統治階級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因此,漢畫舞蹈藝術對現代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工作意義深厚。高校在實際舞蹈教學中,應圍繞民族文化創建一套既符合民族傳統文化,又具備與時俱進特色的舞蹈教學體系。2.形式多樣的開放教學。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是提升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投入學習的有效方式。因此高職院校舞蹈教師應改變傳統單一化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和內容加以創新和豐富。使學生從聽、學、練的接受者,向自我思考、參與學習的主導者發展。當今我國互聯網技術發展飛快,高校應將其優勢利用于教學工作中。例如,教師課前在網絡中搜集高水平舞蹈表演視頻,并將多個視頻的精華整理為一個視頻,在舞蹈理論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3.突出學科優勢,構建創新型幼兒舞蹈藝術人才培養體系。在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背景下,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已成為教學領域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要求。舞蹈教學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中,應注將實踐教學作為人才培養重點,創新實踐教學方式,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舞蹈教學工作的最終目標,將實踐教學、理論知識教學、基礎技能教學等教學內容分為多個不同階段,形成獨特教學體系,進而加速學生表演能力與創作能力提升。4.加強文化自覺,在教學體系中保護與傳承地域與歷史文化。教育是文化的傳遞者,文化為教育提供指導思想。舞蹈作為藝術類學科,其體現民族文化的能力相對其他學科更高,不同地區的舞蹈教學是推進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舞蹈教學必須在培養學前教育人才的同時,應兼顧地域、歷史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例如,開展“本土文化進校園”活動,組織本地民間舞蹈藝人對高校學生進行舞蹈演示與教學。使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了解、掌握民族文化內容。
五、結語
總而言之,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內容,學生良好的舞蹈技能是未來舞蹈教學工作基本保障,并且舞蹈教學是體現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提高舞蹈教學重視度,創新舞蹈教學體系,利用多元化教學形式進行舞蹈教學,構建創新性舞蹈人才,進而為社會培育創新型舞蹈人才,并將本土文化與歷史文化加以傳承。
參考文獻:
[1]魯芬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美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8):165-167.
[2]李東.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編創能力的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6(09):250-251.
作者:褚青青 單位: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學院
- 上一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認識實習探討
- 下一篇:虛擬現實技術遠程教育研究